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浩
北華大學附屬醫(yī)院,吉林 吉林 132000
睡眠是生物維持生理機能的一種重要方式。當生物長期睡眠缺失,會產生類似于精神疾病的癥狀,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紊亂。通常剛剛結束外科手術的患者因為伴隨疼痛對于睡眠質量會產生負面影響,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病情康復情況,因此臨床上有必要通過護理的方式幫助術后患者提高睡眠質量。
1.1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8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外科手術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無差別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45例。觀察組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24-70歲,平均年齡(47.6±4.7)歲;對照組患者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齡25-72歲,平均年齡(48.1±4.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護理干預。
(1)環(huán)境: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患者病房,同時對患者的睡眠效果用評估表進行記錄,為患者睡眠質量后期調整作為參考依據[1]。
(2)噪聲:病房當中的各種設備會產生各種噪音,對患者的睡眠質量造成負面影響。
(3)光線:需要對病房內的光線,包括溫度、濕度進行調整,最大程度上減少這些因素對患者造成的影響。
(4)疾?。合鄬τ谄渌沫h(huán)境影響因素,疾病對于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更大,因此在術后需要結合患者病情的實際情況緩解患者疼痛;
(5)醫(yī)源干預:在管理病房時需要晝夜巡邏,因此巡查時需要輕手輕腳避免因為發(fā)出噪聲打擾患者。對于需要大量輸液的患者可以盡早提前輸液時間,減少夜間工作量,避免發(fā)出噪聲打擾病人休息。
(6)藥物干預:對于部分術后患者而言,由于手術帶來的痛苦會使患者難以入睡,對于因為這種情況難以入睡的患者可以使用藥物干預幫助患者入睡,使用安眠藥物一定要注意使用劑量,如果患者的情況并不嚴重不建議使用安眠藥物[2]。
(7)心理干預:患者的情緒很大程度上影響睡眠質量,因此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與患者進行充分的溝通調整患者情緒,消除患者內心焦慮,對于內心狀態(tài)極度不佳的患者,建議邀請業(yè)內專業(yè)人士予以疏導。
1.3觀察指標 使用睡眠狀況自評量表對患者的睡眠情況進行評分,最低分0分,最高分7分,患者的睡眠質量與分數成反比。
2.1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對比 表1所示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
表1
2.2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表2所示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表2
對術后患者使用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因為受到不良因素影響影響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