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蕾
摘要:中小上市銀行的盈利水平影響到金融市場的整體發(fā)展。本文基于對中小上市銀行盈利因素的定性,利用Robust模型分析影響中小上市銀行盈利因素。發(fā)現凈利差對中小上市銀行的盈利水平影響最為顯著,而貸款減值準備對ROE產生負向影響。提出應專注優(yōu)勢業(yè)務,在降低風險資產的情況下不斷夯實盈利基礎等建議,助力中小上市銀行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中小上市銀行 盈利能力 Robust
一、研究背景和文獻綜述
中小上市銀行因其特有的地方政府支持、經營較為靈活、治理結構較優(yōu)化等因素,逐漸成為我國金融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成熟,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銀行業(yè)的競爭愈發(fā)激烈,中小上市銀行能否在國內外的激烈競爭中保持優(yōu)勢并且實現健康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再者,中小上市銀行的盈利能力提高有助于維護銀行系統(tǒng)的安全性和流動性。因此,分析影響中小上市銀行的盈利因素,有利于探索清晰的盈利模式,為我國金融深化改革提供借鑒參考。通過國內外的文獻研究發(fā)現,中小上市銀行的盈利能力一直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從影響因素來看,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宏觀經濟因素對中小上市銀行盈利的影響。外部因素中,金融危機的發(fā)生會降低銀行盈利(Dietrich和 Wanzenried,2011);近年來,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程度的加深,多數學者通過研究表明,利率市場化不利于銀行盈利水平增長(盛松成等,2007;彭星等,2014;張偉等,2016)。由于利率市場化降低存貸利差,進而促使中小上市銀行將資金向高風險、高收益方向投放,加大了經營風險和信用風險,從而會降低盈利空間(Borio和Zhu,2008;Heilman 等,2010)。2014年,中國經濟邁入“新常態(tài)”后,經濟增速開始趨緩,受此影響銀行業(yè)資產規(guī)模下降,進而會縮減銀行盈利空間(楊馳,2015)。
二是資產、收入規(guī)模對中小上市銀行盈利的影響。橫向比較來看,中小上市銀行往往具有資產規(guī)模較小、盈利品種單一的特征,和大中型銀行相比,盈利能力相對較弱(高書杰,2012)。因此,程繼爽(2012)對比中小上市銀行的財務數據后發(fā)現,擴大自身資產規(guī)??梢栽黾鱼y行盈利空間。同樣,蔡燕華(2020)通過杜邦分析法分析認為,資產質量較好的中小上市銀行盈利較好。從收入類別來看,劉云峰(2018)認為,收入結構比例與中小上市銀行盈利呈倒“U”關系,其中凈利息收入受宏觀環(huán)境變化(如利率和經濟周期)較為明顯,非利息收入會抵消其他收入類別帶來的收益。
三是監(jiān)管對中小銀行盈利的影響。趙梓盈(2020)通過運用系統(tǒng)GMM方法來估計宏觀審慎監(jiān)管我國商業(yè)銀行盈利的影響,結果發(fā)現不良貸款率監(jiān)管有助于提高盈利能力。同樣,凡露(2017)運用不良貸款率作為資產質量指標進行多元線性回歸時發(fā)現,不良貸款率與銀行盈利能力呈現負相關。而其他資本約束中,資本充足率對中小銀行有正向影響作用,也即資本充足率越高,銀行盈利能力越好(蔣健等,2012)。
從分析方法看,對中小上市銀行盈利因素的研究通常采用回歸等方式。其中,穩(wěn)健回歸方法(Robust)最早起源于G.E.P.BOX (1953)的研究之中,這種方法可以在不剔除異常值的情況下獲得最佳估計值,因此該模型在各類領域中得到廣泛運用。該方法具有多種估計類型,其中的M估計最早出現于Huber(1964)的研究中,也是本文選用的回歸模型。該估計的基本思想是用迭代加權最小二乘估計回歸系數,具體表現為通過不同的回歸殘差大小賦予各點不同的權重,也即殘差大的部分權重較小,殘差小的地方權重較大。最終建立出迭代加權最小二乘估計以達到穩(wěn)健的效果(崔芳,2015;郭亞帆等,2010)。
二、影響中小上市銀行盈利因素定性分析
(一)外生經濟變量決定盈利總體水平
外生經濟變量主要由經濟環(huán)境和政策環(huán)境構成。一方面,經濟發(fā)展水平直接影響中小上市銀行在市場上的服務范圍和經營業(yè)務種類。經濟發(fā)展水平主要是通過市場對銀行服務的需求傳導,從資金的運用、金融產品的投放到實際服務的收益,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影響銀行的盈利水平。通常來說,經濟發(fā)展水平越高,市場越健全,中小上市銀行對市場的服務供給能力加強,其發(fā)展空間越大。另一方面,政策環(huán)境主要為國家的宏觀政策調控,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可以增加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緊縮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則減少市場上的貨幣投放,進而影響到銀行的盈利能力。再者,貨幣供求關系失衡也會傳導到市場的價格波動進而影響銀行的盈利水平。中小上市銀行因自身條件限制,受影響的程度比商業(yè)銀行更深。
(二)內生經濟變量為主要驅動因素
內生經濟變量是影響中小上市銀行的盈利水平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中小上市銀行的資產規(guī)模、資產質量以及盈利指標等。具體而言:資產規(guī)模廣義上是指中小上市銀行在整個金融體系中的最優(yōu)規(guī)模。低于該規(guī)模水平時,銀行會采取擴大規(guī)模的方式,即規(guī)模效應增加自身利潤,主要體現為資產規(guī)模、資本凈額等指標。當超過該規(guī)模水平時,隨著利潤的邊際效應遞減,繼續(xù)投入的產出利潤會減少,最終變成無效用規(guī)模。因此,資產規(guī)模影響著銀行的盈利水平。與大型商業(yè)銀行相比,中小上市銀行的資產規(guī)模相對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其盈利水平更容易受到自身規(guī)模的影響;銀行資產質量主要是反映銀行自身的資產狀況。銀行資產的高質量體現在現階段持有資產能夠以較低的風險產生較高或者較為穩(wěn)健的收益,主要體現在銀行的風險指標上,包括資產減值準備、核心資本率、不良貸款率等。中小上市銀行相較于成熟的商業(yè)銀行來說自身抗風險能力弱,所以更應該關注相關風險指標,防止發(fā)生違約等信用風險;盈利指標能夠直接反映該銀行的盈利水平,體現中小上市銀行隨著市場變化調整自身經營發(fā)展策略的優(yōu)劣性,在考慮盈利水平的過程中也要考慮成本和稅收等因素的影響。通常以息稅前凈利潤、權益凈利率等為主要指標。
三、影響中小上市銀行盈利因素定量分析
(一)模型構建
基于上述影響中小上市銀行盈利能力定性分析,本文構建基準實證模型如下:
其中,ROE是權益凈利率,為模型核心變量,代表中小上市銀行的主要盈利能力;X是影響中小上市銀行盈利能力的主要內生因素,包括凈利差、資本凈額、非利息收入、貸款減值準備、不良貸款率等變量;Y為影響中小上市銀行盈利能力的主要外生因素,主要是GDP等宏觀經濟指標;μ是模型的殘差項,主要為干擾盈利能力的隨機因素。
本文采用穩(wěn)健回歸法(Robust regression)進行參數估計。主要思路是將穩(wěn)健估計方法用于回歸模型,以擬合大部分數據存在的結構,同時可識別出潛在可能的離群點、強影響點或與模型假設相偏離的結構。穩(wěn)健回歸法對異常值十分敏感的經典最小二乘回歸中的目標函數進行修改,因而所得到的參數估計量比最小二乘法估計方法更有效。
(二)數據來源
考慮到樣本數據的代表性和可獲得性,本文以GICS分類標準為參考,選取22家區(qū)域性銀行①作為分析對象,以權益凈利率(ROE)為核心變量,對中小上市銀行的盈利能力進行分部分析。數據跨度為2011—2020年,數據來源于各家上市銀行披露的季度數據,均取自于Choice。剔除異常值后對部分缺失數據進行線性插補,最終利用EVIWS得到數據的描述性統(tǒng)計如下:
從指標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來看:一是中小上市銀行個體規(guī)模間差異較大,資本最高凈額差異在900億元左右,最高非利息收入差值超過50億元;二是風險防控能力較強,不良貸款率總體維持在1.6以下且分布較為平均;三是盈利水平總體平均,權益凈利率總體維持在10%左右,個體間差異較小,標準差為4.8%。
(三)實證分析
通過SPSSAU軟件對實證數據進行Robust回歸分析,得到如下結果:
從上表可知,將凈利差、資本凈額、非利息收入、貸款減值準備、不良貸款、GDP作為自變量,將ROE作為因變量進行Robust回歸分析(M估計法)后發(fā)現:凈利差的回歸系數值為7.229(t=2.549,p=0.011<0.05),意味著凈利差會對ROE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資本凈額的回歸系數值為-0.004(t=-0.845,p=0.398>0.05),意味著資本凈額基本不會對ROE產生影響關系。非利息收入的回歸系數值為0.265(t=3.956,p=0.000<0.01),意味著非利息收入會對ROE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貸款減值準備的回歸系數值為-0.073(t=-2.465,p=0.014<0.05),意味著貸款減值準備會對ROE產生顯著的負向影響關系。不良貸款的回歸系數值為0.880(t=0.305,p=0.760>0.05),意味著不良貸款基本不會對ROE產生影響關系。GDP的回歸系數值為-0.084(t=-1.369,p=0.171>0.05),意味著GDP基本不會對ROE產生影響關系。
總結分析可知:凈利差、非利息收入會對ROE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其中,凈利差對中小上市銀行的盈利水平影響最為顯著。貸款減值準備會對ROE產生顯著的負向影響關系。但是資本凈額、不良貸款、 GDP對ROE產生影響并不顯著。
四、結論和建議
通過對當前中小上市銀行的盈利影響因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后發(fā)現,凈利差和非利息收入對中小上市銀行的盈利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凈利差對利潤的增長主要起拉動作用。而資產減值準備對中小上市銀行的盈利水平存在阻礙影響。因此,針對中小上市銀行盈利影響因素,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中小上市銀行應合理控制規(guī)模擴張,努力實現自身業(yè)務精細化。實證結果顯示,中小上市銀行規(guī)模擴張對自身盈利能力并無顯著影響。因此,要合理控制規(guī)模擴張,防止出現由盲目擴張導致的邊際盈利能力下降的情況。要努力改變粗放式的經營模式,聚焦和深耕重點領域,專注優(yōu)勢業(yè)務;二是中小上市銀行應進一步優(yōu)化自身債務結構,提高風控能力,在降低風險資產的情況下不斷夯實盈利基礎,實現自身可持續(xù)發(fā)展;三是中小上市銀行應加強金融創(chuàng)新水平。實證顯示目前中小上市銀行的主要盈利因素來源于凈利差收入。為保證盈利能力的可持續(xù),中小上市銀行應不斷加強金融水平的創(chuàng)新,利用科技手段實現多元化創(chuàng)收,在優(yōu)化盈利結構的同時提高運營效率。
注釋:
①22家中小上市銀行分別為:寧波銀行、江陰銀行、張家港銀行、鄭州銀行、青島銀行、青農銀行、蘇州銀行、無錫銀行、江蘇銀行、杭州銀行、西安銀行、南京銀行、渝農商行、常熟銀行、北京銀行、廈門銀行、上海銀行、長沙銀行、成都銀行、紫金銀行、貴陽銀行、蘇農銀行。
參考文獻:
[1]郭亞帆,杜金柱.經典回歸與穩(wěn)健回歸方法的應用比較研究[J].市場研究,2010(09):17-21.
[2]崔芳.計量經濟建模中的穩(wěn)健回歸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5.
[3]劉云峰.中小股份制銀行收入結構比例與盈利能力的研究[J].時代金融,2018(15):83-84.
[4]趙梓盈.宏觀審慎監(jiān)管對中國商業(yè)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D].華南理工大學,2020.
[5]張偉,蔣敏.利率市場化對中小股份制商業(yè)銀行盈利與風險影響研究——基于對8家上市銀行面板數據的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6(08):129-132.
[6]彭星,李斌,黃治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會加劇城市商業(yè)銀行風險嗎?——基于中國24家城市商業(yè)銀行數據的動態(tài)GMM檢驗 [J].財經科學,2014(12).
[7]凡露.我國農村商業(yè)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因素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7.
[8]蔡燕華.基于杜邦分析法的中小上市銀行盈利能力分析[J].現代商業(yè),2020(31):136-137.
作者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統(tǒng)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