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洲時報”在線6月16日文章,原題:拜登的中國政策遭東盟冷遇拜登在爭取西方盟友反華方面相對成功。最近的G7峰會提出一系列主張,以對抗北京的“一帶一路”倡議等。然而,在東南亞情況并非如此。迄今,拜登的中國政策充其量只獲得了不冷不熱的支持。
在由文萊主辦的最新一輪東盟防長會議期間,防長們只是呼吁“自我克制”。盡管中國在有爭議海域迅速加強存在,這個地區(qū)組織再次拒絕直接提及北京最近的行動——這些行動曾引發(fā)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不滿。同時,在上周的東盟-中國外長會議期間,東南亞外交官們爽快地稱贊“東盟-中國伙伴關系”和雙方之間“非常有效”的合作。
最令美國沮喪的可能是其地區(qū)盟友們,尤其是菲律賓。馬尼拉已宣布暫停終止《訪問部隊協(xié)議》。數月艱難談判未能恢復對這一關鍵防務協(xié)議全面延期的希望。該協(xié)議為大規(guī)模聯(lián)合演習和在菲美軍輪駐提供法律框架。其延續(xù)被視為美國未來在南海應對中國的關鍵。
菲美防務合作方面的不確定性,給華盛頓的工作帶來麻煩。拜登政府難以充分利用這個有著百年歷史的聯(lián)盟來應對中國在海上的強硬態(tài)度。許多分析家認為南海是超級大國競爭加劇的一個關鍵戰(zhàn)場。拜登政府為爭取這個東南亞盟友,甚至把菲律賓列為新冠疫苗捐贈的優(yōu)先對象,并在下一財年提供高達4000萬美元的軍事援助。
種種跡象表明,對華盛頓來說,爭取更廣泛的地區(qū)將愈加困難。上周,中國在重慶主持與東盟各國外長的最新會議。相比之下,拜登政府還沒與東南亞國家同行舉行過一次高級別會議。
會議期間,雙方基本上淡化分歧,強調共同關心與合作的領域。印尼外長稱贊中國向該地區(qū),包括向她的國家提供大量疫苗,并呼吁在應對疫情方面進行更密切的合作。她說除了疫苗問題,東盟-中國在區(qū)域內建立健康抵抗力的伙伴關系也很重要。新加坡外長甚至更樂觀,稱贊雙方的合作“非常有效”。
東盟防長會議上,南海是中心議題。但各國的防長們采用了一種無疑得到北京認可的外交語言,只是籠統(tǒng)地強調“維護和促進南海的和平、安全、穩(wěn)定、安定以及航行和飛越自由的重要性”?!?/p>
(作者理查德·海德林,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