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天津港口醫(yī)院 (天津 300456)
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是因腦組織缺血缺氧或血液循環(huán)障礙而導致的腦組織壞死,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起病突然,常用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動脈溶栓等。阿司匹林是ACI最基本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栓的藥物。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是臨床常見的抗血小板凝集藥物,在抑制血栓的形成和發(fā)展中起重要的作用。目前,臨床多為ACI患者實施雙抗治療,其中阿司匹林為基礎用藥,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但優(yōu)先使用何種聯(lián)合藥物治療方案尚無確切定論。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比較阿司匹林分別聯(lián)合替格瑞洛與氯吡格雷治療ACI患者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前瞻性納入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ACI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5例。試驗組男31例,女14例;年齡55~85歲,平均(69.24±2.24)歲;發(fā)病至入院時間2~12 h,平均(5.92±1.05)h。對照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56~89歲,平均(70.31±2.61)歲;發(fā)病至入院時間2~12 h,平均(6.27±1.42)h。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醫(yī)院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1]中關于ACI的診斷標準;用藥無禁忌;發(fā)病至入院時間不超過12 h。排除標準:既往存在凝血功能障礙;存在視聽覺障礙、嚴重意識障礙。
兩組均接受維持呼吸功能、調整血壓、控制體溫等常規(guī)治療,并視患者情況接受介入治療。
試驗組采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21,規(guī)格100 mg)聯(lián)合替格瑞洛片(AstraZeneca AB,注冊證號H20171079,規(guī)格90 mg)口服治療,術前阿司匹林300 mg/次,1次/d,替格瑞洛180 mg/次,1次/d;術后阿司匹林100 mg/次,1次/d,替格瑞洛90 mg/次,2次/d。
對照組采用阿司匹林聯(lián)合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410,規(guī)格75 mg]口服治療,阿司匹林用法用量同試驗組,術前氯吡格雷300 mg/次,1次/d;術后氯吡格雷75 mg/次,1次/d。
兩組均持續(xù)治療4周。
(1)血小板功能: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全自動生化儀(北京普朗新技術有限公司,型號PUZS-600A)檢測血小板計數(shù),采用TEG自動分析儀(深圳優(yōu)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型號UD-T5000)測定血小板抑制率。(2)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2]評估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情況,總分42分,評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越輕微;采用Barthel指數(shù)量表(Barthel index,BI)[3]評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為3個等級,共10項內容,滿分100分,評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差。(3)不良反應:統(tǒng)計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治療前,兩組血小板計數(shù)和血小板抑制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血小板計數(shù)和血小板抑制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小板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NIHSS評分及B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BI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較
在治療期間,兩組均無不良反應發(fā)生。
ACI是因顱內血管血液流通不暢導致血管供血部位發(fā)生梗死性病變,是一種突然發(fā)生的腦血管閉塞癥狀,發(fā)病機制極其復雜。目前,臨床治療ACI患者的主要原則是血管再通復流,方法包括靜動脈溶栓和抗凝治療等[4]。治療ACI患者的關鍵在于活血化瘀、改善腦組織供血情況。
ACI的常用治療藥物有靜脈溶栓藥物以及抗血栓藥物,阿司匹林為最早應用于抗栓治療的抗血小板藥物,能夠通過環(huán)氧化酶的乙?;种蒲“宓哪?,從而阻止血栓的形成。氯吡格雷作為一種血小板聚集抑制劑,屬于二磷酸腺苷受體拮抗劑,常聯(lián)合阿司匹林服用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以達到抗血栓的作用。替格瑞洛作為一種新型的非前體口服抗血小板藥物,屬于選擇性二磷酸腺苷受體拮抗劑。替格瑞洛與氯吡格雷的藥理作用機制相似,不同的是,前者與血小板P2Y12二磷酸腺苷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具有可逆性[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血小板計數(shù)和血小板抑制率高于對照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BI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治療期間均無不良反應發(fā)生,說明阿司匹林分別聯(lián)合替格瑞洛與氯吡格雷治療安全有效。
綜上所述,應用阿司匹林聯(lián)合替格瑞洛治療ACI患者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和神經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