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其實是個“情緒器官”,氣得胃痛是很多人都有過的經歷。部分老年人脾氣暴躁,一生氣心窩處就隱隱作痛,同時肚子總是很容易飽脹,吃一點點東西就感覺很飽再也吃不下了,還時不時泛酸。這到底是什么緣故呢?
胃腸道活動由植物神經支配,當人處于情緒激動即應激狀態(tài)時,會導致植物神經紊亂,胃腸道肌肉過度收縮甚至痙攣,胃酸分泌過多,腎上腺素分泌過多致血管收縮影響胃腸道血供,這些因素都可能產生疼痛的感覺。而有慢性胃炎等基礎疾病的人群,因為本身存在胃組織受損,所以比一般人更容易氣得胃痛。
從中醫(yī)的五行生克關系來看,木克土,肝屬木,脾屬土,當脾氣虛弱,或肝氣郁滯,木克土太過,則會出現脾胃消化功能受損的病理情況。肝主疏泄,可調節(jié)脾胃之氣的升降、調暢情志等,當情志不暢則肝郁失疏泄,肝郁氣滯則影響脾胃升降運化功能,可能出現腹部脹痛、胃口欠佳、反酸欲嘔等癥狀。女性常常需要兼顧工作和家庭,如果不能有效疏導不良情緒,久而久之,則身體可能出現各種不適,除了會影響脾胃出現消化系統(tǒng)癥狀外,還會出現喜嘆氣、肋部疼痛、失眠等問題。
□緩解胃痛這樣做
中醫(yī)講究“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從根本上來說,平時應該保持心情舒暢,學會一些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比如轉移注意力、適當發(fā)泄等;還可以進行一些戶外活動,如跑步、游泳、登山等。根據病情需要,可以選擇逍遙散、柴芍六君子湯等方劑,建議在醫(yī)師專業(yè)指導下使用。在緩解胃痛癥狀方面,中醫(yī)有很多有效的小妙招,大家都可以學,如按揉穴位、熱敷腹部等。
□穴位按摩
①按足三里穴(膝蓋凹陷處往下四指處)。用拇指指腹按揉穴位,兩側交替進行,持續(xù)3~5分鐘。
②按揉中脘穴(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部以上4寸)、天樞穴(腹部臍部前正中線旁開2寸)。用拇指指腹均勻用力按揉穴位,持續(xù)3~5分鐘。涂抹萬金油后按揉,效果更好。
③按揉內關穴(掌心向上,手腕第一橫紋往上三指的第二條筋之間的凹陷處)。用拇指指腹均勻用力按揉穴位,邊按邊揉,兩側交替進行,直至穴位酸脹發(fā)熱。
□腹部熱敷
用熱水袋或中藥包熱敷上腹部可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中藥包制作:吳茱萸200克、粗鹽500克炒熱或微波爐加熱后裝進布袋封好口即可。(本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