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包云波
易得性偏差讓我們趨向于記住那些最容易從記憶中提取的事件——這些事件多是最近發(fā)生的、較為生動的事情。因此我們客觀地回憶事件的能力大打折扣,我們的判斷和概率也會受到影響。這一現(xiàn)象的一個顯眼的例子就是恐飛癥。各種客觀證據(jù)表明飛機算得上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然而很多人不相信。因為飛機從天上掉下來乘客遇難,可以成為頭條新聞。這種事故的報道和照片牢牢抓住了我們的情感。
因此我們會避免一些實際上并不那么大的風險,而忽視那些不應被忽視的風險。比如在旅行和鍛煉方面。我們不去那些異國他鄉(xiāng)的風景區(qū),因為我們害怕會變成恐怖襲擊和綁架的受害者;看到了52 歲的健身教練跑步時突然死亡的新聞,人們就認為鍛煉非常危險。而保險銷售員會利用我們傾向于高估不太可能發(fā)生的事情這一事實,來推銷高利潤的保險產品,例如地震險、龍卷風險、火災險和洪災險等。電影制片人同樣懂得這一偏差,這就是為什么每到年末他們就會推出很多精品電影。
易得性偏差很難克服。我有幾點建議。首先,在決策之前,不要過分依賴記憶來獲取信息。對于一些重大的決定,多進行客觀研究,收集更多數(shù)據(jù)以替代記憶中的信息。第二點建議就是質疑你的信息。最后,一個長期的應對措施就是擴展你的經(jīng)歷見識。你的閱歷越豐富,你對風險和概率的感知也就越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