彭芳,張良,何建安*
(1.廣州市荔灣區(qū)疾病預(yù)防控制中心,廣東廣州 510500;2.深圳市檢驗檢疫科學(xué)研究院,廣東深圳 518045)
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是目前防控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病人傳播的最有效途徑之一[1]。目前,HIV 的檢測方法主要有核酸檢測、抗體和抗原檢測,核酸檢測雖然靈敏度高但存在儀器昂貴、操作要求高等不足,不易在基層普及[2-4];而抗體檢測通常是在感染3 周至2 個月后才能被檢測出來。HIV 感染人體后,感染者血液中最先出現(xiàn)的是P24 抗原,P24 抗原含量低[5],目前常用酶聯(lián)免疫方法(ELISA)檢測,該法存在法操作繁瑣、需要體積較大(20~200 μL)、孵育時間較長等不足,不適用于大批量快速檢測[6]。
表面等離子體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生物傳感器是最常用的光學(xué)生物傳感技術(shù),由于能夠在無需標記的情況下對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進行實時測量,已成為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動力學(xué)性質(zhì)的有力工具之一[7]。目前,SPR 生物傳感器已廣泛應(yīng)用于疾病診斷、環(huán)境監(jiān)測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8]。此外,多通道的SPR 生物傳感器可以同時實現(xiàn)監(jiān)控生物分子間相互作用和定量生物標志物。一直以來,大量的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研究用納米粒子,如金納米粒子、磁性納米粒子以及碳管等用于增強SPR生物傳感器的檢測靈敏度[9-10]。氧化石墨烯(GO)具有生物相容性良好、比表面積大、對生物分子的負載能力強以及電學(xué)性質(zhì)優(yōu)異等優(yōu)勢而成為擴大生物傳感器信號的理想材料[11]。目前,石墨烯聯(lián)合SPRi 生物傳染器在蛋白質(zhì)檢測中有廣泛應(yīng)用,如檢測血清中二聚體[12]、胎牛血清[13]、鼠IgG[14]。研究結(jié)果均表明,基于石墨烯的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傳感器在高靈敏度檢測蛋白質(zhì)方面具有非常好的應(yīng)用前景。本研究探索石墨烯增敏的表面等離子共振技術(shù)對HIV1 p24 抗原進行檢測,有望對HIV 感染者進行早期快速鑒定,對艾滋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SPR imager @Ⅱ型SPR 分析儀,美國GWC 公司;SPR 檢測芯片,廣州高通?;罨?-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亞胺(EDC)/N-羥基琥珀酰亞胺(NHS)、封閉液乙醇胺、再生液甘氨酸、人IgG、艾滋單抗,杭州啟泰生物;重組HIV1 p-24 蛋白,abcam;非特異性溶菌酶、人血清白蛋白,欣海凌生物;PDGF BB,百勝科創(chuàng)生物;PSA,上海羽朵生物;等離子清洗儀。
(1)芯片的表面改性:芯片經(jīng)過去離子蒸餾水、95%乙醇的清洗后再用等離子清洗儀清洗5 min;(2)芯片的活化:用1 mmol/L 的PEC 浸泡芯片活化5 h,芯片水洗沖干后立即浸泡于現(xiàn)配1 mg/mL 的石墨烯溶液中5 h;(3)抗體點樣:用乙酸-乙酸鈉(0.2 mmol/L,pH 4.5)與甘油配制成10%的甘油點樣液,將艾滋單抗、人IgG 用點樣液作5 倍稀釋處理后,取0.5 μL 混合液點樣于芯片表面位置,室溫固定2 h;(4)芯片表面封閉:將點樣好的SPR 芯片固定并安裝在SPR 分析儀上,用PBS 液調(diào)試最佳共振角(70°~100°),基線平穩(wěn)后,用封閉液乙醇胺處理封閉芯片未反應(yīng)的活化表面,完成后用再生液處理,去除物理吸附的物質(zhì)和封閉液,然后可上樣檢測。
參考根據(jù)Hummers[15]方法,合成石墨烯,構(gòu)建金-石墨烯增敏的表面SPR 技術(shù)。
1.3.1 HIV1 p24 抗體濃度的選擇
用PBS 緩沖液稀釋HIV1 p24 抗體,分別配置成濃度為200 μg/mL、150 μg/mL、125 μg/mL、100 μg/mL、50 μg/mL、25 μg/mL,點樣芯片后檢測SPR 信號,找到最佳HIV1 p24 抗體點樣濃度。
1.3.2 芯片再生能力檢測
用制備好的石墨烯增敏的SPR 芯片檢測HIV1 p24 抗原,觀測信號變化幅度,再用甘氨酸處理芯片后,檢測其再生能力。
1.3.3 芯片檢測HIV1 p24 抗原的重復(fù)性
在芯片上點樣特異性HIV1 p24 抗體4 個檢測點與1 個空白對照點,將濃度為1 μg/mL 的HIV1 p24抗原進樣,分3 批芯片重復(fù)檢測3 次。
1.3.4 芯片靈敏性和特異性檢測
在P24 抗體的最佳固定濃度下,分別檢測1 000 ng/mL、500 ng/mL、100 ng/mL 和50 ng/mL、10 ng/mL 的HIV1 p24 抗原。同時,同條件下用未經(jīng)石墨烯增敏的SPR 芯片檢測濃度為1 000 ng/mL、500 ng/mL、250 ng/mL 和125 ng/mL、63 ng/mL 的HIV1 p24 抗原。在同一張芯片上點上特異性的HIV1 p24 抗體和非特異性溶菌酶、人血清白蛋白、PDGF BB、PSA、人 IgG 作為對照點,在SPR 儀上檢測HIV1 p24 抗原,測定芯片特異性。
1.3.5 樣品的檢測
將HIV1 p24 抗原分別加入陰性對照血清中模擬真實樣品,由于血清樣品非特異性吸附較大,稀釋10 倍血清,制備成濃度為1 000 ng/mL、500 ng/mL、100 ng/mL、50 ng/mL 和10 ng/mL 的樣品,測定在實際樣品中的檢測情況。
如圖1 所示,隨著點樣濃度的降低,待檢測分析物(P24 抗原)信號值降低;稀釋至100 μg/mL 后,抗體信號趨向飽和,點樣物的濃度對檢測信號影響不明顯,信號較穩(wěn)定。
圖1 HIV1 p24 抗體濃度
如圖2 所示,在SPR 芯片上將試劑P24 抗體點樣于不同位置后,進行不同濃度的P24 抗原上機,用pH=2.0 的甘氨酸作為SPR 芯片再生試劑重復(fù)檢測5次,每次檢測信號均可回到基線位置,表明該再生試劑具有良好的再生效果。
圖2 芯片的再生能力
圖3 結(jié)果顯示,3 批芯片檢測的信號反應(yīng)強度接近,強度差異不大于5%。
圖3 檢測HIV1 p24 抗原的重復(fù)性
HIV1 p24 抗原為10 ng/mL 仍有較強檢測信號,由Igor 分析軟件處理,去除空白對照值后作圖,對應(yīng)的強度值如圖4a 所示,隨著抗原濃度的增高,信號強度也隨之增加;同時,圖4b 顯示同條件下用未經(jīng)石墨烯增敏的SPR 芯片檢測一系列HIV1 p24 抗原,HIV1 p24 抗原為125 ng/mL 時仍有較強檢測信號,濃度為63 ng/mL 時基本無檢測信號,說明經(jīng)過石墨烯增敏的SPR 芯片檢測靈敏度提高。圖5 特性性結(jié)果顯示,HIV1 p24 抗體點樣點有特異性信號出現(xiàn),而對照樣品溶菌酶、人血清白蛋白、PDGF BB、PSA、人IgG 探針點沒有明顯的信號變化。表明石墨烯增敏的SPR 技術(shù)能特異性地檢測HIV1 p24。
圖6 結(jié)果顯示:當實際樣品中HIV1 p24 抗原濃度為10 ng/mL 時仍能檢出,但由于存在非特異性吸附,模擬真實樣品通常產(chǎn)生的背景信號比HIV1 p24抗原在緩沖液中的高,檢測靈敏度下降。
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高分子處理的特異性吸附表面,將石墨烯通過靜電作用連接在SPR 芯片表面,HIV1 p24 特異性抗體通過石墨烯表面的羧基官能團共價結(jié)合作用固定在芯片的表面,建立一種無標記、快速的基于石墨烯增敏的表面等離子共振技術(shù)用于檢測HIV1 p24 抗原。該芯片具有很好的特異性和靈敏度,最低檢出限為10 ng/mL,相較于相同條件傳統(tǒng)Au-SPR 生物傳感器檢測得到的最低檢測限(63 ng/mL),至少降低了6 倍。當實際血清樣品中HIV1 p24 濃度為10 ng/mL 時仍能檢出,但由于存在非特異性吸附,背景值增加,檢測信號有所下降。
圖4 SPR 芯片檢測HIV1 p24 靈敏度
圖5 檢測特異性
圖6 檢測實際樣品的靈敏度
本研究樣品用量少、檢測時間短、高通量且無標記、能實現(xiàn)在線樣品檢測、步驟簡單,SPR 技術(shù)應(yīng)用成熟以后,可以運用全自動點樣機,一張微小型芯片將可檢測幾十個樣本,同時能再生處理實現(xiàn)多次重復(fù)使用,檢測分析的經(jīng)濟成本將更低、批量檢測的速度更快,對于大批量篩查工作更加有利。基于以上優(yōu)點,石墨烯增敏的SPR 芯片技術(shù)有望為HIV 感染者的早期篩查提供一個有力的技術(shù)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