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柱 張宜玲 孫業(yè)遠
一、融合球性練習的定向夾球練習
練習目的:強化學生的球感與控球能力,為后續(xù)的足球學習做好準備。
練習方法:將數(shù)個輪胎平放于場地內,1人1球。練習開始,所有學生以“規(guī)定動作”進行腳背正面運球、左右撥球、前后踩拉球等練習,當運球至輪胎邊上時,雙腳夾球用力蹬地騰空(注意腰腹發(fā)力),將球挑進輪胎中(圖1),挑進得1分,未挑進則不得分,挑球后繼續(xù)在場地內以“規(guī)定動作”跑動,尋找下一個目標,比一比規(guī)定時間內誰的得分高。
指導要點:練習前,足球教師應先組織學生進行原地雙腳夾球練習進行鋪墊;輪胎四周可設置距離合適的標志點引導學生到點投擲,避免因距離太近導致學生騰空后跳上輪胎,并提示學生向上蹬地騰空,腰腹發(fā)力挑球,避免學生騰空后跳上輪胎或落地不穩(wěn)導致摔倒;學生熟練掌握后,可將2個輪胎疊放,提高輪胎高度,加大練習難度;練習場地宜為較柔軟的人工足球場地。
二、迅速固定腳型的腳內側踢球練習
練習目的:幫助學生知曉腳內側部位,建立用腳內側踢擊的感受;利用輪胎大而重的特點,提升學練密度,為后續(xù)腳內側踢球學習做好鋪墊。
練習方法:在輪胎的側面貼上分布均勻的貼紙,4名學生1組,圍繞輪胎相對站立。練習開始,每名學生按照“支撐—擺動—踢擊”的動作順序踢擊輪胎中后部的貼紙,要求支撐腳的腳尖朝前,踢擊時腳內側都要接觸到輪胎側面(圖2),循環(huán)練習。
拓展練習1:針對移動中的腳內側踢球支撐腳的站位,組織4名學生進行輪轉跑動并用腳內側踢擊輪胎側面的練習(圖3)。
拓展練習2:針對腳內側踢球膝、腳外展的動作要點,組織學生進行腳內側推滾輪胎接力練習(見圖4)。將學生平均分為若干組,練習開始,每組第一名學生用腳內側推動輪胎向前滾動,要求輪胎滾動方向正,如在推滾輪胎過程中輪胎發(fā)生傾倒,則須扶起輪胎后才可繼續(xù)練習,學生推滾輪胎到達指定位置后返回,將輪胎交接給下一名學生繼續(xù)進行練習。以此類推,直至最后一名學生完成練習,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
指導要點:在腳內側連續(xù)踢擊輪胎側面練習和拓展練習1中,可在輪胎四周的合適位置設置標志點用于固定學生支撐腳站位;針對拓展練習2中學生推滾輪胎的穩(wěn)定性,可在豎立的輪胎中增設1個足球,要求在推滾輪胎的過程中保證足球不能掉落,掉落時需將足球撿回歸位后才能繼續(xù)練習,以此加大練習難度;在拓展練習2中,提示學生在輪胎發(fā)生顛簸時及時用手穩(wěn)定輪胎,在輪胎發(fā)生傾倒時注意躲避輪胎,避免輪胎壓腳。
三、強化穩(wěn)定性的腳內側踢地滾球練習
練習目的:提升學生腳內側踢球的穩(wěn)定性和準確性;調動學生的腳步移動,培養(yǎng)學生靈敏素質和反應能力。
練習方法:4名學生1組,1人1球面對輪胎站立。練習開始,學生按照“支撐—擺動—擊球—隨前”的動作順序向輪胎側面踢球,要求膝蓋、腳部充分外展,用腳內側踢擊球的中后部(圖5)。當球觸擊輪胎反彈后,能原路返回時得2分;反彈后回球路線發(fā)生改變,能迅速通過腳步移動接回球的得1分。循環(huán)練習,比一比規(guī)定時間內誰的得分高。
指導要點:足球教師可設置放置球的標志點和支撐腳的標志點用于固定踢球距離和支撐腳站位;在學生熟練掌握后,可以在踢球前增加1次側方撥球,即組織學生撥球1次后,進行“移動—支撐”踢接反彈球練習;多組同時練習時,應保證組間距離充足,避免相互干擾。
四、引導精準射門的踢平高球練習
練習目的:強化學生射門時對足球射出角度、高度的控制能力,引導學生踢出精準、有力的平高球;提升學生射門時抗干擾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勇敢果斷的意志品質。
練習方法:將2個輪胎一橫一豎組合放置,用2塊折墊將輪胎組合墊高,在輪胎前約5m的位置設置點球標志點,學生在標志點后適當位置排隊等待。練習開始,學生按照“助跑—支撐—擺動—擊球—隨前”的動作順序以規(guī)定部位(腳背正面、腳內側)踢球,要求對準輪胎中空處踢準(圖6),如果球能擊中豎立輪胎則得1分,能穿過輪胎中空處則得2分,比一比規(guī)定時間內誰的得分高。
指導要點:在學生熟練掌握后,可在踢球前增加1次側方撥球,使練習更加貼近實戰(zhàn)情境;安排1名學生站在輪胎組合后方約5m的位置,負責接球和回傳足球,可節(jié)省來回撿球的時間,提升學練密度;多組同時練習時,要避免組間干擾,預防安全事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