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shù)經(jīng)常生活在樹上的鳥是跳著走的。這是因為在樹上跳著走,比一步一步地走,更快更穩(wěn)也更容易,久而久之,這些鳥類也就進化出了能高效跳躍的腿腳。
腿短、輕巧的小鳥也大多以小跳來行進。因為它們腿短,如果一步一步地走,那么步子太小,不如跳躍來的大,而且小跳所消耗的能量少于走路的。不過一些生活在水域的小鳥,例如水鳥,即使它們的腿也短,但它們是以走路的方式、緩慢地在水面上移動,畢竟水面并不像樹枝或陸地那樣穩(wěn)固。
在地上筑巢和覓食的鳥類則更多以雙腳交替的方式移動,例如野雞和松雞。因為雙腳交替的行走方式有利于它們奔跑,以追趕移動速度很快的獵物。另外,一些鳥既能跳、也能跑,例如畫眉鳥。如果跳躍無法追上獵物,那么畫眉鳥就會切換成奔跑模式,跑著追趕獵物。
英國科普作家
路易斯·維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