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
隨著全球創(chuàng)客運動的發(fā)展,創(chuàng)客教育已成為促進“互聯(lián)網+”教育變革的路徑之一,打通創(chuàng)客教育與藝術設計專業(yè)教育的界限,將二者聯(lián)通、融合,在開展專業(yè)教育的同時融入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理念、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技能型創(chuàng)新人才。文章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探尋藝術設計高職教育,變革傳統(tǒng)職業(yè)教學模式,將工作內容與教學內容相結合,運用互聯(lián)網技術變革教學過程。
根據藝術設計類的職業(yè)特征和學生學習心理規(guī)律,構建以項目為導向的課程單元,每一個課程單元就是一個學習情境,都是基于實際的、完整的工作過程進行教學化處理后的學習過程。此次以課程“標志設計”為例,來探討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情境設計。
調研藝術設計類相關公司設計崗位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可以歸納為如下6個步驟,即接到項目任務—獲取設計信息—進行設計工作—公司內部審核—客戶審核—完成。這是設計崗位的普遍性工作過程,定位到標志設計崗位可以進一步細化,突出其典型性工作過程:接到項目任務—與客戶溝通(了解設計需求)—進行市場調研(獲取更多信息)—項目設計分析—創(chuàng)意構思—設計修整與實施—公司內部審核—客戶審核—完成(表1)。
表1 典型工作過程對應的學習過程
針對項目任務和典型工作過程,將設計崗位需要的相應工作能力列舉出來,分別是:項目理解能力、溝通表達能力、敏銳觀察能力、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能力、熟練使用Photoshop、Illustrator等相關常用設計軟件。
根據崗位需要的相應能力,再進行教學化處理,形成學生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教學情境(發(fā)布項目任務)—客戶溝通—市場調研—項目設計分析—創(chuàng)意構思—設計修整與實施—效果評估。
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情境設計,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在完成項目過程中體會真實工作崗位的工作過程,并在比較、遷移和內化中具備相應的崗位工作能力和思維方式。因此,學習情境的設計即項目任務的安排是重復過程,但不重復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說,標志設計課程的情境任務是用不同標志形式,即文字、圖形、文字與圖形組合等來完成任務,也就是說項目內容形式不一樣,而項目完成過程是一樣的。
基于此,標志設計的學習情境根據標志表現(xiàn)形式和完成任務的難易程度的不同分為3個情境,即3個項目任務:第一個是以文字形式設計自己的家宅宅徽;第二個是以圖形形式設計益陽城市l(wèi)ogo;第三個是以文字與圖形組合的形式設計平遙古城logo(表2)。
表2 標志設計課程:基于工作過程系列化的課程設計
隨著當今社會發(fā)展、網絡信息技術進步和教學個性化追求,翻轉課堂為我們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供了新的選擇[1]。翻轉課堂亦稱翻轉學習、易位課堂、顛倒教室等[2],最早起源于19世紀中期的美國,而真正取得實質性進展是在21世紀初期,美國科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的兩位化學老師用錄屏軟件錄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并將演示視頻上傳到網絡,以幫助因事而缺課的學生補課。讓學生在家觀看教學視頻,在課堂上完成作業(yè),并對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學生進行單獨輔導[3]。依據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要求,基于翻轉課堂教學理念,充分利用藍墨云班課移動App和大學城空間網絡課程平臺的教學資源,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以系列學習情境進行教學設計?;诠ぷ鬟^程的“MOOC+翻轉”教學具體包括課前任務式引導、課上構思式(設計)實踐、課后拓展式評價3個方面的內容,現(xiàn)在以標志設計課程的情景一以文字形式設計自己家宅宅徽為例,利用藍墨云App、網絡課程平臺、互聯(lián)網、制圖軟件等信息化手段,幫助學生完成標志設計任務,實現(xiàn)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形象化,化解教學難點問題,教學過程說明如下(表3)。
表3 “MOOC+翻轉”教學過程
課前,教師將學習資源和任務上傳到大學城空間網絡課程平臺,并通過藍墨云發(fā)布課前預習通知。學生接到通知后,通過互聯(lián)網、網絡課程平臺等信息化教學資源進行線上自主學習,拓展了學習的時間與空間,學習后提交線上學習任務單。教師通過平臺數據分析查看測驗情況并發(fā)布項目任務,學生在線討論和提問的情況提煉存在的共性問題。具體步驟:第一,課前教師上傳“客戶溝通”技巧、“市場調研”方法及標志設計創(chuàng)意構思方法的相關資料和小視頻,并發(fā)布撰寫關于自己家宅宅徽的市場調研任務。這樣的情境設計,讓學生自己變成客戶,轉換立場、設身處地在家庭范圍內進行調研,撰寫并提交一份關于自己家宅的宅徽調查報告。第二,教師線上接收到學生的課前作業(yè),進行批改,將優(yōu)秀的作業(yè)線上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對調研有一個感性的理解與認識,并可以再次觀看學習視頻。第三,課前線上發(fā)布關于自己家宅宅徽的創(chuàng)意構思討論活動,教師根據學生在討論區(qū)的討論與提問,了解學生對標志設計的創(chuàng)意構思點還不能準確把握,需要進一步讓學生增強標志設計的表現(xiàn)力。
課上,教師針對課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詳細講解,可先讓學生自主評價課前作業(yè),教師引導進行案例分析,進而解除學生的疑惑。教師解惑后學生以組為單位進入課堂討論與具體實施階段。具體步驟:第一,學生自主評價課前作業(yè),教師輔助引導。學生展示課前的作業(yè),分享自己的創(chuàng)意構思和設計方法;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作品的創(chuàng)意元素,進一步感知設計的象征意義,引出教學的重點,讓學生認識到一個好的標志設計應該從視覺上能夠準確地體現(xiàn)企業(yè)或品牌的精神、文化與理念。同時,教師與學生就如何增強標志的表現(xiàn)力進行探討,引出教學難點。通過互聯(lián)網平臺,收集一些具有象征性意義的標志設計,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讓學生歸納總結標志的表現(xiàn)手法。第二,學生自主設計,教師從旁指導。學生將課前收集的資料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在課上分享展示,讓學生更加全面收集相關資料;課上剖析相關行業(yè)同類別的設計作品,吸取成功的創(chuàng)作構思和表現(xiàn)手法;學生深入了解設計主體的文化內涵進行草稿的設計,并運用制圖軟件修整。
課后,教師繼續(xù)通過網絡QQ、微信等平臺與學生溝通,在線指導學生的設計,發(fā)布一些優(yōu)秀案例分享給學生,學生在不斷學習中充實自己,調整設計稿件,最終提交作業(yè)。根據提交作業(yè)情況發(fā)布下一次課前學習任務,并進入下一個學習情境。具體步驟如下:第一,通過網絡課程平臺進行優(yōu)秀案例的賞析,并為學生提供互聯(lián)網優(yōu)秀設計網址和設計大賽信息,讓感興趣的同學進行課后學習與實踐。第二,通過藍墨云班課平臺,作課堂測試,內化理論知識點,運用制圖軟件,學生進行作品的應用設計,更能讓學生體會到標志設計的功能與作用。體現(xiàn)了“做中教、做中學”的職業(yè)教育理念。第三,展示學生的作業(yè),大部分學生對象征表現(xiàn)手法有了一定的認識,能夠在充分分析設計主體的文化內涵后進行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采用學生互評、教師點評的課上打分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云班課經驗值積累機制,有效促進了學習積極性。
對標志設計課程基于工作過程的“MOOC+翻轉”教學研究,旨在完善標志設計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為藝術設計類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可借鑒的教學方法,達到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4]。但“MOOC+翻轉”教學活動過程根本不存在一種適合所有教學情境的萬能模式?;诠ぷ鬟^程的“MOOC+翻轉”教學要依據不同的工作崗位、工作內容和對象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活動過程,試圖用一種教學過程來應對所有的教學活動是不可取的??傊?,MOOC使教學更加符合學習的本質,這是毋庸置疑的。信息化技術構建的MOOC學習環(huán)境通過翻轉課堂應用于線下教學也需要根據教學內容而定,“以識記、理解為主要目標的一些課程內容(布盧姆目標分類學中低端層次目標的內容)比較適合進行翻轉教學,以對話或探究性為主的,或者不需要學生去學習大量基于事實的教學內容,就不太適合翻轉教學”[5]。
綜上所述,文章構建的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藝術設計專業(yè)“MOOC+翻轉”教學,通過課前任務式引導、課上構思式(設計)實踐、課后拓展式評價設計,將藝術類高職專業(yè)學習過程與創(chuàng)客的工作過程巧妙結合起來,對以專業(yè)實踐為主的藝術類高職教學而言,從熟悉工作過程,到內化工作過程,再到固化工作過程,便于教師和學生開展項目實戰(zhàn)化的演練,讓學生在實際演練中潛移默化地掌握對應崗位的相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