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陳獨秀手跡存毀錄

        2021-06-17 20:28:33石鐘揚
        博覽群書 2021年6期
        關(guān)鍵詞:江津陳獨秀

        石鐘揚

        陳獨秀(1897.10.9—1942.5.27)首先是文化領(lǐng)袖,其次才是政治領(lǐng)袖,作為政治領(lǐng)袖他雖是個悲劇人物卻不乏“開天辟地”之功,作為文化領(lǐng)袖他呼喚科學、民主推動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則具有永恒的魅力。陳獨秀手跡無疑是中國現(xiàn)代化史上重要的歷史文獻與藝術(shù)珍品,更是他生命的風景、心靈的詩章。陳獨秀手跡之毀與存,亦是其風骨與命運之見證。

        珍跡驚現(xiàn)書畫展

        “遲到的紀念:紀念陳獨秀誕辰130周年書畫展”有陳獨秀真跡驚現(xiàn),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大陸與香港多家媒體報道了這次書畫展。而《揚子晚報》(2011年3月25日)則突出陳獨秀真跡的故事。茲錄于斯,以省筆墨。

        展覽現(xiàn)場,一幀“陳仲甫先生論韻遺墨”頗為引人注目。原來,這是1940年3月29日陳獨秀寫給當時的中央大學教師黃粹伯的一封討論音韻學的信札。信札上有黃粹伯小楷釋文、陳鐘凡行書識語、胡小石行書題署,組成一幅精美藝術(shù)品。此條幅1948年11月裝裱?!拔母铩敝斜怀⒑鷣y地塞在南京大學南園的一個樓道里,十幾年無人過問,直到1980年被人發(fā)現(xiàn)并交南大校部。校部發(fā)還黃粹伯家屬,黃氏家屬又返贈中文系,遂成中文系鎮(zhèn)系之寶。

        同樣命運的還有一副陳獨秀對聯(lián)。藏家薛永福先生趕到現(xiàn)場,他打開一個包得嚴嚴實實的包裹,里面正是陳獨秀的一副草書對聯(lián):“好書不厭百回讀,嘉樹新成十畝陰。”原來陳獨秀與薛永福的爺爺薛太生為莫逆之交。陳獨秀在南京坐牢時,薛太生常帶酒物去探望,陳獨秀為他寫下這副筆墨酣暢的對聯(lián),以示感謝?!拔母铩敝?,這副對聯(lián)被抄走,正要焚燒之際,一位將軍搶救下來,并交給薛永福囑他好好保存。

        其實畫書展中還有一副陳獨秀真跡,那就是安徽省望江縣文物局提供的對聯(lián):金樽銀燭銷春雨,象管鸞笙護紫云。上款“毓卿先生之屬”,下款署名“獨秀”,鈐陰文篆書“陳獨秀印”。

        此聯(lián)首載《團結(jié)報》1988年5月7日副刊,據(jù)稱為1983年秋文物普查,在該縣翠嶺鄉(xiāng)發(fā)現(xiàn)并征得。原收藏者介紹其祖父吳毓卿在辛亥革命期間結(jié)識陳獨秀,且交情甚篤,故得陳以聯(lián)相贈。

        劫后幸存知多少

        包惠僧在《我所知道的陳獨秀》中說:

        一九二○年下半年到建黨之初,與陳書信來往很多,他每次來信都不長,一二頁,主要是談工作。其保存著一百多封陳的來信,裝裱成集,封面題《陳仲甫先生遺墨》,“文革”中怕惹是非全都燒了。

        陳獨秀居江津時,有位同鄉(xiāng)醫(yī)生程里鳴常給他看病。一日,程醫(yī)生笑道:“陳老先生,我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陳說:“有話直說?!背陶f:“人們都說你老先生是半截子革命。”陳嘆息道:“你行醫(yī),不懂政治,你為我治了病,無以答謝,給你寫副對聯(lián)?!庇谑顷悶橹畬懥诉@樣一聯(lián):

        美酒飲到微醉處,好花看在半開時。

        此聯(lián)曾傳給其女程華珍,惜毀于“文革”。

        羅宗文抗戰(zhàn)期間曾在江津當過縣長。他說:

        陳獨秀給我寫的一張條幅(半幅四尺宣紙)是杜工部的“曲江對酌”:“穿花蝴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zhuǎn),暫時相賞莫相違?!?942年3月下旬,我離江津前,又送紙去求他寫副對聯(lián)。他寫的是:“還師自西旅,祖道出東門”,并在邊角題云:宗文先生長斯邑年馀,今調(diào)赴銅梁,出紙索字,因集散氏銘以贈,即乞政之。獨秀。下面蓋了兩方印章,殊知我剛一到銅梁縣,即在報紙上看到他逝世的消息,那副對聯(lián)可能就是他最后的書法作品了,我裱好珍藏在家。在“文革”初期,我主動把家里所藏的書籍、字畫全部上交了,但不知那副對聯(lián)和條幅,還存在否?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原社長張定,1940年初乘船去江津中山中學讀書,“在船上看見一位身著長袍,很有風度的長者。船警告訴說他是陳獨秀”,張即請他在日記本上簽名。他慨然寫上“少年中國,中國少年”八個大字,并寫上“張富培同學紀念。獨秀于民哲舟中。一九四○年□月□日”。“文革”中被抄走,至今不知下落。

        闕森榮曾是陳獨秀石墻院的近鄰,常以寫字繪畫請教于陳,時間長了,情分厚了,便開口請他題字留念。大約是1941年上半年,陳為闕寫了一幅條幅:

        問我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文革”中闕不得不將之裁為四片,摳掉名字,保存于抽屜底下。到1982年11月縣志辦、黨史辦征集文物時,闕將此殘片交給了公社黨委,“以表示一個小小的貢獻”。

        陳獨秀為前清進士楊魯丞后人寫的兩幅條幅,一是寫李白《山中問答》,與闕森榮殘存的那幅同樣的內(nèi)容。另一幅寫的朱熹的《絕句》: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不等到“文革”,早在土改期間,它就與楊家所藏所有字畫一起散失了。

        即使如此,陳獨秀還有不少手跡幸存人間。中國寺廟歷來就是藏書藏寶之佳所,如陳獨秀晚年為太虛法師(1889—1947)所題聯(lián)語“一切無常,萬有不空”,就安然藏身于武漢(漢陽)龜元寺內(nèi)。太虛法名心,浙江桐鄉(xiāng)人,早年出家。因與蘇曼殊、歐陽竟無交游,陳獨秀與之聲息相通,故有此葆蘊禪機的聯(lián)語相贈。此幅聯(lián)語未以楹聯(lián)方式書寫,而是寫成條幅,百無掛礙,張弛有致。

        陳獨秀1942年年初有《致歐陽竟無詩柬》:

        貫休入蜀惟瓶缽,臥病山中生事微。

        歲暮家家足豚鴨,老饞獨羨武榮碑。

        佛學大師歐陽竟無(1872—1943),名漸,江西宜黃人。1922年在南京成立支那內(nèi)學院,抗戰(zhàn)時入川,在江津重建內(nèi)學院,與陳獨秀過從甚密。歐陽竟無有漢隸《漢執(zhí)金吾丞武榮碑》拓片。1942年春節(jié),陳以詩代柬,向他借閱。說如能得武榮碑觀摩,這年就過得比別人家吃肉啖鴨更解饞。此詩初見1943年5月《歐陽竟無大師紀念刊》。但到1980年朱蘊山著文說這首詩是陳特為他寫的,因那年快過春節(jié)時,他去江津看望陳并送了一只鴨子。鄭超麟則力辟其謬。我則認為此詩原致歐陽竟無,并不妨再書贈朱。

        陳獨秀在江津時與當?shù)孛澿圀盖?、鄧夑康叔侄友善?940年9月陳在鄧氏莊園小住期間,恰逢鄧氏先祖創(chuàng)辦聚奎中學六十周年與鄧蟾秋(鶴年)七十壽誕。10月2日陳應(yīng)邀在聚奎中學“鶴年堂”作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次講演。在宴會上,陳盛贊鄧蟾秋助學之義舉,且與歐陽竟無、鄧仲純、方孝博、臺靜農(nóng)等共同具名書《鄧蟾秋先生七十壽序》(歐陽竟無執(zhí)筆)。陳即興揮毫寫下兩幅篆書贈鄧蟾秋,一為“大德必壽”,刻在黑石山鷹嘴石上;一是“壽考作仁”,刻在黑山另一巨團石上。兩者均被毀于“文革”,前者則重刻那鷹嘴石上,仍輝耀在那山石間。

        少年時代得晤陳獨秀,并獲其所贈條幅“雙鬢已白難再青”,到20世紀還健在的楊實舜,雖未說他的那條幅如今何在,他卻向宜昌政府提供了陳獨秀的遺詩、遺墨。

        遺詩為《鬧新房》:

        老少不分都一般,大家嘻笑賦《關(guān)關(guān)》。

        花如解語應(yīng)嗤我,人到白頭轉(zhuǎn)厚顏。

        遺墨為錄唐朝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贈雅髯的條幅: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雅髯先生正文獨秀書于江津

        唯不知這“雅髯”為何許人。然這幅字確是自然天成,灑脫非凡。從字法到結(jié)構(gòu),都耐人尋味。

        陳獨秀晚年對抗金英雄岳飛情有獨鐘。1937年8月21日從南京監(jiān)獄釋放出來,即為時任國民政府內(nèi)政部參事的包惠僧寫了岳飛《滿江紅》片段: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與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落款獨秀。

        陳從1937年9月到1938年6月在武漢住了幾個月。他為同住一院的中共一大黨員金家風也寫了岳飛《滿江紅》的片斷。屢經(jīng)風雨,得以幸存。

        王凡西1999年12月31日有信云:老先生給吳甲原題字的日期是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我住在老先生家,吳來看我,順便求他的“墨寶”。當時還有一些由江浙流亡到武漢的青年朋友,也趁機求字,他有求必應(yīng),寫了不少,最多寫的是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透露出他當時的樂觀心情。給甲原的二句是他自擬的:公理沒有強權(quán),便是無力的廢物;強權(quán)不講公理,終于崩潰。是于新時局中重提五四命題。這幅題字現(xiàn)存上海檔案館,曾在其展廳展出過,后影印刊在《檔案與史學》上。

        陳獨秀在江津,逢年過節(jié),或新屋落成,鄉(xiāng)鄰請寫對聯(lián),他是有求必應(yīng)。老朋友潘贊化在江津國立九中任總務(wù)主任。有時星期天他會帶三五個學生到鶴山坪去看望陳獨秀。行前,潘先生總會囑咐學生:“你們向陳仲甫要字,他的字寫得好。你們只要買二斤白糖、二斤豬油,再帶些雞蛋送他就可以?!睂W生們遵囑備些薄禮,陳氏也慨然接受,并要學生留下姓名,容日后作書落款,有時也會當場寫就。

        《金粉淚》:終成“國家一級文物”

        陳獨秀與上海亞東圖書館(實為出版社)的主人汪孟鄒(1878—1953)及其侄汪原放(1897—1980)可謂“生死之交”。亞東圖書館從創(chuàng)辦到發(fā)展,都融入了獨秀智慧與獨秀精神,亞東圖書館的版稅與資助也成了陳獨秀流寓生活的重要經(jīng)濟支柱。

        陳獨秀與汪氏叔侄多有文墨之交。亞東圖書館的前身蕪湖科學圖書社的客廳,就掛著陳寫的對子:

        推倒一時豪杰,

        擴拓萬古心胸。

        此既為獨秀夫子自道,也是為科學圖書社、亞東圖書館標識了大方向大境界。

        陳獨秀在南京獄中致汪原放的信就有42封(從1933年6月到1935年3月)。1937年6月29日夜,汪到南京監(jiān)獄向陳求字。他當時沒有響應(yīng),后來給汪寫了兩幅,托人帶到上海。那兩幅書法作品一寫的是《古詩十九首》中“冉冉孤生竹”那首,另張小屏則寫的是:

        天才貢獻于社會者甚大,而社會每迫害天才。成功愈緩愈少者,天才愈大;此人類進步之所以為蟻行而非龍飛。

        獨秀書于金陵

        1936年(或1937年)汪孟鄒從南京獄中帶出陳獨秀所書絕妙好詞《金粉淚》56首,1953年2月11日,軍管會受命清查亞東圖書館涉及“托派”書籍,未沒收《金粉淚》手稿,直到1959年才由汪原放交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革命紀念館藏品分為兩類:一是革命文物;二是參考品,即價值不大或反動者的物品?!督鸱蹨I》即作為參考品被打入冷宮。

        “文革”結(jié)束后,一大紀念館負責人任武雄,將《金粉淚》影印本交給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黨史資料叢刊》?!饵h史資料叢刊》編輯部請華東師大陳旭麓作了詮釋,并上報有關(guān)部門“審批”以期發(fā)表。事隔半年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廖蓋隆將之在其分管的《中共黨史資料》(1983/4)上公開發(fā)表。上海的《黨史資料叢刊》主編郝盛朝聞風而動,則將《金粉淚》連同全詩墨跡一起發(fā)表。不料遭主管部門批評與處理。

        直到20世紀末,曾被打入冷宮的《金粉淚》,終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

        陳獨秀致楊朋升的40封信,是作為楊的檔案材料保存下來的。

        楊朋升(1900—1968年),四川渠縣人。其小陳獨秀21歲,1916—1919年在北京讀書,受新文化運動滋潤而崇拜陳獨秀。

        1937年9月,陳獨秀從南京到達武漢,楊時任武漢警備司令部少將參謀,二人此際相識而成忘年交。1938年8月陳獨秀流亡江津時,楊在成都任川康綏靖公署少將參謀,與陳往來更密。從1939年5月到1942年4月5日,陳獨秀致楊信40封。

        楊于一·二八淞滬戰(zhàn)役,以88師副師長身份率部英勇抗日;1949年12月隨鄧錫侯等率部起義。前者說明他愛國,后者說明他“棄暗投明”。1949年后一度被聘為西南美專教授、成都市政協(xié)委員。1954年卻以“歷史反革命”罪被捕,判有期徒刑20年,而陳獨秀的40封信在渠縣展出時差點被毀。四川省檔案館得知而收存,1980年7月移交中央檔案館。

        楊朋升1968年病逝于渠縣獄中,1983年2月平反。

        陳獨秀晚年嘔心瀝血之作《小學識字教本》,從南京監(jiān)獄寫到江津流寓之地,卻并未完成。當時不能出版,退而求其次,油印50冊分贈朋友以防散失。

        梁實秋幸得一冊且攜至臺灣,1971年將之影印出版。為避嫌他將作者名與作者“自敘”刪去,書名改為《文字新詮》。梁氏有序?qū)χ浞挚隙ǎ?/p>

        一、用科學方法將中國文字重新分類。

        二、對若干文字的解說,采取新的觀點。

        三、內(nèi)容簡說扼要,易于了解。

        梁實秋(1903—1987)臨終囑咐女兒梁文薔,在適當?shù)臅r候?qū)⑦@部重要著作捐給大陸某個著名博物館。2003年8月,移居美國的梁文薔親自將其父珍藏的《小學識字教本》油印本和影印本《文字新詮》捐贈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了卻梁氏遺愿。而《小學識字課本》之原稿據(jù)說尚幸存于北大某教授家中。

        鄭學稼(1906—1987)是陳獨秀晚年結(jié)交的年輕朋友。鄭當時在重慶的復旦大學任教,兩人常有書信往來。鄭在《陳獨秀先生晚年與我》中說:

        我本沒有留友人信的習慣。某日初次生惡性瘧疾,經(jīng)過二十小時的寒熱后,夜半想起:人生無常,不久之后,總會有些友人死去。由這一念使我感到獨秀先生年齡比我大,可能死在我前,我應(yīng)保留他的信,以為紀念。以后,我珍藏他的信,只剩十四封。最可惜的是論井田制度長信不在內(nèi)。

        鄭學稼晚年拼命為陳獨秀寫了部公正實在的傳記,全書70多萬字。1986年2月動筆,次年2月病倒,6月寫完,7月13日就病逝臺北。未及見到書的出版。

        酒旗風暖少年狂:臺靜農(nóng)憶陳獨秀

        作為同鄉(xiāng)好友的臺靜農(nóng)(1902—1990),是珍藏陳獨秀書信、墨寶最多的一位學者??箲?zhàn)期間,臺靜農(nóng)以淪陷區(qū)大學教授身份被安置在重慶的國立編譯館。陳獨秀避居江津時傾力于《小學識字教本》之寫作。以《小學識字教本》為中心話題,陳致臺有102封信。另有詩、聯(lián)書法作品20多幅,《實庵自傳》兩章手跡相贈。

        臺靜農(nóng)1946年5月應(yīng)許壽裳之邀任教臺灣大學中文系。1948年許因傳播五四新文化而被右翼文人砍殺。臺靜農(nóng)臨危受命,1949年夏接任中文系主任。他吸取許血的教訓而韜光養(yǎng)晦,將對陳獨秀的情感深藏心底,不予表露。臺靜農(nóng)數(shù)十年如一日完好地珍藏著陳給他的所有書札包括只字片紙,精裝成冊,并請名人為之題詞。臺靜農(nóng)在他生命的最后的日子,終有佳作《酒旗風暖少年狂:憶陳獨秀先生》發(fā)表。

        沈尹默的題詞為:

        靜農(nóng)索題仲甫稿,旅羈無悰難為詞。攜共東來一開視,忍讀當日杭州詩。鶴坪樹老鶴不歸,存歿之感徒爾為。還君詩卷意未已,君將何計塞吾悲。此卷置篋中數(shù)年,今始題得,如何如何。

        三十七年十月四日燈下,尹默。

        “三十七年”即1948年。沈乃陳1910年在杭州結(jié)識的朋友,1917年后北大同事。沈之書法得力于陳的批評激發(fā)。

        沈題旁有胡適題記:

        三十八年三月廿八日胡適讀后敬記。

        此時為胡適從北平“逃”到南京,將由上海赴美國的前夕。

        董作賓的題詞為:

        卅八年一月隨史言所遷臺,任教臺大。于靜農(nóng)兄處得讀此詩卷及文字學、古史表各遺稿。余讀書北大時,先生已去,每以未親教益為憾。廿五年春因陳君之介,得訪先生于首都囹圄中,先生方治古文字聲韻學,旁及卜辭,暢談半日??箲?zhàn)中先生居江津,余客李莊,不及再晤。今睹此卷,猶想見先生風采奕奕,仿佛昨日,為之慨然。

        同年五月十八日董作賓敬記

        “史言所”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為所長),抗戰(zhàn)時落戶四川南溪縣李莊(今宜賓市翠屏區(qū)),1949年1月遷臺灣。董作賓為“史言所”治甲骨文的著名學者,1936年(廿五)春經(jīng)陳君(疑即陳鐘凡)之介到南京獄中拜訪陳獨秀,陳對甲骨文上卜辭頗有興趣,故兩人“暢談半日”?!巴辍碑敒椤笆费运边w臺的“卅八年”即1949年。在臺灣見到“先生”的詩卷怎不“為之慨然”。

        沈剛伯的題辭為:

        陳公龍鳳姿,奇氣凌云漢。薄孔非湯武,無異嵇中散。調(diào)高不諧俗,才為身患。我今讀遺篇,喟然發(fā)三嘆。

        三十八年六月十四日沈剛伯敬題

        1984年春,江兆申還在陳獨秀為臺靜農(nóng)所作篆書“一曲書屋”題了長跋。先言中國篆書之興衰,次言清代皖人鄧石如(皖公)振興篆法,然后說:

        (陳獨秀)先生不以書專其長,而筆墨雄健,結(jié)體古勁,固能者無所不能?;蛲罟饺艘幻}澤潤綿長否耶?

        陳與鄧家為世交,書法也受其“澤潤”。

        如此珍貴的書札,直到臺靜農(nóng)先生逝世六年后的1996年6月才由臺北影印出版,名曰《臺靜農(nóng)先生珍藏書札(一)》。此書一經(jīng)出版,立即受到海內(nèi)外學者的珍視。

        而臺靜農(nóng)先生終生珍藏的陳獨秀書札原件,現(xiàn)歸臺灣大學圖書館收藏。我2013年8月28日在臺大拜讀了這批遺札,心靈為之震蕩。

        這些年的拍賣會:陳獨秀書札一字千金

        陳獨秀1932年10月入南京監(jiān)獄時,就有人為日后能待價而沽求他的墨寶。而其手跡真正見于市場則是1984年前后的事。江津教師胡品中說,他年輕時幫陳獨秀打理過菜園,陳很感激,就送了一副字給他,寫的是:“坐起忽驚詩在眼,醉歸每是月沉樓?!?984年3月他與來訪者說:

        “文化革命”破四舊時,我怕惹禍,就把陳獨秀落的款和兩方印章全挖了。前兩年縣里搞文物普查,說這條幅上沒有陳獨秀的款和印,就不值錢了。

        成都、重慶的不少書畫販子經(jīng)常跑來收購他的墨寶。白沙鎮(zhèn)有人賣了一副陳獨秀寫的中堂,得了一萬三,還落了個“傻”字。

        爾后不久,陳獨秀的兩封信被拍賣了20多萬元。

        真正引起轟動的是,2009年5月30日一批“胡適存友朋信札”亮相北京嘉德拍賣會(據(jù)說是胡適的兒媳從美國攜來的),陳獨秀致胡適信札13通27頁,以554.4萬元人民幣成交。始由民間收藏家認購,同年6月國家文物局依據(jù)《文物保護法》,行使“文物優(yōu)先購買權(quán)”,從嘉德拍賣公司購得這批信札。按理講,這批文物,要么落戶北大檔案館,要么藏之“五四”紀念館(老北大紅樓),都是理想處所。不知何故,其終進了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

        2013年11月18日嘉德拍(信札寫本專場)陳獨秀1937年12月13日、15日向《宇宙風》雜志編輯陶亢德索取稿酬的兩頁信札,竟拍成400多萬元。2020年10月16日華藝國際(北京)拍賣會上,陳獨秀1923年11月13日所作《科學與人生觀·序》(10頁)拍2185萬元。這些故事,讓人們對陳獨秀書札手跡一字千金的價值刮目相看。

        陳獨秀同時代的名人無論身角色,只要有手跡存世幾乎都以各種形式出版過。唯有獨秀手跡無一權(quán)威版本問世,因而無論研究界、還是收藏界、鑒賞界都期待著《陳獨秀手跡》的出版。

        何之瑜儼然“陳獨秀遺囑的執(zhí)行人”,為陳獨秀遺著的搜集、整理、出版事宜不遺余力。到1948年4月“商務(wù)出版仲甫先生的遺著,早有大部分排好了”,只等胡適的總序來到,“就馬上出版”?!蛾惇毿銋仓分杏写罅渴指澹味冀簧虅?wù)印書館。后因內(nèi)戰(zhàn)與大陸易幟,《陳獨秀叢著》未得在商務(wù)印書館出版。不管從何角度看,商務(wù)印書館理當對陳獨秀遺稿妥為保存。而實際命運如何則不詳。

        不幸中的萬幸,《甲戌隨筆》等得有心人方繼孝珍藏之,并予點校,終于2006年11月由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出版(收陳《甲戌隨筆》《以右旁之聲分部計劃》《讀〈四裔編年表〉有感》《劉鑾與劉鑾塑街》四部手稿,附錄陳編訂的《楊魯丞遺著三種》),名之曰《陳獨秀先生遺稿》。盡管這只是陳獨秀手跡中的極小部分,誠如方繼孝所云:“陳獨秀先生若在九泉知之,或能稍許得到一絲安慰吧?!?/p>

        所幸現(xiàn)已知胡適、蔡元培、周作人、魏建功、臺靜農(nóng)、羅家倫、陳鐘(中)凡、鄭學稼、劉海粟、汪原放等人及中央檔案館、中央黨史研究室、上海檔案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安徽博物館、國家圖書館、安慶圖書館、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北京市檔案館、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臺灣大學圖書館、南京大學圖書館等單位所藏陳獨秀手跡,多為我所用。

        還有很多陳獨秀手跡背后的故事,我已寫入拙著《江上幾風清:尋找手跡中的陳獨秀》(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作者系南京財經(jīng)大學中文系教授,陳獨秀研究專家。)

        猜你喜歡
        江津陳獨秀
        江津區(qū)科協(xié)全新打造《科普江津》欄目
        電腦迷(2020年10期)2020-12-17 23:15:12
        一山一水皆詩情——重慶市江津區(qū)蔡家真開展詩教工作紀實
        中華詩詞(2020年5期)2020-12-14 07:44:52
        三峽庫區(qū)縣域土地生態(tài)紅線劃定研究
        ——以重慶市江津區(qū)為例(內(nèi)文第 52 ~ 58 頁)圖版
        重慶江津石蟆鎮(zhèn)清源宮戲曲木雕及演劇考述
        中華戲曲(2017年1期)2017-02-16 07:10:18
        江津區(qū)經(jīng)信委關(guān)工委的愛心籃球板讓山區(qū)孩子更快樂
        下一代英才(2016年4期)2016-11-19 20:50:07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漢語世界(2016年2期)2016-03-14 20:06:38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重慶江津中山古鎮(zhèn)那條明清商業(yè)老街天下古鎮(zhèn)
        重慶建筑(2014年5期)2014-07-21 15:34:45
        五四運動與陳獨秀價值觀的變化
        陳獨秀的收與不收
        百姓生活(2012年10期)2012-04-29 14:56:38
        久久久久久无中无码|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在线亚洲午夜理论av大片| 美女裸体无遮挡免费视频的网站 | 91日本在线精品高清观看| 蜜桃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无堂无码| 手机免费在线观看日韩av| 日本真人添下面视频免费| 欧美野外疯狂做受xxxx高潮| 国产a级精精彩大片免费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国产视频|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洪| 在线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妻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综合|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 无码人妻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不卡|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色区|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麻豆| 男女羞羞的视频免费网站| 玖玖色玖玖草玖玖爱在线精品视频 | 欧美色图50p| 蜜桃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 人人妻人人妻人人片av| 国产主播在线 | 中文| 国产av麻豆精品第一页|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成年人视频在线播放视频| 亚洲高清在线免费视频| 特级av毛片免费观看| 在线视频青青草猎艳自拍69| 极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