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1年,我們有一個簡單而深刻的選擇:是忽略2020年的教訓,容忍保守且有偏見的應對方法、陰謀論和對科學的攻擊,導致人類健康和整個社會遭受不必要的痛苦,還是幫助彼此一起走過這場危機的最后一部分,為所有需要的人提供準確的建議、同情和照顧?正確的選擇是顯而易見的。隧道盡頭已有曙光,我們將共同走過這段路。
——世衛(wèi)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發(fā)表新年寄語時這樣表示。
有些地方、有些行業(yè)在推行不見面辦事時,往往會出現(xiàn)這樣的場景:我要買票,他說請下載手機應用程序;我要辦事,他說請上網(wǎng)自己辦。明明有個人在那里,卻不提供服務,把人推給冰冷的機器和屏幕。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的目標是把人從機械的、重復性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而不是成為“被算法困住的人”。
——近日,復旦大學數(shù)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主任鄭磊在長三角城市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創(chuàng)新論壇上這樣表示。
我覺得這個時代是一個特別好的時代,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去養(yǎng)活自己,不再是像原來那樣,每個圈層都分得特別清晰,然后大家論資排輩。這個時代,只要你是真正地喜歡一件事兒,去認真地做,你的才華是不會被埋沒的。
——近日,在“新青年 敢不同”的直播現(xiàn)場,跨媒體藝術(shù)家朱敬一這樣表示。
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就是善待兒童的教育,使兒童免于恐懼,能夠保障兒童睡眠和健康的教育……請善待我們的孩子,他們的名字叫未來。
——不久前,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在北京舉行,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楊東平在發(fā)言中這樣表示。
以往我們總是目光向外,向別人學習,實際上文化交流應該雙向互動發(fā)展。不僅要向國外學習,也要主動展示自己,為他人提供新文化之源和新思想之光。
——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翻譯家許鈞日前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表示。
兒童的好奇心是最強烈的;到青少年時期,沖動變成了理想,好奇心卻減弱了;到中年時,沖動也沒有了,理想被實用代替,好奇心讓位于責任感。但是無論如何,我始終認為,好奇心是生命的源泉。好奇,讓生命奔騰。
——萬科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王石日前在演講中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