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迎春,許澤川,甘 俊,劉 漫
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是隨著年齡增長必然發(fā)生的一種生理退行性病變,目前認為其發(fā)病機制主要與內分泌、營養(yǎng)狀況及免疫有關[1]。有研究指出,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的免疫功能與骨代謝密切相關,其免疫因子表達異??纱龠M或抑制破骨細胞的分化增殖,與破骨細胞凋亡有關[2]。腫瘤壞死因子α誘導蛋白8型-2(tumor necrosis factor -α-induced protein -8-like 2, TIPE2)屬于腫瘤壞死因子α誘導蛋白8家族的一員,是一種免疫負調控因子,在維持機體免疫穩(wěn)態(tài)中發(fā)揮著重要調節(jié)作用[3]。TIPE2已被證實了在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存在表達異常現象,但目前尚無其與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關系的報道,故本研究通過分析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TIPE2表達變化,旨在探究二者關系及TIPE2表達的意義。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139例為觀察組,并以同期健康體檢者70例為對照組。①納入標準:符合《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17)》關于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4];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患者知情同意且簽署同意書;骨密度(T值)≤-2.5SD。②排除標準: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者;繼發(fā)性骨折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者;甲狀腺疾病者;慢性肝病者;慢性腎疾病史者;入組前半年內接受過雄激素替代治療者;近3個月內有類固醇激素治療史者。觀察組男61例,女78例;>60歲83例,≤60歲56例;吸煙52例,飲酒47例。對照組男32例,女38例;>60歲39例,≤60歲31例。2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TIPE2 mRNA表達測定:采集2組外周血5 ml,應用天津灝洋生物制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淋巴細胞分離液分離單核細胞;應用美國Invitrogen公司的Trizol試劑裂解組織,并采用美國Promega公司的M-MLV反轉錄酶及緩沖系統、上海生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Oligo(dT)18引物提取總RNA;應用TIPE2 mRNA引物及SYBR Green熒光染料定量檢測TIPE2 mRNA表達量。TIPE2 基因引物序列:5'-GTCGGTTCGGTAGCGCTGCT-3'(sence)、5'-TATCCTGGAACGTACGTATG-3'(antisence),以GAPDH基因為內參基因。PCR反應條件為94℃、2 min,94℃、30 s,6℃、30 s,72℃、30s ,共35個循環(huán);72℃、5 min。ΔCt值=CtTIPE2-Ct內參。其表達量用2-ΔΔCt評估。
1.2.2骨代謝指標:采集2組晨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分離血清,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N-端骨鈣素(N-MID)、β-膠原特殊序列(β-CTX)值。
1.3觀察指標 ①比較2組TIPE2 mRNA表達及血清N-MID、β-CTX水平。②分析TIPE2水平、骨代謝指標對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診斷價值分析。③分析TIPE2水平與骨代謝指標的相關性。④根據ROC曲線分析結果,將觀察組分為TIPE2 mRNA高表達組及TIPE2 mRNA低表達組,比較2組一般資料,分析影響TIPE2 mRNA表達的危險因素。
2.1TIPE2 mRNA表達及骨代謝指標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TIPE2 mRNA表達水平降低,血清N-MID、β-CTX水平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2組納入者TIPE2 mRNA表達及骨代謝指標比較
2.2TIPE2 mRNA表達水平、骨代謝指標對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診斷價值分析 TIPE2 mRNA表達水平診斷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曲線下面積(AUC)大于N-MID、β-CTX(P<0.05)。見表2、圖1。
表2 TIPE2 mRNA表達水平、骨代謝指標對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診斷價值分析
圖1 TIPE2 mRNA表達水平、骨代謝指標診斷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ROC曲線
2.3TIPE2 mRNA表達與骨代謝指標相關性分析 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TIPE2 mRNA表達水平與血清N-MID水平呈負相關(P<0.05)。見表3。
表3 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TIPE2 mRNA表達水平與骨代謝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2.4TIPE2 mRNA高表達組與低表達組臨床資料比較 TIPE2 mRNA低表達組在鈣攝入量≤400 mg/d、有骨折史及合并基礎疾病所占比例高于TIPE2 mRNA高表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TIPE2 mRNA高表達組與低表達組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例)
2.5危險因素分析 鈣攝入量≤400 mg/d、合并基礎疾病是影響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TIPE2 mRNA表達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5。
表5 影響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TIPE2 mRNA表達的多因素分析
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主要包括絕經期后骨質疏松癥與老年性骨質疏松癥,該類患者如遭受輕微創(chuàng)傷即可發(fā)生相應部位骨折,嚴重時可增加病死率[5];文獻報道,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可能與免疫功能紊亂有關[6]。TIPE2是一種新型免疫調節(jié)蛋白,在固有和適應性免疫反應中均發(fā)揮著負性調節(jié)作用,可平衡機體的免疫動態(tài),反映機體免疫功能[7-8]。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TIPE2 mRNA表達水平降低,N-MID、β-CTX表達水平升高,說明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存在TIPE2基因失活現象。本研究結果同時顯示,TIPE2 mRNA表達水平與N-MID表達水平呈負相關,說明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TIPE2 mRNA表達水平與骨代謝水平有關。骨代謝指標可反映個體骨量的快速和慢速丟失,常用于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輔助診斷[9],提示TIPE2 mRNA表達水平或可作為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TIPE2 mRNA表達水平診斷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AUC大于N-MID、β-CTX,表明TIPE2 mRNA表達水平對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診斷價值高于骨代謝指標,與部分文獻[10-11]報道存在差異,可能與本研究樣本少且觀察時間短有關。
TIPE2基因與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發(fā)病的關系目前尚不可知,推測與免疫功能異常有關,但尚未被證實。文獻報道,通過分析影響患者TIPE2 mRNA表達的危險因素或可間接反映其與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關系[12]。本研究結果顯示,TIPE2 mRNA低表達組在鈣攝入量≤400 mg/d、有骨折史及合并基礎疾病方面的比例高于TIPE2 mRNA高表達組,鈣攝入量≤400 mg/d、合并基礎疾病是影響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TIPE2 mRNA表達的危險因素。表明每日鈣攝入量過少、合并基礎疾病是導致該類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的相關因素[13]。文獻報道,每日鈣攝入量過少、合并基礎疾病也是引發(fā)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發(fā)病的相關因素[14],提示TIPE2 mRNA表達或可影響患者鈣攝入,從而導致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發(fā)生,但該想法仍處于猜想階段,需進一步研究證實。
綜上所述,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存在TIPE2 mRNA表達異常的現象,且其表達水平與骨代謝指標存在相關性,鈣攝入量≤400 mg/d、合并基礎疾病是影響該類患者TIPE2 mRNA表達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