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彥, 張清明
(1.盤州市羊場鄉(xiāng)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 貴州 六盤水 553521; 2.六盤水職業(yè)技術學院, 貴州 六盤水 553001)
貴州盤州市羊場布依族白族苗族鄉(xiāng)地處盤州市東北部,平均海拔1 400 mm,氣候涼爽舒適,年均氣溫15℃,年均降雨量1 300 mm,無霜期260 d以上。青貯飼料是發(fā)展山地生態(tài)畜牧業(yè)的基礎,也是制約畜牧業(yè)發(fā)展的關鍵因素。盤州市養(yǎng)殖業(yè)主要以豬、牛、羊為主,每年青貯飼料的需求量大,現(xiàn)有草地的供應量遠不能滿足畜牧業(yè)發(fā)展的需求。為促進盤州市畜牧業(yè)的發(fā)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增加農民收入,2020年與六盤水職業(yè)技術學院合作,在六盤水市科技項目“高寒山區(qū)青貯飼草玉米選育及應用”的支撐下,進行6個青貯飼草玉米品種的比較種植試驗,以期篩選出優(yōu)質飼草玉米品種應用于生產。
供試玉米品種共6個,分別為惠農青1號、涼都青191、涼都192(兼用型)、涼都201(兼用型)、涼都青202、筑青1號,種子均為六盤水職業(yè)技術學院提供。
試驗在盤州市羊場鄉(xiāng)張家寨村和何家莊村進行,海拔分別為1 310 m和1 570 m,試驗地肥力中等。試驗采用大區(qū)對比設計,不設重復,每個品種為1個處理,共6個處理。試驗小區(qū)長10 m,寬8 m,面積80 m2,每小區(qū)種8行,每行種48株,種試驗密度4 000株/667m2,試驗各小區(qū)四周設2行以上保護行。試驗過程中記錄各個品種的生育期,試驗結束后統(tǒng)計小區(qū)產量。
2020年4月中旬用小型旋耕機耕地2次,施復合肥50 kg/667m2作基肥,4月27日采用直播方式播種,每窩播種2~3粒;5月21日勻苗定苗,單株留苗;5月25日結合中耕除草,追施尿素15 kg/667m2;6月16日進行第2次追肥,追施尿素25 kg/667m2。張家寨村試點8月15日收獲,何家莊村試點8月26日收獲。
從表1看出,6個玉米品種均在5月3日出苗,出苗時間8 d左右;各品種的蠟熟期張家寨的早于何家莊的,原因可能是張家寨海拔稍低,氣溫較高導致。各品種的全生育期在103~107.5 d,以涼都青202的最長;其次是涼都青191和惠農青1號,均為105.5 d;涼都201和筑青1號最短。綜合抗性以涼都青202、涼都青191的較好,其余品種感染玉米大斑病、小斑病或黑穗病,種植時注意防治;涼都192有倒伏現(xiàn)象。
表1青貯飼草玉米不同品種的主要生育期及抗性
由表2可見,張家寨村種植的玉米青貯飼草產量高于何家莊村。各玉米品種平均產量表現(xiàn)為涼都青202>涼都青191>惠農青1號>涼都201>涼都192>筑青1號,其中,涼都青202平均產量最高,為4 043.6 kg/667m2,較其他玉米品種高82.3~533.9 kg/667m2,增產15.21%~2.08%;其次是涼都青191和惠農青1號,產量分別為3 691.3 kg/667m2和3 926.9 kg/667m2,較產量最低的筑青1號高451.6~417.2 kg/667m2,增產12.87%~11.89%。筑青1號產量最低,僅3 509.7kg/667m2。涼都青202較涼都192增產顯著,較筑青1號增產極顯著;涼都青191、惠農青1號、涼都201較筑青1號增產極顯著。
表2青貯飼草玉米不同品種的產量 kg/667m2
供試6個玉米品種的出苗時間均在8 d左右,全生育期在103~108 d,以涼都青202的最長,平均為107.5 d,其次是涼都青191和惠農青1號,均為105.5 d,涼都201和筑青1號最短,均為103 d。綜合抗性以涼都青202、涼都青191的較好,其余品種感染玉米大、小斑病或黑穗病。玉米青貯飼草平均產量為涼都青202>涼都青191>惠農青1號>涼都201>涼都192>筑青1號。其中,涼都青202產量最高,為4 043.6 kg/667m2,較其他品種增產2.08%~15.21%;其次是涼都青191和惠農青1號,產量分別為3 691.3 kg/667m2和3 926.9 kg/667m2。綜上,涼都青202和涼都青191綜合性狀表現(xiàn)較好,適宜在盤州市羊場鄉(xiāng)及類似地方推廣種植,但未種植過該品種的地方建議先試種后再擴大種植面積;惠農青1號可選擇適當區(qū)域種植,在種植時注意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和黑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