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
文學(xué)作品中,有許多樸素的敘述、描寫性語句,看似平淡,細品其情感、意境、意味,卻蘊含著濃濃的深意,寄托著深遠的情思,在人物形象塑造、表達情感、深化主題等方面都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片段導(dǎo)入】
1.有一天,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輪的座上,或抱著冰傴著身子進我家來,不顯得那么高。也許他平時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兩只眼上都結(jié)著一層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我吃驚地說:“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嗎?”
——《老王》
2.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
【技法講解】
第一個片段中,作者描繪了最后見到老王的情景,一個“直僵僵”,一個“鑲嵌”,準確地寫出了人之將死的悲慘狀態(tài),“像棺材里倒出來的”“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這樣的語句,看似平淡,細思卻有巨大的表現(xiàn)力。這樣一個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寫出了作者對行將就木之人濃烈的憐憫及愧疚。
第二個片段中,作者獨自一人到湖心亭看雪景?!办F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描寫雪后西湖全景,“一痕”“一點”“一芥”“兩三?!?,以眼前景物之渺小,營造了靜寂、空曠、混沌的大境界。
要想達到語淡意濃的寫作境界,有以下方法可供大家借鑒:
1.簡省筆墨,描摹景物
恰當?shù)木拔锩鑼懲軌蚪淮适掳l(fā)生的環(huán)境、背景,渲染作者或文中人物的心情??此坪唵蔚木拔锩鑼?,卻蘊含深意。
2.簡單客觀,敘述事件
看似不冗雜的敘事,卻凝聚著作者的深情,寄寓著作者的厚意。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敘述家中慘淡的光景,敘述父親沒有時間去車站送行,再三囑咐茶房照顧,最終還是去送的事情,無不是在表現(xiàn)父親對兒子的深情,無不是在表現(xiàn)作者對父愛的深切體會。
3.三言兩語,描摹人物
用三言兩語對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細節(jié)等進行描寫,就像繪畫中的白描手法一樣,抓住人物特征,寥寥數(shù)語就將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這是最能夠表現(xiàn)作者情感態(tài)度的一種方式,也是記敘文最大的看點與亮點。
綜上所述,同學(xué)們在寫作時,不必總是搜腸刮肚地尋找與堆砌太多華美詞語,也不必一味地絞盡腦汁去使用太多修辭手法,只要實實在在地寫景、敘事與描寫,在淡淡的文字中一定會將你深厚的情感、情緒、情理融入其中,你的作文自然會如楊絳先生的《老王》、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般撼動讀者內(nèi)心。
【作文一】
糖炒栗子
◎曹夢琪
這世間有一種愛,可以讓一個渾身滿是煙酒味兒的男人,衣襟上沾染上炊火之氣。
夜微涼,課桌上伏案書寫的我筆尖一顫,眼皮不自覺地開始打架,頭也暈乎乎的。我托住下巴,盡量讓自己清醒一點,起來走動走動,喝口水或許會好些吧?我拄著桌子費力地站起來,朝廚房走去。
“閨女,怎么到這兒來了,餓了還是渴了?”一聲溫柔的詢問叫醒了我?!鞍?,我渴了,找口水。還沒睡?”抬眼,只見粗壯的大手正向一個紅色塑料袋內(nèi)掏去,一邊將一把把棕紅色的板栗放在瓷盤里,一邊說:“哦,我準備給你做糖炒栗子,白天沒空?!泵髁恋臒艄庀拢~頭上的溝壑清晰可見,滿是血絲的眼里此時卻放射著光彩。
依稀記得,他也曾下過廚房,只是做出的菜屢屢不合我胃口。我心想著,腳步挪往水壺處,身后傳來他的聲音:“水還燙著,你坐這兒等會兒吧?!蔽覒?yīng)了一聲,坐下,靜觀他的忙碌——
他著深紫色圍裙,微彎著腰,將褐色的栗子放在一個瓷盆中清洗,再放入另一個瓷盆中,控干水,應(yīng)該開始炒了吧。
我心中這樣想著,卻見他掏出個小刀片,明晃晃的,拿起一個栗子,快速在上面劃了一下,再拿起一個劃一下……這是在干什么?我終于忍不住問道:“干嘛呢,爸?”“這樣好剝?!彼⑽醋鬟^多回答,而是繼續(xù)手中的動作,我亦認真觀察:他用的是雙面刀片,三根粗拙的手指捏住刀片中央,其他兩根向后翹起,頗像戲劇中的“蘭花指”,刀片一端在栗子外殼上一遍遍劃著,使其張開一個不大不小的口子,且不傷害栗子的內(nèi)里,一個,兩個,三個……他大概是累了,甩了甩手,看看我又看看水壺,道:“回屋吧,水快涼了,趁熱喝啊?!彼o我倒了一杯水,放在我兩手間,“栗子炒熟了,我端給你。”
筆尖在紙上不知舞動了多久,爸爸走了進來,輕輕將一小盤熱氣騰騰的栗子放在桌上,默默退了出去。
我拿起栗子,望著上面劃出的小口,想起童年時莽撞地把剛炒好的栗子放在口中咬開,卻被燙得滿嘴是泡的我;想起因剝栗子浪費太多時間而不停抱怨的我;想起因爸爸剝得不完整而氣急敗壞不肯吃的我……
輕輕的,我的兩根手指在裂開的口子兩邊一扒,一顆毫無破損的、圓圓的栗子便滾入我手心,放在嘴里,軟糯香甜。
深夜的燈光下,我濕了眼眶……
(河北昌黎市第四中學(xué)初一·5班)
點評
這是一篇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樣表達父愛的作文。沒有華麗的抒情與議論,有的只是對深夜為女兒做糖炒栗子的父親的描繪:額頭皺紋、眼中放光、紫色圍裙、微彎身子、拿刀片的手指、栗子外殼上的小口……字字描寫,句句深情,一個深愛女兒的慈父,一個感動至極的女兒,仿佛就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令人回味無窮。
【作文二】
母親的一生
◎盛霽宇
金色的麥浪,滿是灰的閣樓:風拂過土地,狗尾巴草搖著頭;雞的尖叫,狗的狂吠,還有那泛著淡藍的天,加起來便是母親的童年記憶。
母親出生于一個南方村莊。說好聽點,那是個村,說通俗點,就是山區(qū)。姥姥家在一座大山腳下,離大路少說也有二三十里。而母親所上的小學(xué)坐落在山的另一邊,以至于母親和舅舅每天都要翻那座土山不下六次。清晨,山上有蛇出沒,他們就撿根棍子,繞過它們盤著的身體,小心翼翼地走過去。舅舅因小時候被灌過酒,反應(yīng)有些遲鈍,所以母親就擔起了“前鋒”的角色。她就這么拽著舅舅,走了五年的土山。
母親的家庭并不和諧,姥姥姥爺經(jīng)常吵架。年幼的母親勸不了,就只能在他們大打出手、亂摔東西時,跑上閣樓,看著發(fā)白的天,聽著樓下的爭執(zhí)聲和東西的碰裂聲而小聲抽泣。
母親從小要強,死都不會讓他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等過一會兒,樓下消停了,母親才提起掃把,走下樓去。
“我當時就總想啊,將來一定要嫁一個不和我吵架的人,然后離開那個家,離得遠遠的,再也不回來了?!?/p>
母親說這話時,臉上總帶著苦笑。
那年,姥姥走了,山區(qū)的小房從“姥爺家”變成“姥姥家”,最后成了“舅舅家”。那天,我坐在屋頂上,聽著樓下斷斷續(xù)續(xù)的哭靈聲,眼角漸漸濕潤。母親走上閣樓,坐在窗沿上望著對面的山。我看不清她的臉,但我能感知到她的心。
如今,母親擁有了一切,是她想要的一切:和諧的家庭、美好的生活;但她,卻仿佛又失去了一切。
風跑過麥田,金色的穂子隨風起舞,狗尾巴草的種子飛向天空,就像母親一樣。
(河北昌黎市第四中學(xué)初一·5班)
點評
小作者以淡淡的文字,為我們講述了母親的童年與夢想,南方的小村莊、閣樓、土山、舅舅、姥姥姥爺?shù)臓幊场⒗牙牙褷數(shù)碾x去……如畫面一樣真實,如詩行一樣美麗,帶著淡淡的憂傷與暖暖的留戀,留在了小作者的記憶深處,也留在了我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