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仁其木格,圖門烏力吉,白玉斌,雙 金
(1.阿魯科爾沁旗農(nóng)牧局,內(nèi)蒙古赤峰 025550;2.阿魯科爾沁旗農(nóng)牧業(yè)機械化服務(wù)中心,內(nèi)蒙古赤峰 025550;3.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動物科學(xué)學(xué)院,呼和浩特 010018)
隨著遺傳改良步伐的加快,肉羊繁殖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同時其營養(yǎng)需要也在提高,但受采食量的限制,泌乳期的能量攝入很難滿足泌乳需要,還需動員大量體脂彌補自身維持和泌乳的能量需要[1]。因此,在圍產(chǎn)期母羊飼糧中添加亞麻籽和亞麻籽油可有效提高飼糧能量水平。
亞麻籽和亞麻籽油富含γ-亞麻酸,它是ω-3多聚不飽和脂肪酸(ω-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PUFA)的母體,在動物體內(nèi)可轉(zhuǎn)化成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等其他ω-3PUFA,但其轉(zhuǎn)化率還要受體內(nèi)ω-6PUFA的競爭[2]。同時,動物體內(nèi)類二十烷酸的代謝途徑都要依靠ω-3PUFA 和ω-6PUFA 的平衡來實現(xiàn)[3]。它們在體內(nèi)的平衡對于維持細胞因子和脂蛋白平衡、基因表達的調(diào)控、生物膜功能的穩(wěn)定以及促進免疫性能和生長發(fā)育等方面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此前由于在動物營養(yǎng)中過分強調(diào)ω-6 PUFA 的作用,而忽視了ω-3 PUFA 營養(yǎng)[4],結(jié)果造成母羊精補料中ω-6PUFA組成偏高,ω-3PUFA組成偏低,影響乳中脂肪酸組成。
研究表明,哺乳仔豬血清和體組織脂肪酸組成與母豬飼糧脂肪酸組成密切相關(guān)[5-7]。然而,尚未見妊娠和泌乳母羊飼糧中添加亞麻籽及亞麻籽油對其哺乳羔羊肌肉脂肪酸組成影響的報道。
為此,試驗以母羊為試驗動物,擬通過在飼糧中添加亞麻籽和亞麻籽油探討對哺乳羔羊肌肉中脂肪酸組成的影響,為亞麻籽和亞麻籽油在肉羊生產(chǎn)中應(yīng)用提供脂肪酸營養(yǎng)依據(jù)。
亞麻籽來源于內(nèi)蒙古武川縣,生亞麻籽不經(jīng)過任何加工;炒熟后與維生素E等原料混合,為炒亞麻籽;生亞麻籽與維生素E等原料混合,經(jīng)過熱榨加工工藝制成亞麻籽油。
妊娠130 d左右的蒙古羊母羊60只,由內(nèi)蒙古昊錦勃農(nóng)牧業(yè)有限責(zé)任公司提供。
將60 只母羊隨機分成4 組,每組15 只。對照組采用基礎(chǔ)飼糧,炒亞麻籽組添加5.25%炒亞麻籽,生亞麻籽組添加5.25%生亞麻籽,亞麻油組采用2.25%亞麻籽油?;A(chǔ)飼糧按NRC(1985)要求配制[8]。試驗期為60 d,其中預(yù)試期為15 d,正試期為45 d。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表1 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干物質(zhì)基礎(chǔ))
母羊全期舍飼,每組一欄。飼喂方式為每天定量飼喂全混合飼糧2 次,飲水1 次,觀察羊群采食、反芻和休息狀態(tài),做好記錄。
試驗結(jié)束時,每組隨機選擇3只1月齡羔羊進行屠宰,采集后腿肌肉樣品,于-25 ℃冷凍保存;按照飼糧配方采集每種原料樣品。采用甲醇-氯仿浸提法抽提樣品粗脂肪,用三酰甘油與0.4 mol/L氫氧化鉀-甲醇溶液,在70 ℃水浴進行甲酯化[9-10],采用氣相色譜法測定飼料樣品、羊肉中脂肪酸組成[11]。
按照飼糧配方用Excel 軟件計算飽和脂肪酸(SFA)組成、不飽和脂肪酸(USFA)組成、ω-6多聚不飽和脂肪酸(ω-6PUFA)組成和ω-3多聚不飽和脂肪酸(ω-3PUFA)組成,及ω-6PUFA/ω-3PUFA和SFA/USFA(以下簡稱S/U)。
每組3只羔羊均取肌肉組織樣品,氣相色譜分析時每份樣品設(shè)3個重復(fù),因此n=9。
數(shù)據(jù)采用SAS 9.1.3 軟件中的單因子方差分析,平均值的多重比較采用鄧肯氏法。
見表2。
表2 飼糧脂肪酸組成 %
由表2 可以看出:飼糧脂肪酸的ω-6PUFA/ω-3PUFA對照組為11.10,而炒亞麻籽組和生亞麻籽組均為1.01,亞麻油組則為1.07。說明對照組飼糧脂肪酸具有ω-6PUFA 營養(yǎng)特性;而3 個試驗組飼糧中ω-6PUFA、ω-3PUFA含量相當(dāng)。
見表3。
由表3 可知:1)哺乳羔羊肌肉中飽和脂肪酸(SFA)組成。母羊飼糧中添加亞麻籽和亞麻籽油使哺乳羔羊肌肉中短鏈飽和脂肪酸(SCFA,≤12C飽和脂肪酸)組成顯著下降(P<0.05),中鏈飽和脂肪酸(MCFA,13C~16C 飽和脂肪酸)組成極顯著下降(P<0.01),對長鏈飽和脂肪酸(LCFA,≥17C飽和脂肪酸)組成也有顯著影響(P<0.05),其中炒亞麻籽組顯著高于亞麻籽油組和對照組(P<0.05),生亞麻籽組又顯著高于亞麻籽油組(P<0.05)。總之,母羊飼糧中添加亞麻籽和亞麻籽油,可使哺乳羔羊肌肉中SFA 組成顯著下降(P<0.05),其中亞麻籽油的影響最大。
表3 亞麻籽和亞麻籽油對哺乳羔羊肌肉中脂肪酸組成的影響 %
2)哺乳羔羊肌肉中不飽和脂肪酸(USFA)組成。母羊飼糧中添加亞麻籽和亞麻籽油,對單不飽和脂肪酸(SUFA)組成無顯著影響(P>0.05);對ω-6PUFA 組成有顯著影響(P<0.05),其中炒亞麻籽組顯著低于其他3組(P<0.05),而其他3組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對ω-3 PUFA組成有極顯著影響(P<0.01),其中對照組極顯著低于3個試驗組(P<0.01),而3個試驗組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總之,母羊飼糧中添加亞麻籽及亞麻籽油,使哺乳羔羊肌肉中USFA 組成顯著上升(P<0.05),3 個試驗組之間則無顯著差異(P>0.05)。
3)對哺乳羔羊肌肉中ω-6PUFA/ω-3PUFA 的影響。母羊飼糧中添加亞麻籽和亞麻籽油,對羔羊肌肉ω-6PUFA/ω-3PUFA 具有極顯著影響(P<0.01)。其中,對照組ω-6PUFA/ω-3PUFA 極顯著高于3個試驗組(P<0.01),試驗組之間則無顯著差異(P>0.05)。說明亞麻籽及亞麻籽油可強化羔羊肌肉中ω-3 PUFA營養(yǎng)特性,其中炒亞麻籽添加效果最佳;另外,母羊飼糧中添加亞麻籽和亞麻籽油,羔羊肌肉中S/U極顯著下降(P<0.01),其中亞麻籽油組效果最佳。
4)對哺乳羔羊肌肉中奇數(shù)碳原子脂肪酸(OCFA)組成和≤16C脂肪酸組成的影響。母羊飼糧中添加亞麻籽和亞麻籽油,對OCFA組成無顯著影響(P>0.05);≤16C 脂肪酸組成對照組極顯著高于3個試驗組(P<0.01),而各試驗組之間則無顯著差異(P>0.05)。
1)母羊乳中脂肪酸組成的飽和化程度明顯高于羔羊肌肉中。表3結(jié)果表明,對照組羔羊肌肉中S/U為1.269,試驗組為1.042~1.125,而對應(yīng)的母乳中S/U 分別為3.224 和2.142[12]。因為哺乳羔羊消化生理特點,對乳中脂肪酸的吸收主要以USFA和碳鏈更短的脂肪酸為主,至于對碳鏈更長的SFA的消化吸收很有限[7]。因此,羔羊肌肉脂肪酸的不飽和化程度明顯高于乳中。另外,因?qū)φ战M乳中USFA 明顯低于試驗組,因此對照組羔羊肌肉S/U也明顯高于試驗組。
2)對LCFA,尤其對硬脂酸(C18∶0)來講,對照組乳中LCFA組成明顯高于試驗組[12],但羔羊肌肉中卻低于試驗組,說明羔羊?qū)θ橹蠰CFA的吸收利用率很少,結(jié)果符合以往的研究報道[13]。
3)母羊飼糧中添加亞麻籽及亞麻籽油,使哺乳羔羊肌肉中≤16C脂肪酸組成明顯下降。由表3可知,對照組≤16C 脂肪酸含量為39.980%,高于3個試驗組(31.780%~33.946%)。研究發(fā)現(xiàn),反芻動物體內(nèi)碳原子數(shù)14(包括14C)以下脂肪酸和近一半的16C 脂肪酸是在體組織中利用乙酸從頭合成并參與到體脂中[14],說明對照組羔羊內(nèi)源合成脂肪酸的量顯著高于試驗組羔羊。ω-3 PUFA 可抑制機體脂肪酸合成的關(guān)鍵酶——乙酰輔酶A羧化酶(ACCase)以及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從而使體組織中≤16C 脂肪酸組成降低[15],其結(jié)論與本試驗結(jié)果一致。另外,由于還有乳中脂肪酸含量的差異,試驗組母羊流出瘤胃食糜中USFA含量和小腸對飼糧脂肪酸的吸收率相對要比對照組多[11],因此,乳中以乳糜微粒(CM)形式攝入的脂肪酸(外源)要比對照組多,這也將會抑制其羔羊肌肉中內(nèi)源合成脂肪酸的量。
4)從羔羊肌肉中OCFA組成的差異看,最高的是對照組,為1.312%,高于3 個試驗組。研究表明,反芻動物瘤胃中總脂肪酸的消化系數(shù)為負數(shù)[16],說明瘤胃微生物能夠合成脂肪酸,而且以15C 和17C 奇數(shù)碳原子脂肪酸為主[17]。試驗組飼糧脂肪酸容易被瘤胃微生物吸收并脂解和氫化,從而使瘤胃脂肪酸濃度提高,降低微生物自身合成脂肪酸的反應(yīng)強度,同時減少流向胃腸道的OCFA水平,最終使母羊乳中和羔羊肌肉中奇數(shù)碳原子脂肪酸濃度減少。而對照組母羊瘤胃微生物受此影響較小,所以其乳中和羔羊肌肉中OCFA組成相對比試驗組增多。
5)對ω-3PUFA,尤其是C18∶3n3(α-亞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來講,試驗組羔羊肌肉中都極顯著高于對照組,甚至從對照組羔羊肌肉中未能檢出DHA[12]。說明飼糧α-亞麻酸可通過母乳傳遞到羔羊體內(nèi)并轉(zhuǎn)化成其他ω-3PUFA,包括EPA 和DHA,結(jié)果符合以往的研究報道[5]。
1)據(jù)報道,羊肉中MCFA 可提高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含量,容易引起冠狀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而SCFA和LCFA則沒有類似生理作用[18]。據(jù)此并結(jié)合肌肉中MCFA 組成的差異,認為試驗組羔羊肌肉脂質(zhì)SFA 的營養(yǎng)價值要好于對照組羊,尤其炒亞麻籽組更加突出。
2)另據(jù)報道,體內(nèi)亞油酸等ω-6PUFA 能提高血清載脂蛋白B(APO-B)和LDLc 含量。與此相反,α-亞麻酸等ω-3 PUFA 則有降低血清LDLc 含量和提高對機體健康有利的APO-A 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含量的生理作用[19]。據(jù)此并結(jié)合肌肉中ω-6PUFA 和ω-3PUFA 組成的差異,可得出試驗組羔羊肌肉PUFA 的營養(yǎng)價值要好于對照組的結(jié)論,3個試驗組中炒亞麻籽組的效果更加突出。同時,ω-6 PUFA 和ω-3 PUFA 在動物體內(nèi)的代謝是在同一酶系上進行競爭[20]。因此,評價機體代謝對必需脂肪酸的需要時,ω-6PUFA/ω-3PUFA 比其各自的相對含量有更重要的生理學(xué)意義。為此,A.Marshall等[21]提出人類膳食中最理想的ω-6PUFA/ω-3PUFA 應(yīng)低于10。在本試驗中,羔羊肌肉ω-6PUFA/ω-3PUFA 為炒亞麻籽組(2.579)<亞麻籽油組(3.090)<生亞麻籽組(3.399)<對照組(13.424),對照組極顯著高于3 個試驗組(P<0.01)。因此,炒亞麻籽組肌肉脂質(zhì)USFA的營養(yǎng)價值要明顯好于生亞麻籽組和亞麻油組,最差的是對照組。
3)羊肉風(fēng)味與其C18∶1 和C18∶3 組成有著密切關(guān)系[22]。因此,從肌肉脂質(zhì)C18∶1和C18∶3組成的差異看,炒亞麻籽組和亞麻籽油組羊肉風(fēng)味優(yōu)于生亞麻籽組,而生亞麻籽組又優(yōu)于對照組。
(1)飼糧中添加亞麻籽和亞麻籽油使哺乳羔羊肌肉中USFA 組成顯著提高(P<0.05)。(2)羔羊肌肉ω-6PUFA/ω-3PUFA,炒亞麻籽組(2.579)最低,亞麻籽油組(3.090)和生亞麻籽組(3.399)居中,而對照組(13.424)最高,對照組極顯著高于3個試驗組(P<0.01)。(3)各組間OCFA 組成無顯著差異(P>0.05)。添加亞麻籽和亞麻籽油對≤16C脂肪酸組成具有顯著影響,對照組極顯著高于3個試驗組(P<0.01)。說明亞麻籽和亞麻籽油可明顯改善哺乳羔羊體內(nèi)ω-3 PUFA營養(yǎng)特性,其中炒亞麻籽的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