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珍
摘 ?要:初中階段的學生開始接受文言文閱讀教學,這也是教育大綱中的要求,隨著學生思維方式和接受能力的不斷增強,初中語文課本開始融入文言文內(nèi)容。這也是為了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做鋪墊,為教育制定長遠的發(fā)展目標,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教師應當探索科學實用的教學方法,從根本上落實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目標,將初中文言文教學落到實處,讓更多的初中生熱愛文言文。本文將會針對初中文言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方法進行簡要分析,找準教育突破口,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
關(guān)鍵詞:初中文言文;朗讀教學;有效方法;有效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5-0045-02
【Abstract】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egin to accept the teach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which is als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ducation syllabus,with the continuous enhancement of students' thinking mode and acceptance ability,Chinese textbook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begin to incorporate classical Chinese content. This is also to pave the way for students' lifelong development and to set long-term development goals for education. Under such a teaching background,teachers should explor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and fundamentally implement the teaching goal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the implement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o that mor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ove classical Chinese. This article will be aimed 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effective methods for a brief analysis,find a breakthrough in education,help students better into the text.
【Keywords】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Reading aloud;Effective methods;Effectiveness research
文言文在我國古代應用十分廣泛,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書面語言,其中包括先秦時期的口語和在此基礎上的書面語。與白話文相比,文言文在理解上有一定難度,并且注重語文基礎,只有語文基礎扎實的學生,才能熟練的翻譯文言文。文言文具有一定的特征,其最大的特征就是以文字為基礎展開寫作,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標點符號,其中還包括策、詩、詞、曲、八股等問題,這些文體在文言文當中較為常見。在初中文言文朗讀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文言文的魅力和內(nèi)在意義,就應當學會在浩瀚的歷史中搜集文言文的精髓,總結(jié)文言文寫作的魅力和潛在意義。在不斷的學習和練習中,學生能夠提升自身分析文言文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多朗讀文言文可以增進學生對古文的理解能力,還可以強化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可以更輕松、更愉悅。
1.初中語文的學科特點
初中語文有著繁復的學科特點,這些特點讓語文的教學活動任務艱巨,要求語文教學活動形式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變革,如此才能夠不斷滿足在新課程標準下對語文教學提出的新的教學目標任務。第一是語文教學活動具有基礎性和工具性的特點。在教學活動中不僅僅要開展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為學生積累足夠的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還要求能夠開展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實踐應用教學。即學生要懂得語文口語交際活動并且掌握語言口語交際的知識體系。第二是初中語文教學活動具有人文性和思想性。該特點指出了語文教學的本質(zhì)內(nèi)容,即通過語文教育活動要能夠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中文的情感,形成高尚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形成健康獨立的人格。基于該特點,初中語文基本能力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在內(nèi)容上體現(xiàn)其人文性、思想性的特點。第三是初中語文教學活動具有開放性和多樣性。這主要是指語文教學形式上的特點。如語文教學的方式上具有多樣性,教師可以通過朗讀、默讀以及組織學生角色扮演等等方式推動語文知識的教學?,F(xiàn)在還可以通過設置第二課堂的形式,引導學生在一個開放的時間、空間內(nèi)完成對語文課外知識的學習。第四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特點,這是從初中語文的功能作用方面劃分的。實現(xiàn)對學生的語文實踐應用性培育,要求能夠開展多樣化的語文實踐活動,確保學生的能力能夠在活動中得到提升。第五是初中語文教學的探究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于初中語文教學活動而言,要求教學活動要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同樣地在語文教學大綱中也明確指出了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作用性。這要求在語文教學中不再提倡死記硬背,而是要從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方式的渠道帶領學生的思考、探究、創(chuàng)造活動?;谡Z文的學科特點可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已經(jīng)成為當下語文教學形勢下的重要要求。
2.初中文言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方法
(1)找準突破口,讓學生走進文本
文言文雖然比較難理解,但是只要有耐心、找準方法,終究可以有所突破,很多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找準突破口,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當中,去體會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蘊,體味作者的寫作意境,這些都是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文言文朗讀教學的關(guān)鍵所在。有部分學生表示經(jīng)常朗讀文言文,但就是不明白其中的含義是什么,這種朗讀就是徒勞的,在朗讀文言文之前,首先要清楚的意識到文言文表達的含義,明確認識到作者的內(nèi)心想法,這些都是文言文教學的關(guān)鍵所在。在文言文朗讀教學之前,教師一定要讓學生走進課堂,對課文有深層次的理解,然后再展開朗讀訓練,有層次、循序漸進的進行,這也是初中文言文教學的精髓所在。
(2)讓學生走進圖書館,感受圖書館的環(huán)境熏陶,培養(yǎng)閱讀習慣
擁有良好的閱讀素養(yǎng)是評價青少年綜合素質(zhì)的首要因素,因此在我們?nèi)粘5某踔姓Z文教學訓練中,教師應當盡量減少缺乏能力培養(yǎng)的書面作業(yè),增加一些實際口語訓練,讓學生在業(yè)余時間去圖書館轉(zhuǎn)轉(zhuǎn),在圖書館當中學生會有更多開拓視野的空間。在閱讀中豐富視野、積淀文化內(nèi)涵。圖書館多讀書、讀好書也是為文言文朗讀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語文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藝術(shù),要想學好這門“藝術(shù)”,首先就要對該門課程感興趣,讓學生多去圖書館瀏覽圖書,就是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書香氛圍,讓學生感受圖書館濃厚氛圍的同時,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3)讓學生在文言文閱讀中“悟”有所得
文言文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承載了我國五千多年的文化歷史,不僅彰顯了我國歷史的輝煌,也記載了我國語言文字的變化歷程。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朗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和批判能力。很多時候文言文的含義與其字面意思差異較大,此時就需要學生正確掌握其內(nèi)涵,靈活變動,從中“悟”有所得。為了讓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能夠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師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與之相應的道德觀,培養(yǎng)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細細品味人生哲理,這種“悟性”教學往往更容易讓學生理解,與傳統(tǒng)死板式教學體系相比?!拔颉庇兴玫慕虒W方法更能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和素質(zhì)。例如在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融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輔助學生理解。讓學生更真切的認識到“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的真正含義。讓學生將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與文言文相融合的時候,就會拉近文言文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打消學生的陌生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鳴,讓學生更深入地領悟文言文的深意,在提高語文成績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
(4)注重課外閱讀,實施課外延伸法
第一,課外閱讀。
初中階段教材內(nèi)的文言文都蘊含了很多大道理,在學習這些文言文的同時,學生往往提不起興趣,甚至會產(chǎn)生厭惡感,這實際上與選材有很大關(guān)系。為了更進一步達到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目的,教育部在編制教材的時候往往以“德育”教育為主,卻忽視了趣味性教學。于是所有的文言文都是古代的“哲學”,學生在學習起來的同時會感到非常困難。為了解決學生對文言文提不起興趣的問題,教師可以拓寬學生的朗讀范圍,增加一些課外閱讀內(nèi)容,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的同時能夠體會其本質(zhì)含義。例如在學習《愚公移山》的同時,教師可以搭配一些多媒體視頻,這樣可以輔助學生理解。還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淺顯易懂的課外文言文,進一步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史記》、《聊齋志異》等,這些文言文都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在拓寬學生視野的同時,還能增長學生的見識,可謂一舉兩得。
第二,摘抄引用。
正確的朗讀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yǎng)成的,而需要學生日積月累才可以形成。為了幫助學生更快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摘抄引用的習慣,讓學生在業(yè)余時間多朗讀一些摘抄的文段,以此來輔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常見的文言文有:“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等,這些文言文在剛剛接觸的時候會感覺陌生,可以長期、反復的朗讀后就會感到十分親切。等到學生將這些常見的文言文熟練掌握后,在遇到類似的文言文時,就能輕松翻譯出來,多朗讀、反復誦讀,必定可以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多朗讀還能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在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成績。
第三,注重比較朗讀。
如今中考語文試卷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文言文閱讀的題目,如果沒有良好的文言文基礎,想必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必定會感到困難。所以在日常的文言文朗讀訓練中,教師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相應的朗讀條件,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擴展和補充,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化修養(yǎng)。例如在學習《桃花源記》、《小石潭記》、《刻舟記》等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總結(jié)文言文中的重點內(nèi)容、相同點內(nèi)容,經(jīng)過反復推敲和分析,學生會逐漸得出一個規(guī)律,也就是描寫景物的文言文所用的寫作方式都大同小異,無非就是寫人記事,通過形象分析來彰顯作者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在對文言文內(nèi)容有一個初步的理解后,學生要勇敢的大聲朗讀,這一過程是為了強化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在多聽讀一遍的同時,從更深層次挖掘文本的精華。比較閱讀不僅可以讓學生找出不同課文之間的差異性,也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中的“字”、“詞”、“句”,文言文教學一定要日積月累,單純依靠課本中的文章是遠遠不夠的,教師也要適當為學生選擇一些課外文章,輔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3.結(jié)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論述了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等內(nèi)容,通過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教學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言文教學是一個“技巧性”教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懂得如何走進學生內(nèi)心,牢固樹立學生內(nèi)心思想,幫助學生積極探索和優(yōu)化課堂教學形式。在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同時,更進一步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變得更加簡單,讓我國這一傳統(tǒng)語言文化迸發(fā)出更多活力。
參考文獻
[1]王亞楠. 認知視角下初中文言文的教學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20
[2]肖平. 興趣引導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20
[3]曾照軍.初中起始階段文言文教學內(nèi)容確定的誤區(qū)及解決策略[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0(01):110-115
[4]董小清.淺談多媒體技術(shù)在農(nóng)村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作用[J].參花(上),2020(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