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銀娥
人體皮膚進行創(chuàng)傷修復時,成纖維細胞異常增殖,膠原過度沉積可形成瘢痕疙瘩,呈浸潤性生長,與正常皮膚無明顯邊界,單純手術切除復發(fā)率高,嚴重影響病人身心健康。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和凋亡對瘢痕疙瘩的形成有關鍵作用,但具體機制尚不完全明確。腫瘤壞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是由腫瘤壞死因子α誘導的炎癥相關基因,已有報道表明,TSG-6可能通過抑制核因子-KB信號通路活性,促進瘢痕疙瘩成纖維細胞凋亡,但關于TSG-6在瘢痕疙瘩不同部位中表達差異的研究尚未見報道。CXC趨化因子配體8(CXCL8)在瘢痕疙瘩組織中異常表達,是病情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過分析瘢痕疙瘩不同部位中TSG-6、CXCL8的表達,探討TSG-6、CXCL8對瘢痕疙瘩的臨床意義。
1.1 一般資料
資料概況:瘢痕疙瘩組織均來自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進行手術切除聯(lián)合放射療法治療的瘢痕疙瘩病人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齡范圍12~39歲,年齡(34.24±6.25)歲,發(fā)病部位有耳部、前胸、后背,依次為10例、9例、6例。標本經(jīng)病理學檢查證實,在直視及鏡下區(qū)分各標本為浸潤部(與正常皮膚交界處,表面潮紅)、增生部(隆起明顯,暗紅色)、老化部(中央凹陷,色淡)。25例中,浸潤部、增生部、老化部例數(shù)分別為12例、11例、2例。診斷標準:(1)瘢痕超過原損傷邊緣,向周圍正常皮膚組織浸潤生長;(2)瘢痕界限不明確,1年內(nèi)無自發(fā)消退征象;(3)手術切除后復發(fā),且瘢痕范圍超過原范圍。以上符合任意一條即可確診為瘢痕疙瘩。
納入標準:(1)標本來源的瘢痕疙瘩病人在術前6個月未進行任何藥物治療;(2)標本來源病人6個月內(nèi)未進行任何局部放射治療;(3)病程超過1年;(4)瘢痕疙瘩最大直徑應符合以下標準:2 cm≤耳部≤4 cm;7 cm≤前胸、后背≤10 cm。
排除標準:(1)伴有腫瘤等其他嚴重疾病者。(2)臨床資料不完整者。正常皮膚組織取自本院四肢外傷手術病人,共17例,其中男9例,女8例,年齡范圍21~45歲,年齡(36.81±5.31)歲。所有標本取材均經(jīng)病人或其近親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本研究符合《世界醫(yī)學協(xié)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1.2 研究方法
浸潤部、增生部、老化部、正常皮膚組織經(jīng)裂解、離心,保留上清液,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TSG-6蛋白、CXCL8蛋白、凋亡相關蛋白B淋巴細胞瘤-2(Bcl-2)、第二個線粒體衍生的半胱天冬酶激活蛋白(Smac)、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黑色素瘤凋亡抑制蛋白(Livin)、p53,以及膠原代謝相關蛋白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TGF-β1)、I型膠原(COL-I)、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2(MMP-2)、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試劑盒均購于上海生工生物公司。2.1 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BM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表1 瘢痕疙瘩25例與外傷手術17例一般資料比較
2.2 四組皮膚組織TGS-6蛋白、CXCL8蛋白表達量比較
對照組、老化部組、增生部組、浸潤部組相比,TSG-6蛋白表達量依次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CXCL8蛋白表達量依次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表2 瘢痕疙瘩25例與外傷手術17例皮膚組織TGS-6蛋白、CXCL8蛋白表達量比較/±s
2.3 四組皮膚組織凋亡相關蛋白表達量比較
對照組、老化部組、增生部組、浸潤部組相比,Smac、Caspase-3、P53表達量依次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Bcl-2、Livin表達量依次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表3 瘢痕疙瘩25例與外傷手術17例皮膚組織凋亡相關蛋白表達量比較/(ng/mL,±s)
2.4 四組皮膚組織膠原代謝相關蛋白表達量比較
對照組、老化部組、增生部組、浸潤部組相比,TGF-β1、COL-1、MMP-2表達量依次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IGF-1表達量依次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4。表4 瘢痕疙瘩25例與外傷手術17例皮膚組織膠原代謝相關蛋白表達量比較/(ng/mL,±s)
2.5 瘢痕疙瘩病人TGS-6蛋白、CXCL8蛋白與凋亡相關蛋白表達量的相關性分析
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瘢痕疙瘩病人TGS-6蛋白表達量與Bcl-2、Livin均呈負相關,與Smac、Caspase-3、P53均呈正相關(均P
<0.05);CXCL8蛋白表達量與Bcl-2、Livin均呈正相關,與Smac、Caspase-3、P53均呈負相關(均P
<0.05),見表5。表5 TGS-6蛋白、CXCL8蛋白與凋亡相關蛋白表達量的相關性分析
2.6 瘢痕疙瘩病人TGS-6蛋白、CXCL8蛋白與膠原代謝相關蛋白表達量的相關性分析
根據(jù)表6的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瘢痕疙瘩病人TGS-6蛋白表達量與TGF-β1、COL-1、MMP-2均呈負相關(P
<0.05),與IGF-1呈正相關(P
<0.05);CXCL8蛋白表達量與TGF-β1、COL-1、MMP-2均呈正相關(P
<0.05),與IGF-1呈負相關(P
<0.05)。表6 TGS-6蛋白、CXCL8蛋白與膠原代謝相關蛋白表達量的相關性分析
瘢痕的形成是傷口愈合的自然結(jié)果,然而成纖維細胞過度分泌細胞外基質(zhì)時,可導致瘢痕疙瘩的發(fā)生。組織學研究已經(jīng)表明,膠原等細胞外基質(zhì)主要由成纖維細胞合成和分泌,成纖維細胞在參與受損組織修復,形成瘢痕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因此,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或誘導成纖維細胞凋亡是瘢痕疙瘩治療的關鍵。
TSG-6可以抑制膠原Ⅰ、Ⅱ合成,誘導成纖維細胞凋亡,減輕瘢痕病情,已被證實與瘢痕形成密切相關。有研究發(fā)現(xiàn),病理性瘢痕組織中TSG-6呈低表達,發(fā)揮著減少細胞凋亡,促進膠原合成代謝的作用。CXCL8能夠調(diào)節(jié)細胞外基質(zhì)的合成以及細胞的增殖與凋亡,在瘢痕疙瘩發(fā)生中起到促進作用。林苗苗等通過體外實驗發(fā)現(xiàn),抑制瘢痕疙瘩成纖維細胞的增殖,CXCL8表達降低,CXCL8與瘢痕疙瘩的形成關系密切。本研究發(fā)現(xiàn)對照組、老化部組、增生部組、浸潤部組相比,TSG-6蛋白表達量依次降低,CXCL8蛋白表達量依次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TSG-6、CXCL8可能參與瘢痕疙瘩的形成與發(fā)展,對應了瘢痕疙瘩呈浸潤式的生長方式。
Bcl-2、Smac、caspase-3、Livin、p53等具有調(diào)控細胞凋亡的重要作用。瘢痕疙瘩病人經(jīng)過治療,成纖維細胞增殖受到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表達降低,細胞增殖抑制因子P53表達升高,發(fā)揮抑制細胞增殖作用。張遠貴等研究了瘢痕疙瘩組織中Smac、caspase-3、Livin的表達,發(fā)現(xiàn)與正常組織相比,瘢痕疙瘩組織Smac、caspase-3表達較低,Livin表達較高,筆者分析凋亡抑制因子Livin基因的高表達可能對促凋亡因子Smac、caspase-3基因的表達產(chǎn)生了抑制作用,使得細胞凋亡作用弱于增殖作用,導致了瘢痕疙瘩的形成。本研究發(fā)現(xiàn)對照組、老化部組、增生部組、浸潤部組相比,細胞凋亡相關蛋白Smac、Caspase-3、P53表達量均依次降低,Bcl-2、Livin均依次升高,提示細胞凋亡蛋白在瘢痕形成與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細胞外基質(zhì)膠原蛋白的合成和降解失衡是瘢痕疙瘩的重要形成原因。TGF-β1、COL-I、MMP-2、IGF-1表達可以反映膠原代謝變化,瘢痕疙瘩病人瘢痕組織中,COL-1過度沉積,是瘢痕組織的物質(zhì)基礎。TGF-β1在瘢痕疙瘩組織中表達上調(diào),促進真皮成纖維細胞增殖、膠原形成及分化,也對MMP-2表達有促進作用。IGF-1對膠原蛋白的合成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在病理性瘢痕中呈現(xiàn)低表達。本研究發(fā)現(xiàn)對照組、老化部組、增生部組、浸潤部組相比,膠原代謝相關蛋白IGF-1表達量依次降低,TGF-β1、COL-1、MMP-2表達量均依次升高,提示膠原蛋白可能參與瘢痕疙瘩的形成與發(fā)展。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瘢痕疙瘩病人TGS-6蛋白表達量與Bcl-2、Livin、TGF-β1、COL-1、MMP-2均呈負相關,與Smac、Caspase-3、P53、IGF-1均呈正相關,提示TGS-6可能通過影響瘢痕疙瘩組織中凋亡抑制因子、膠原合成因子及促進促凋亡因子、膠原代謝因子表達,參與瘢痕疙瘩病理進程,或可為瘢痕治療提供參考依據(jù)。CXCL8蛋白表達量與Bcl-2、Livin、TGF-β1、COL-1、MMP-2均呈正相關,與Smac、Caspase-3、P53、IGF-1均呈負相關,推測CXCL8可能通過調(diào)控纖維細胞凋亡、膠原合成與代謝,參與瘢痕疙瘩的發(fā)生發(fā)展。
綜上所述,對照組、老化部、增生部、浸潤部皮膚組織中TSG-6蛋白表達量依次降低,CXCL8蛋白表達量依次升高,可能通過調(diào)節(jié)細胞增殖、凋亡及膠原蛋白合成、代謝,影響瘢痕疙瘩浸潤式生長,參與瘢痕疙瘩的發(fā)生發(fā)展。但本文也存在不足之處,對瘢痕疙瘩病人進行手術切除聯(lián)合放射性療法治療的預后情況并未進行后續(xù)分析,另外TSG-6、CXCL8對瘢痕疙瘩影響的具體機制也尚需進一步深入研究,這將是以后的研究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