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苑新 張澤雄 何 娣 蔡健常 柳建良
(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現(xiàn)代農業(yè)工程創(chuàng)新研究院,廣東 廣州 510225)
柚子[Citrusmaxima(Burm)Merr.]屬于蕓香科柑橘屬,有著“天然水果罐頭”之美譽[1],其氣味芬芳,口感酸甜,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及藥用價值[2]。柚樹葉富含精油、黃酮等物質,其中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抑制多種細菌、真菌、病原體等致病微生物的作用,還具有抗腫瘤的作用,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上[3-4]。此外,黃酮類化合物還能與其他藥物、維生素等復配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顯著提高其生物活性[5]。常見的黃酮提取方法有超聲波輔助提取法[6]、超臨界提取法[7]、有機溶劑提取法[8]、微波輔助提取法[9]及堿提酸沉法[10]。超聲輔助提取法是一種高效、環(huán)保的提取技術,常用于提取熱不穩(wěn)定性的成分[11],周旋等[12]通過超聲輔助法提取女貞子總黃酮并進行抗氧化活性研究;Luis等[13]采用超聲輔助提取藤黃總黃酮并將其提取率提高了3倍以上。目前,有關柚樹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精油的提取方面,如郭剛軍等[14]運用超臨界萃取柚樹葉精油并進行GC-MS分析;黃桂平等[15]采用微波輻射法提取柚樹葉香精油,其得率達1.03%;Tan等[16]通過微波輔助水解法提取柚樹葉精油,并采用響應面法進行工藝優(yōu)化。而關于柚樹葉黃酮的報道較少,如周夢春等[17]僅對柚樹葉黃酮含量進行了測定,但并未進行提取工藝優(yōu)化與抗氧化、抑菌性能研究。研究擬以柚樹葉為原料,通過超聲輔助法提取總黃酮,優(yōu)化其工藝條件,并對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抑菌能力進行探索,以期為更全面地開發(fā)利用柚樹葉黃酮提供依據(jù)。
新鮮柚樹葉:采自廣東梅州市;
蘆丁標準品、鐵氰化鉀、磷酸鹽緩沖液(pH 6.82):分析純,上海源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無水乙醇、石油醚、氯化鋁、氯化鐵:分析純,廣州化學試劑廠;
三氯乙酸:分析純,天津市百世化工有限公司;
亞硝酸鈉:分析純,天津市永大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抗壞血酸:分析純,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鼠傷寒沙門氏菌: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微生物實驗室;
超聲波清洗機:YL-040S型,深圳市聚眾發(fā)商貿有限公司;
旋轉蒸發(fā)儀::RV10型,武漢集思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生化培養(yǎng)箱:SPX-150型,上海悅豐儀器儀表有限公司;
低速離心機:SC-3610型,安徽中科中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分光光度計:UV-1800PC型,太原衡天力科貿有限公司;
高壓滅菌鍋:YXQ-LS-50SII型,上海博訊實業(yè)有限公司。
1.2.1 柚樹葉總黃酮提取工藝流程
柚樹葉清洗→65 ℃烘干至恒重→粉碎→取2.0 g樣品用乙醇浸提總黃酮(40 ℃、功率240 W)→減壓抽濾→離心(5 000 r/min、10 min)→測定上清液吸光度(510 nm)→石油醚脫脂、脫色→旋轉蒸發(fā)(50 ℃)→冷凍干燥
1.2.2 蘆丁標準曲線的繪制 根據(jù)文獻[18]并修改:精確稱取2.5 mg蘆丁標準品溶于25 mL體積分數(shù)為90%乙醇溶液中,制得0.1 mg/mL的蘆丁儲備液。分別吸取蘆丁儲備液0.0,1.0,2.0,3.0,4.0,5.0 mL于10 mL容量瓶中,加入0.3 mL質量分數(shù)為5%的NaNO2溶液搖勻并靜置6 min;加入0.3 mL質量分數(shù)為5%的Al(NO3)3溶液搖勻并靜置6 min;加入4.0 mL濃度為1 mol/L的NaOH溶液并用體積分數(shù)為30%乙醇溶液定容,搖勻,靜置15 min。以未加蘆丁標準液的反應溶液作為參比溶液,測定510 nm處吸光度;以蘆丁質量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y=15.160x+0.006,R2=0.999 8。
1.2.3 柚樹葉總黃酮提取量的測定 精確吸取1 mL柚樹葉提取液,按式(1)計算總黃酮提取量。
(1)
式中:
g——總黃酮提取量,mg/g;
c——總黃酮質量濃度,mg/mL;
n——稀釋倍數(shù);
m——柚樹葉干粉質量,g。
1.2.4 單因素試驗
(1)乙醇體積分數(shù):固定提取時間40 min、料液比(m柚樹葉∶V乙醇)1∶20(g/mL),探究乙醇體積分數(shù)(50%,60%,70%,80%,90%)對總黃酮提取量的影響。
(2)提取時間:固定乙醇體積分數(shù)60%、料液比(m柚樹葉∶V乙醇)1∶20(g/mL),探究提取時間(20,30,40,50,60 min)對總黃酮提取量的影響。
(3)料液比:固定乙醇體積分數(shù)60%、提取時間40 min,探究料液比[1∶10,1∶15,1∶20,1∶25,1∶30(g/mL)]對總黃酮提取量的影響。
1.2.5 正交試驗 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選取提取時間、乙醇體積分數(shù)和料液比為因素進行正交試驗設計,以確定柚樹葉黃酮的最佳提取工藝。
1.2.6 抗氧化能力
(1)樣品制備:取最優(yōu)提取工藝下的提取液,加入25 mL 石油醚重復萃取3次,以除掉色素與脂溶性物質,旋轉蒸發(fā)以除掉乙醇和石油醚,冷凍干燥得黃酮類化合物干粉。用體積分數(shù)為30%乙醇溶解提純后的黃酮類化合物干粉,配制成黃酮類化合物質量濃度為0.147 mg/mL的溶液,同時配制總黃酮質量濃度為0.147 mg/mL未除雜的提取液與0.147 mg/mL的抗壞血酸溶液作為對照。
(2)總還原力測定:根據(jù)文獻[19]并修改。分別吸取樣品液0.0,0.2,0.4,0.6,0.8,1.0 mL于15 mL離心管中,用蒸餾水將各離心管液體補足至1 mL,復配溶液中黃酮質量濃度依次為0.000,0.029,0.059,0.088,0.118,0.147 mg/mL,依次加入0.2 mol/L磷酸鹽緩沖液(pH 6.82)2.5 mL,搖勻,加入質量分數(shù)為1%的K3[Fe(CN)6]溶液2.5 mL,搖勻,50 ℃水浴20 min,加入體積分數(shù)為10%的CCl3COOH溶液2.5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別取離心后上清液2.5 mL于10 mL試管中,加入質量分數(shù)為0.1%的FeCl3溶液0.5 mL,定容至10 mL,搖勻,靜置15 min。以未加樣品液的反應溶液作為參比溶液,測定700 nm處吸光度。
1.2.7 抑菌能力
(1)柚樹葉提取液的制備:取除色脫脂后的黃酮類化合物干粉,用體積分數(shù)為30%乙醇溶解,配成黃酮類化合物質量濃度為0.147 mg/mL,同時配制總黃酮質量濃度為0.147 mg/mL的未除雜提取液作為對照。
(2)菌懸液制備: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鼠傷寒沙門氏菌經(jīng)兩次活化,菌液用生理鹽水稀釋,于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選取菌液濃度為(1×106~4×106CFU/mL,接種時,將菌液濃度稀釋至106CFU/mL。
(3)抑菌圈測定:采用牛津杯法[20]。以體積分數(shù)30%乙醇為空白對照,青霉素為陽性對照。
(4)最低抑菌濃度:采用二倍稀釋法[21],將柚樹葉黃酮類化合物提取液用體積分數(shù)30%乙醇稀釋為原液的100.0%,50.0%,25.0%,12.5% 4個濃度,觀察各提取液濃度下的培養(yǎng)皿是否出現(xiàn)抑菌圈。
運用SPSS 25.0、Origin 9.5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及圖形繪制。
2.1.1 乙醇體積分數(shù)對柚樹葉黃酮提取量的影響 由圖1 可知,柚樹葉總黃酮提取量隨乙醇體積分數(shù)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趨勢,最高達到10.24 mg/g。當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50%~80%時,柚樹葉總黃酮提取量逐漸升高,可能是隨著乙醇體積分數(shù)的增加,醇溶性黃酮類化合物加速溶解[22]。繼續(xù)增大乙醇體積分數(shù),總黃酮提取量減小,說明乙醇體積分數(shù)較大時,溶劑的極性降低,大量的脂溶性和醇溶性成分溶出,黃酮類化合物溶解度降低,從而導致總黃酮提取量減小[23]。因此,提取柚樹葉總黃酮的乙醇體積分數(shù)以80%為宜。
圖1 乙醇體積分數(shù)對黃酮提取量的影響
2.1.2 提取時間對柚樹葉黃酮提取量的影響 由圖2可知,總黃酮提取量隨提取時間的延長先增加后減少。當提取時間為20~50 min時,柚樹葉細胞壁逐漸被破壞,黃酮類物質在超聲波作用下不斷溶出并在50 min時全部溶出,故總黃酮提取量逐漸增加[24];若繼續(xù)延長提取時間,長時間的超聲會使黃酮結構發(fā)生破壞或者發(fā)生降解使提取率下降[25]。因此,提取柚樹葉總黃酮的提取時間以50 min 為宜。
圖2 提取時間對黃酮提取量的影響
2.1.3 料液比對柚樹葉黃酮提取量的影響 由圖3可知,隨著料液比的增加,總黃酮提取量不斷升高。隨著溶劑的增加,柚樹葉粉末與溶液更加充分接觸,黃酮析出速率加快,黃酮提取量逐漸升高;當料液比(m柚樹葉∶V乙醇)<1∶20(g/mL)時,黃酮提取量顯著提高;當料液比(m柚樹葉∶V乙醇)>1∶20(g/mL)時,黃酮提取量不僅增加緩慢,而且會大大增加提取成本[26]。因此,最佳的料液比(m柚樹葉∶V乙醇)為1∶20(g/mL)。
圖3 料液比對黃酮提取量的影響
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結果,選取乙醇體積分數(shù)、提取時間和料液比為因素,總黃酮提取量為響應值進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設計。因素水平表見表1,正交試驗設計與結果見表2。
表1 因素水平表
由表2可知,柚樹葉總黃酮提取量的主次因素為乙醇體積分數(shù)>提取時間>料液比,最佳提取條件為A3B3C2,即乙醇體積分數(shù)80%、提取時間50 min、料液比(m柚樹葉∶V乙醇)1∶25(g/mL)。最佳提取條件下進行3次平行試驗,測得總黃酮提取量平均值為11.746 mg/g,高于正交試驗中的任一結果,符合最優(yōu)條件,表明正交試驗得出的最佳工藝結果具有可靠性。
表2 柚樹葉總黃酮提取正交試驗設計與結果
由圖4可知,隨著樣品液質量濃度的升高,其總還原能力逐漸增強,證明該抗氧化活性的樣品與其添加量有良好的量效關系。未除雜的提取液總還原力約是初步除雜樣品液的50%,當樣品質量濃度>0.088 mg/mL時,抗氧化活性隨樣品質量濃度的增加逐漸趨于平緩,可能是未除雜的提取液中含有色素及脂類的干擾,降低了其抗氧化活性。而除去色素與脂類的樣品液,其總還原力略高于抗壞血酸,約是同等質量濃度抗壞血酸的1.25倍。初步除雜后的提取液在高濃度時依然能保持較好的還原能力,若進一步提純柚樹葉黃酮類化合物,其抗氧化能力將會更強。
圖4 總還原力測定結果
由表3可知,柚樹葉黃酮類化合物提取液在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鼠傷寒沙門氏菌的培養(yǎng)基中均出現(xiàn)了抑菌圈,其對3種菌有一定的生長抑制作用。未經(jīng)除雜的提取液抑菌效果較差,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現(xiàn)為中度敏感、大腸桿菌和鼠傷寒沙門氏菌表現(xiàn)為低度敏感,但有抑菌圈出現(xiàn),說明仍有一定抑菌效果。而除掉色素和脂類物質的提取液抑菌效果較好,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現(xiàn)出高度敏感,鼠傷寒沙門氏菌表現(xiàn)出中度敏感。3種細菌對于同等質量濃度的青霉素均表現(xiàn)出高度敏感,在總體抑菌活性上:青霉素>提取液(除色素和脂類)>提取液(未經(jīng)處理)>體積分數(shù)30%乙醇;柚樹葉黃酮提取液的最低抑菌質量濃度(MIC)為 0.074 mg/mL。
表3 柚樹葉黃酮類化合物的抑菌效果
試驗表明,通過正交試驗優(yōu)化的柚樹葉總黃酮最佳工藝條件為:乙醇體積分數(shù)80%,超聲時間50 min,料液比(m柚樹葉∶V乙醇)為1∶25(g/mL),此條件下總黃酮提取量為11.746 mg/g。柚樹葉總黃酮提取液的質量濃度越大,其總還原力越強,經(jīng)除去色素、脂類的柚樹葉總黃酮提取液的總還原力高于未經(jīng)處理的提取液和抗壞血酸,是抗壞血酸的1.25倍。總黃酮提取液的抑菌效果與其質量濃度呈正相關,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鼠傷寒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強,最低抑菌質量濃度為0.074 mg/mL。綜上,柚樹葉總黃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抑菌能力,后續(xù)將對其他方面的性質進行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