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志升,龍梓坤
(廣州中洲環(huán)??萍加邢薰?,廣東廣州 511400)
某污水處理廠二期污泥儲運項目,需要重新啟動已閑置2年的污泥柱塞泵,該泵型號為施維英KSP25 污泥柱塞泵。閑置期間設備缺乏維護保養(yǎng),存在零部件老化,油路、管路堵塞,框架銹蝕嚴重等問題,需要展開大修。設備大修存在的難題:①污泥柱塞泵原生產廠家已更新換代,且設備結構復雜,零部件無法適配;②系統(tǒng)圖紙及相關參考資料說明書、圖冊均已丟失;③交貨時間迫切,涉及零部件規(guī)格繁多,需要適配供貨廠商及花費時間較多;④不可控因素較多,超預算風險控制嚴格。
為了便于維修工作的展開,將整機系統(tǒng)劃分為:管路及接頭、主泵體、雙軸喂料螺旋、潤滑系統(tǒng)、液壓動力站、控制系統(tǒng)。采取同步工程模式開展工作,制定方案、拆解維修、部件采購、電控設計同步進行。為避免拆卸過程發(fā)生錯漏,每一步拆解組裝,均拍照留存。選定通風良好的場地進行拆卸,防止設備內殘留污泥產生的可燃氣體隱患。污泥柱塞泵液壓原理見圖1。
圖1 污泥柱塞泵液壓原理圖
設備所有液壓接頭銹蝕嚴重,螺牙密封失效,橡膠油管、密封圈老化,需要全部更換。在沒有零件圖冊及部件規(guī)格條件下,規(guī)格統(tǒng)計工作分3 步實施:①確定管件接頭型式。常用液壓接頭型式有:平面密封接頭、24°錐卡套接頭、74°錐擴口接頭、60°錐面接頭;②確定接頭螺紋規(guī)格。常用液壓密封螺紋型式有:公制M 牙螺紋、英制G 牙螺紋、英制ZG 螺紋、美制NPT 螺紋;③確定接頭壓力等級??蓜澐譃檩p載、重載接頭;④確定液壓軟管長度。
通過目測配合尺規(guī)檢驗,確定液壓接頭為24°卡套接頭;通過牙規(guī)比對及若干螺紋接頭樣本試裝,確定液壓軟管采用公制細牙螺紋型式,閥體連接接頭采用英制G 牙螺紋型式;根據GB/T 3737—2008《卡套式直通管接頭》,分別區(qū)分出輕載接頭、重載接頭,一般目測可判定出重載接頭端口邊緣較輕載接頭厚實;粗測各液壓軟管長度;采用伊頓液壓或派克液壓體系的接頭手冊,標牌標記各液壓接頭及軟管型號并編號。
污泥柱塞泵主泵體由泵體框架、分配閥、主油缸、分配閥油缸、推缸及推缸活塞組成。泵體框架及分配閥屬于鋼結構骨架,維修難度較低,使用高壓沖洗,清除內部積泥、銹蝕,并重新進行重防腐處理;主油缸及分配閥油缸采取同樣的維修方案,并確保維修后達到工作壓力密封等級。
污泥柱塞泵油缸靜置時間過長,內部密封件老化產生較大膠合力,造成油缸前端蓋及導向套拆除困難。通過外接小型液壓站,往油缸內緩慢泵油將活塞桿頂出,切忌采用空氣壓縮機泵壓方式。
拆解油缸各部件并用煤油清洗干凈各個部件;目測、觸感缸筒及活塞桿等部件表面、密封部位的質量,只有輕微點蝕,不影響使用,清洗后用無塵布包裹,防止二次污染;測量各密封槽尺寸,結合密封件外形,查閱比對Parker 或Hallite等大型品牌密封手冊,確定各密封圈型號規(guī)格;編號標記并用密封袋保存。
主油缸采用雙聯動結構,缸筒上采用耐高壓接近開關結構型式,開關已損壞,由于該結構安裝精度要求高,調節(jié)難度高,型號規(guī)格較難匹配,在確定螺紋規(guī)格情況下,采用堵頭封堵接口,在油缸及推缸之間的冷卻水箱內配置IP68 防水接近開關,檢測活塞活動行程,降低檢測精度。
主泵體推缸直接接觸污泥介質,使用高壓沖洗槍沖洗干凈后,檢測缸體表面鍍鉻層的磨損劃痕,確保推缸處于可正常使用狀態(tài)后,在推缸內壁涂抹一層防護油脂,兩端用工業(yè)拉伸膜包裹防塵。
推缸活塞為鑄鋼包覆橡膠一體式活塞,已嚴重腐蝕失效,原廠產品更新換代后,現有部件的接口無法對接,因此無法提供該規(guī)格備件。改為分體式活塞,根據現場測繪尺寸,活塞公稱直徑150 mm,活塞密封及導向環(huán)均采用常規(guī)混凝土泵活塞配件替代,活塞骨架在保證尺寸、連接接口耦合性的前提下,進行自主設計制造。
雙軸喂料螺旋總成采用液壓馬達配同步齒輪箱驅動螺旋軸轉動,擰出齒輪箱底部油塞,排出廢齒輪油;拆卸齒輪箱機罩殼體,所有內部部件用煤油反復清洗2~3 次;拆除所有油封,一般油封表面均標識其規(guī)格型號,編號標記并用密封袋保存;配件配齊后組裝一體,齒輪箱灌入NG220 重載齒輪油,油位達到觀察孔位置即可。
螺旋槽體防腐性能對設備使用壽命影響大,由于槽體內部銹蝕嚴重,打磨除銹后,需采用環(huán)氧重防腐工藝進行處理;槽體兩端的軸承套、填料函密封均為易損件,且屬于常規(guī)標準件,測繪其關鍵尺寸后即可按規(guī)格采購供貨。螺旋需在潔凈環(huán)境下拆卸清洗潔凈,主軸密封接觸面表面涂抹潤滑脂后組裝完整。
污泥柱塞泵系統(tǒng)采用單點自動注油的潤滑方式,共8 個注油點,分別為主泵體分配閥油缸密封座潤滑口×4、雙軸喂料螺旋密封座潤滑口×4,此潤滑工藝不利于日常監(jiān)控。采用集中潤滑系統(tǒng)替代原潤滑工藝方案,原理如圖2 所示。
圖2 集中潤滑系統(tǒng)原理
液壓站殘留的液壓油具有潤滑防銹作用,本體損壞較少,針對電機、傳感器、繼電器、電磁閥等電氣元器件,需分別單獨進行電氣測試檢查。電機散熱罩、散熱風扇均需拆卸并清潔干凈,液壓泵未完成排障前,電機不允許單動啟動。液壓壓力表擱置多年,且無定期校驗,需按失效處理,需全部拆除,壓力表均為快速接頭結構,拆除后接口無需做封堵處理。液壓泵為三聯柱塞泵,屬于核心元件,對工作油品質量極其敏感,維修過程中要避免接頭、管件內部銹塊等異物進入泵內,維修時拆除液壓泵進出油口的管路,外接齒輪泵,分別對3 個液壓泵體進行泵油沖洗,確保出油無雜質后做好封堵措施。
液壓站管件接頭依照前文所述方式進行拆除更換后,打開液壓站排油閥,排出廢油,用工業(yè)擦拭紙清潔干凈油箱;拆除液壓站濾芯,外接液壓泵進行管道、油路沖洗。由于液壓站閥件油路較多,需羅列各電磁閥工作組合回路并并逐一進行沖洗,確保所有閥件、閥塊、油路內部雜質排出。所有部件、管路清洗干凈后,安裝濾芯,將液壓站出油口與回油口串接,啟動液壓站使空載循環(huán)運行,期間切換各電磁閥回路,確保液壓站整機各個油路循環(huán)運行2~3 min,然后二次更換濾芯。液壓站所有油路完成循環(huán)運行后,重新安裝液壓壓力表并進行排氣處理,完成液壓站整機維修維護。
原有污泥柱塞泵電控柜采用傳統(tǒng)的繼電器控制模式,存在元器件老化、缺失及柜體銹蝕嚴重等問題,由于需要查線檢驗,存在耗時長、排障難等困難,本次設備大修采用PLC 集成控制系統(tǒng)的方案替換原整機柜體,表1 為污泥柱塞泵電氣控制清單。
表1 污泥柱塞泵電氣控制清單
污泥柱塞泵完成維修組裝后,需要分別對主泵體水箱、分配閥、螺旋等接觸污泥介質位置進行水密封性測試,對泄漏部位重新處理,確保整機滿足密封性能。針對污泥柱塞泵的苛刻使用環(huán)境,需整機進行重型防腐處理,涂層厚度≥320 μm。設備出廠前,確保所有閥門啟閉到位,然后進行整機聯調測試,自動運行時間≥2 h,確保電控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可靠。設備打包前,排出油箱液壓油,所有液壓管件接頭均采取密封措施,到達現場后拆封,避免異物進入。維修后產生的廢油、污泥等廢棄物需按照規(guī)定處置,避免污染外溢造成二次污染。圖3 為污泥柱塞泵維修前后對比。
圖3 污泥柱塞泵維修前后
(1)通過大修,設備重新投入運營并達到運行條件,滿足污泥泵送工藝要求。
(2)在缺少參考資料的情況下,采取同步工程,邊維修邊制定方案,保證了維修工期,設備大修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可為同類泵送系統(tǒng)大修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