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愛聯(lián)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單元整體教學”走進人們的視野,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采取這種教學方式。單元整體教學最大的貢獻就是改變了逐篇講讀課文這樣一種語文課程的教學形態(tài)。單元整體教學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整合教學資源。
【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人文主題;? ?教學形態(tài)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采用“單元整體教學”的教學模式。單元整體教學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整合教學資源,具體表現(xiàn)在需要整合教學目標,把小學階段放在整個教育階段內,同時又要關注年段目標、學期目標、單元目標、課堂目標;需要整合教學內容,把教科書內容、整本書內容、語文實踐的內容整合在一起,關注教科書教學中的預習模塊、理解內容模塊、領悟表達模塊、口語交際與習作模塊四個教學模塊之間的聯(lián)系;需要整合教學方式,給學生學習空間,培養(yǎng)學生預習、自學、討論、展示等方面的能力。
本學年,筆者所申報的小課題“小學語文實施人文主題單元整體教學的策略研究”得以成功立項。通過一學期的實踐,發(fā)現(xiàn)單元整體教學遠比筆者想象的博大精深。如何把單元整體教學的課堂打造得更高效、更完美呢?下面,就單元整體教學的話題,談談筆者的點滴體會。
一、認識整合教學的內涵,厘清整體教學的結構體系
實施單元整體教學,對于教學資源進行重組整合,開發(fā)利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也遵循了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由讀到寫、由學到用的層層遞進,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逐步提升語文素養(yǎng)。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要落實好以下三個原則:
(一)以單元為基本教學單位
在教學設計的時候把一個單元作為一個整體。例如,語文學科把人文主題單元中的幾篇課文作為一個整體來教,不再是一篇篇地教;學生在學習一個單元時,不管是預習、學習還是復習,都在整合的情境中,從整體的角度進行學習。
(二)以整合為基本教學理念
整體教學要建立聯(lián)系,如,語文識字教學,字與字之間絕不是沒有聯(lián)系的,它們能搭配成詞語,讓學生對這些詞的連累性,強調字與字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這就是從思難的角度進行聯(lián)系與整合。
(三)以探究作為基本的學習方式
探究式學習,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整體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目標聚焦于能力的培養(yǎng),為完成學習任務,充分經歷學習過程,自己建立聯(lián)系,做出選擇。
整體教學的實施,以基本的教學模型來完成?;镜膶W習結構是:個人自學——同伴互助——延伸學習。單元整體教學,可以把一個單元作為以單元主題為“題目”,以每篇課文和“積累運用”為“段落”的一篇“大文章”。
二、以教材為載體,界定單元整體教學的課型
我們以“語文教材、叢書和課外書”為點,以“單元整體推進”為線,研究實施“單元整體預習課、單元閱讀引領課、單元群文閱讀課、單元閱讀展示課和單元閱讀拓展課”五種教學課型。這五種主課型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我們得從教學內容、進度和教材整合進行思考:
(一)單元整體預習課。識字是單元學習的開始,因此,掃清識字障礙非常重要,而識字的掌握在誦讀課文中會加強鞏固。單元整體預習課的作用就是解決這些問題,可以說預習課是推進其它課型的前提和基礎。
(二)單元閱讀引領課。統(tǒng)編版是利用人文主題的單元進行編排的,人文主題單元一般有一至兩篇精讀課文,一至兩篇略讀課文,大部分的教學任務主要是通過閱讀引領課完成。單元閱讀引領課是教學研究的重點,它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擔當“學法和練法”的重任。
(三)單元群文閱讀課。在上完單元閱讀引領課后,人文主題單元中的其它課文可以放在一起,開展群文閱讀,亦可將課外的類文引進課堂,進行補充閱讀,加以鞏固。
(四)單元閱讀展示課。這種課型是為學有余力的學生設計的,可以讓學生利用單元閱讀展示課進行課外閱讀的展示活動。通過匯報、展示以及整本書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與效率。
(五)單元閱讀拓展課。聽、說、讀、寫是語文學習最基本的方法。而“說”和“寫”是閱讀的拓展與延伸,聽和搜集整理則是對閱讀進行有效的補充。教材中的“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活動”“習作”等內容都是通過單元閱讀拓展課完成的。其中,習作課的教學是單元閱讀拓展課的主要任務。
三、優(yōu)化課前的預習設計,為課堂做好充分的鋪墊
新課程教學觀認為:“語文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深層次對話的過程?!庇纱丝梢姡處熍c文本的對話質量如何,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成效。
確定了單元目標,設計就能把握一定高度,做到縱觀全局,課堂交流也有了心中的航標。語文教學中的“預習”是學習的必要基礎,同時也是落實《新課程標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策略。如果預習成了學生的一種持久的自主學習行為,那將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對于單元整體教學而言,預習的設計是實現(xiàn)高效預習的一個重要載體。
(一)預習單的設計,要富有趣味性和人文性
郭沫若說:“興趣能使我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使得人們能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币虼?,預習單的設計務必要激起學生自主預習的熱情。我們可以從問題設計的趣味、形式的多樣、圖畫的插入等方面開動腦筋,誘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另外,預習單的表述要凸顯人文色彩,以第一人稱的形式出現(xiàn),比如,“我用喜歡的符號標出了不懂的問題”“我想畫一畫”等。這樣可以賦予學生主人翁的身份,甚至還可以讓學生嘗試設計自己喜歡的預習單。
(二)預習單的設計,要體現(xiàn)年段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
要想預習單的設計既科學又有效,必須緊扣學生的年段特點,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年段能力目標。以中年級為例,預習單的設計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初步培養(yǎng)學生粗知文章大意、復述、提取信息、質疑、解疑等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
(三)預習單的設計,可以進行學法指導的滲透
眾所周知,預習單是為學生課堂上的“學”作鋪墊的。因此,學習方法的指導是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例如,概括能力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尤為重要,但是,概括能力對于四年級學生而言尚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經歷由扶到放,慢慢嘗試的過程。
行走在“人文主題單元整體教學”實踐的路上,雖然艱辛,但是看到學生的進步,樂在心上。在以后的實踐中,我們將繼續(xù)朝著這個目標,不斷研究與改進,讓人文主題單元整體教學的模式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
參考文獻:
[1]李懷源.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構建藝術[M].西南大學出版社,2009.
[2]李懷源.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理論與實務[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