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龐 敏,姚燕輝,彭鎖堂,梅 超,段永紅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農(nóng)學院,山西太谷030801)
馬鈴薯(Solanum tuber osumL.),又稱地蛋、土豆、洋山芋等,屬茄科茄屬1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種營養(yǎng)成分,是一種糧菜兼用作物[1-3],有能源植物、地下蘋果等多種美譽,是一種十全十美的全價營養(yǎng)食物[4-6]。2015年1月,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正式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zhàn)略,馬鈴薯成為繼水稻、小麥、玉米之后的中國第四大主糧[7-8]。
馬鈴薯喜涼爽、忌高溫,具有典型的生理休眠期,且無論是商品薯還是種薯,收獲后的馬鈴薯都會通過貯藏種薯來調(diào)節(jié)供應期,實現(xiàn)馬鈴薯增值[9]。馬鈴薯塊莖品質(zhì)的高低在收獲前受自身遺傳、生理特性和栽培地區(qū)等的影響,在收獲后受貯藏條件的影響[10],因此,馬鈴薯合理貯藏顯得尤為重要。馬鈴薯在貯藏過程中,塊莖作為一個活的有機體進行著一系列生理活動,從而使馬鈴薯塊莖的品質(zhì)發(fā)生變化[11]。我國是世界馬鈴薯生產(chǎn)大國,馬鈴薯作為第四大糧食作物,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而窖藏是普通農(nóng)戶貯藏馬鈴薯最常采用的貯藏方式[12]。張燁等[13]以3個馬鈴薯品種為材料,分別置于4℃保溫箱和窖中貯藏180d,結(jié)果表明,在4℃控溫貯藏下能夠抑制馬鈴薯的呼吸強度,從而降低淀粉、維生素C和干物質(zhì)的損失。王希卓等[14]將馬鈴薯分別在1、4、10、16℃中貯藏120d,結(jié)果顯示,1、4℃條件下可貯藏120d以上,馬鈴薯各品質(zhì)指標無明顯變化,16℃貯藏30d馬鈴薯開始發(fā)芽。陳富等[15]以甘肅省推廣的4個馬鈴薯品種為研究對象,在150d的貯藏過程中定期對塊莖各個品質(zhì)指標的含量進行測定,結(jié)果表明,隨著窖溫先高中低后高的變化趨勢,塊莖的干物質(zhì)、粗蛋白含量變化不顯著,粗淀粉、Vc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變化趨勢,而還原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變化趨勢。因此,研究馬鈴薯在窖藏期間的品質(zhì)變化,對馬鈴薯塊莖窖藏時間的合理選擇、加工品質(zhì)的提高具有較大的實踐意義。
本試驗以8個馬鈴薯品種為試驗材料,采用窖藏法貯藏60d,分別于貯藏0、30、60d時測定馬鈴薯塊莖淀粉、維生素C、還原糖、蛋白質(zhì)、總類胡蘿卜素含量及總抗氧化能力,比較分析塊莖各個品質(zhì)指標的含量變化,旨在探究60d短期窖藏下各個品質(zhì)指標的變化規(guī)律及變化趨勢,進一步明確馬鈴薯最佳的貯藏方式,篩選出耐貯藏的馬鈴薯品種,為馬鈴薯塊莖窖藏時間的篩選、加工品質(zhì)的提高提供研究基礎(chǔ)。
供試的8個馬鈴薯品種由山西蓬勃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各品種的具體性狀如表1所示。
表1 試驗材料及其性狀
試驗于2019年5月12日在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北十里試驗基地進行。田間采用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為24 m2,小區(qū)間距1m,每小區(qū)種植6壟,壟距0.75m,每壟18株,共24個小區(qū),田間管理與大田相同。2019年10月15日進行收獲。收獲時于各小區(qū)采用五點取樣法挑選出數(shù)量相同、大小一致、無病蟲害及無機械損傷的馬鈴薯材料混合均勻,然后直接在試驗基地入窖貯藏。
分別在貯藏0、30、60d時取樣測定各馬鈴薯品質(zhì)指標,共取樣3次。
1.3.1 淀粉含量測定 采用水比重法[16]測定淀粉含量。
1.3.2 還原糖含量測定 采用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測定[17]。
1.3.3 蛋白質(zhì)含量測定 采用雙縮脲法測定。
1.3.4 維生素C含量測定 采用2,6-二氯酚標準液滴定法測定。
1.3.5 類胡蘿卜素含量測定 采用郝智勇等[18]的比色法測定。馬鈴薯洗凈去皮,稱取1 g馬鈴薯薯肉,研磨,加入提取液(丙酮與石油醚的混合液,體積比為4∶1)8 mL,50℃水浴30 min(全程避光),8000 r/min離心20 min,然后在波長440 nm處測定吸光值。
式中,A為樣品的吸光值;V為提取液體積(mL);2500為類胡蘿卜素的平均吸光系數(shù);m為馬鈴薯薯肉的質(zhì)量(g)。
1.3.6 總抗氧化能力的測定 采用DPPH法測定[19]。稱取一定量的DPPH,同時加入0.1%的BHT,用甲醇溶解并定容成0.2mmol/L的DPPH溶液,存于棕瓶內(nèi)(全程避光,現(xiàn)配現(xiàn)用)。
準確稱取0.2 g馬鈴薯薯肉,充分研磨后加入10 mL的70%甲醇溶液,50℃超聲振蕩提取30 min,取上清,定容至10 mL。取3支空白試管,取2 mL提取液與2 mL 0.2mmol/L的DPPH溶液混勻,記為Ai;取2 mL提取液與2 mL 70%的甲醇溶液混勻,記為Aj;取2 mL 70%的甲醇溶液與2 mL 0.2mmol/L的DPPH溶液混勻,記為A0。3支試管處理好后,37℃避光靜置20 min,然后以70%的甲醇溶液為空白調(diào)零,于517 nm下分別測其吸光度。
式中,A0為DPPH自由基本身的吸光度;Ai為樣品與DPPH自由基反應后的吸光度;Aj為樣品本身的吸光度。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分析;采用Excel 2010軟件作圖。
從表2可以看出,各品種貯藏期間淀粉含量有明顯差異。方差分析表明,貯藏期間的淀粉含量變化差異達顯著水平,F(xiàn)貯藏期=4.469,P<0.05。60d窖藏后,7個品種淀粉含量減少,1個品種淀粉含量增加,總體均呈降低趨勢,說明60d窖藏對馬鈴薯塊莖淀粉含量影響顯著,淀粉含量隨貯藏期的延長而降低。
表2 不同馬鈴薯品種(系)淀粉含量比較 %
與貯藏初期淀粉含量相比,7個品種的淀粉含量貯藏30d后降低21.15%~44.51%,1個品種的淀粉含量增加29.18%;7個品種的淀粉含量貯藏60d后降低12.79%~68.00%,1個品種的淀粉含量增加58.00%。60d貯藏后淀粉含量變化最大的品種是川引2號,含量變化最小的品種是興佳2號。根據(jù)3個貯藏時間測得的淀粉含量平均值可知,不同品種間馬鈴薯塊莖淀粉含量最高的是隴薯12號,含量從高到低排序為隴薯12號>華頌5號>希森6號>華頌7號>興佳2號>川引2號>大同里外黃>紅顏。
從表3可以看出,各品種貯藏期間還原糖含量有差異,貯藏60d,不同品種間馬鈴薯塊莖平均還原糖含量最高的是川引2號,還原糖含量從高到低排序為川引2號>隴薯12號>大同里外黃>興佳2號>華頌5號>紅顏>華頌7號=希森6號。與貯藏0d的還原糖含量相比,6個品種的還原糖含量貯藏30d后降低8.49%~79.97%,2個品種的還原糖含量增加17.48%~21.41%;貯藏60d后,3個品種的還原糖含量降低9.28%~64.97%,5個品種的還原糖含量增加27.10%~119.05%。貯藏60d后,還原糖含量變化最大的品種是隴薯12號,變化最小的品種是紅顏。
表3 不同馬鈴薯品種(系)還原糖含量比較 %
方差分析表明,貯藏期間的還原糖含量變化差異顯著,F(xiàn)貯藏期=2.685,P<0.05。30d窖藏后,6個品種的還原糖含量降低,2個品種的還原糖含量升高,而60d窖藏后,5個品種的還原糖含量升高,3個品種的還原糖含量降低,如興佳2號、大同里外黃和華頌5號等為高—低—高的變化,隴薯12號和希森6號為低—高—高的變化,說明60d窖藏對馬鈴薯塊莖還原糖含量影響大,為動態(tài)變化,且大部分品種還原糖含量隨貯藏期的延長而升高。
從表4可以看出,貯藏60d,不同品種間馬鈴薯塊莖平均蛋白質(zhì)含量最高的是隴薯12號,蛋白質(zhì)含量從高到低排序為隴薯12號>華頌7號>華頌5號>興佳2號=大同里外黃>希森6號>川引2號>紅顏。與貯藏初期蛋白質(zhì)含量相比,貯藏30d后的蛋白質(zhì)含量增加41.86%~76.33%,貯藏60d后塊莖蛋白質(zhì)含量增加14.51%~95.44%,增幅最大的品種是隴薯12號,增幅最小的品種是華頌5號。在塊莖蛋白質(zhì)含量方面,8個品種均增加,貯藏60d后蛋白質(zhì)含量相對較穩(wěn)定的品種是紅顏(增幅14.96%)和華頌5號(增幅14.51%)。
表4 不同馬鈴薯品種(系)蛋白質(zhì)含量比較 %
方差分析表明,貯藏期間蛋白質(zhì)含量變化差異達極顯著水平,F(xiàn)貯藏期=21.473,P<0.01。60d窖藏后,8個品種蛋白質(zhì)含量均升高,總體呈增加趨勢,說明60d窖藏對馬鈴薯塊莖蛋白質(zhì)含量影響顯著,且含量隨貯藏期的延長而升高。
由表5可知,各品種貯藏期間維生素C含量有明顯差異,貯藏60d,不同品種間馬鈴薯塊莖平均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品種是紅顏,維生素C含量從高到低排序為紅顏>隴薯12號>川引2號>希森6號>興佳2號>大同里外黃>華頌7號>華頌5號。與貯藏0d維生素C含量相比,貯藏30d后的維生素C含量降低53.57%~76.08%,貯藏60d后維生素C含量降低79.69%~93.78%,降幅最大的品種是大同里外黃,降幅最小的品種是紅顏。
表5 不同馬鈴薯品種(系)Vc含量比較mg/100 g
方差分析表明,貯藏期間維生素C含量變化差異達極顯著水平,F(xiàn)貯藏期=187.391,P<0.01。60d窖藏后,8個品種的維生素含量均降低,總體呈降低趨勢,說明60d窖藏對維生素C含量影響顯著,且含量隨貯藏期的延長而降低,降低幅度較大。表明維生素C是一個極不穩(wěn)定的指標,單就維生素C營養(yǎng)價值而言,鮮食馬鈴薯宜盡早食用。
由表6可知,不同品種間馬鈴薯塊莖類胡蘿卜素平均含量最高的品種是華頌7號,類胡蘿卜素含量從高到低排序為華頌7號>紅顏>希森6號>大同里外黃>華頌5號>隴薯12號>興佳2號>川引2號。與貯藏0d類胡蘿卜素含量相比,貯藏30d后的類胡蘿卜素含量增幅為9.71%~71.06%,貯藏60d后,7個品種塊莖總類胡蘿卜素含量增幅為15.68%~85.32%,1個品種類胡蘿卜素含量降低16.39%,增幅最大的品種是希森6號,增幅最小的品種是興佳2號,華頌7號的類胡蘿卜素含量降低。因為類胡蘿卜素有重要的保健功能,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guān),所以在塊莖總類胡蘿卜素含量方面,貯藏期間主要參考塊莖類胡蘿卜素的平均含量及增幅,因此,表現(xiàn)較好的品種是華頌7號、紅顏和希森6號。
方差分析表明,品種間塊莖類胡蘿卜素含量差異顯著,F(xiàn)品種=3.073,P<0.05,貯藏期間類胡蘿卜素變化差異顯著,F(xiàn)貯藏期=2.779,P<0.05。60d窖藏后,7個品種的類胡蘿卜素含量升高,1個品種的類胡蘿卜素含量降低,總體呈升高趨勢,說明60d窖藏對類胡蘿卜素含量影響顯著,且含量隨貯藏期的延長而升高。
由表7可知,不同品種間馬鈴薯塊莖平均總抗氧化能力最高的品種是紅顏,抗氧化能力從高到低的順序為紅顏>川引2號>隴薯12號>大同里外黃>華頌5號>華頌7號>希森6號>興佳2號。與貯藏初期塊莖總抗氧化能力相比,6個品種的總抗氧化能力在貯藏30d后升高3.73%~78.06%,2個品種的總抗氧化能力降低13.27%~27.55%;貯藏60d后,5個品種塊莖總抗氧化能力升高0.94%~82.04%,3個品種降低14.92%~44.91%,增幅最大的品種是華頌5號,變幅最小的品種是隴薯12號。塊莖總抗氧化能力與塊莖類胡蘿卜素一樣,都有著重要的保健功能,所以在塊莖總抗氧化能力方面,參考因素同塊莖總類胡蘿卜素一樣,貯藏期間主要參考平均總抗氧化能力及增幅,因此,表現(xiàn)較好的品種也是川引2號、紅顏和隴薯12號。
方差分析表明,品種間塊莖總抗氧化能力差異不顯著,F(xiàn)品種=0.714,P>0.05,貯藏期間總抗氧化能力變化差異也不顯著,F(xiàn)貯藏期=0.69,P>0.05。60d窖藏后,4個品種的抗氧化能力升高,3個品種的總抗氧化能力降低,1個品種的總抗氧化能力幾乎不變。說明60d窖藏對總抗氧化能力影響不顯著。
因為塊莖總抗氧化能力與塊莖總類胡蘿卜素含量息息相關(guān),因此,對各階段馬鈴薯塊莖類胡蘿卜素含量與總抗氧化能力進行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在窖藏60d時,塊莖類胡蘿卜素含量與塊莖總抗氧化能力的相關(guān)性達顯著水平(P<0.05),推測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塊莖總類胡蘿卜素是馬鈴薯貯藏后期起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
為了對60d短期窖藏后不同品種馬鈴薯的營養(yǎng)品質(zhì)進行綜合評價,因此,根據(jù)表1~7中各個品質(zhì)指標的測定結(jié)果進行分級。品質(zhì)綜合評價采用模糊數(shù)學隸屬函數(shù)法,用60d窖藏期間各個指標的平均值,依照公式X(u)=(X-Xmin)/(Xmax-Xmin)來計算各品種每個營養(yǎng)指標的隸屬函數(shù)值,再求其平均隸屬函數(shù)值??傮w看來,紅顏綜合品質(zhì)最佳,興佳2號的綜合品質(zhì)最差,各品種品質(zhì)從高到低排序為:紅顏>川引2號>華頌7號>華頌5號=隴薯12號>希森6號>大同里外黃>興佳2號。
楊晟等[20]將2個馬鈴薯品種分別采用室內(nèi)堆放貯藏和田間原地貯藏方式貯藏0~92d,結(jié)果表明,61d是馬鈴薯貯藏的一個臨界貯藏時期,各品質(zhì)指標變化趨勢在此時均有轉(zhuǎn)折。本研究對8個馬鈴薯品種采用窖藏法貯藏60d,在整個貯藏期間,淀粉、維生素C含量呈下降趨勢,還原糖、蛋白質(zhì)和類胡蘿卜素含量呈增加趨勢,差異均達顯著水平(P<0.05);而總抗氧化能力與貯藏時間無關(guān),差異不顯著性(P>0.05)。最終篩選出紅顏、川引2號和華頌7號這3個較耐貯藏的品種。
60d窖藏后,大部分品種還原糖含量增加,在0~60d的貯藏期間,大部分品種還原糖含量呈現(xiàn)高—低—高的變化趨勢,這與石瑛等[21]和王希卓等[14]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石瑛等[21]將13個馬鈴薯品種置于地窖中貯藏0~60d,每隔15d測定一次塊莖的還原糖含量,研究結(jié)果顯示,60d貯藏后有12個品種的還原糖含量升高,而在貯藏期間所有品種整體上都呈現(xiàn)上升—下降—上升的變化趨勢。王希卓等[14]將馬鈴薯分別在1、4、10、16℃中貯藏0~120d,結(jié)果顯示,在0~60d貯藏期間,馬鈴薯塊莖還原糖含量在16℃貯藏的變化趨勢為一直降低,而其他幾個溫度都是一直增加。而張燁等[13]將3種馬鈴薯分別在4℃保溫箱和窖中貯藏180d,結(jié)果表明,不同品種馬鈴薯在相同貯藏條件下,還原糖含量變化存在顯著差異(P<0.05)。還原糖含量在貯藏期間呈現(xiàn)上升—下降—上升的變化趨勢是由于馬鈴薯在低溫貯藏期間發(fā)生了“低溫糖化”效應。而出現(xiàn)變化趨勢不明顯、一直升高或降低的變化趨勢的現(xiàn)象,張燁等[13]研究認為,貯藏條件和品種對馬鈴薯還原糖含量有一定影響,另外可能與取樣測定間隔周期長短有關(guān)。
本試驗中7個品種馬鈴薯塊莖類胡蘿卜素含量在60d窖藏后升高,1個品種降低,這個變化趨勢與張春秋[22]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張春秋[22]以5個馬鈴薯品種為研究材料,對其進行4℃2個月貯藏,結(jié)果表明,所有品種塊莖的類胡蘿卜素含量都增加。TEVINI等[23]以8個馬鈴薯品種為試驗材料進行6個月的低溫貯藏,研究發(fā)現(xiàn),3個黃肉品種塊莖的總類胡蘿卜素含量增加,1個白肉品種塊莖的總類胡蘿卜素含量保持不變,而剩余品種的總類胡蘿卜素含量降低。張春秋[22]還研究認為,變化趨勢不一致可能與品種呼吸強度、類胡蘿卜素的各組分種類及含量、氧化降解情況,以及品種本身休眠期長短相關(guān)。
馬鈴薯的總抗氧化能力變化趨勢有明顯差異,有些升高,而有些則降低。唐忠厚等[24]研究結(jié)果表明,抗氧化能力與總黃酮、花青素、胡蘿卜素及總酚含量都呈極顯著相關(guān)。紫色與紅色薯肉的馬鈴薯品種的總抗氧化能力主要成分是花青素,其總抗氧化能力高于其他肉色馬鈴薯。有研究表明,抗氧化能力與花青素含量呈正相關(guān)。殷麗琴等[25]以10個薯肉為紅色和紫色馬鈴薯品種為研究對象,分別測定其總花青素含量與總抗氧化能力,研究結(jié)果表明,整薯總花青素含量與總抗氧化活性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P<0.01)。李倩[26]以8個彩色馬鈴薯為研究材料,分別在25、7℃貯藏0~60d,研究結(jié)果表明,塊莖花青素含量均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而降低。在貯藏初期,馬鈴薯塊莖的總類胡蘿卜素含量與其總抗氧化能力間無顯著相關(guān)性,總抗氧化能力與花青素、黃酮、維生素E等具有強消除自由基能力的化合物有關(guān),推測相關(guān)性不顯著可能與其他抗氧化成分相關(guān)。窖藏60d后塊莖總類胡蘿卜素含量與其總抗氧化能力間的相關(guān)性達顯著水平,而在貯藏60d后,維生素C含量降低,總類胡蘿卜素含量升高,花青素含量降低,總抗氧化能力幾乎不變,推測在貯藏60d時,馬鈴薯塊莖總抗氧化能力主要與總類胡蘿卜素含量有關(guān)。
本試驗采用模糊數(shù)學隸屬函數(shù)法對8個品種綜合品質(zhì)進行評價,經(jīng)60d窖藏,8個品種中綜合品質(zhì)最優(yōu)的是紅顏,其次是川引2號和華頌7號。關(guān)于馬鈴薯品質(zhì)指標的評價,目前尚無統(tǒng)一的方法,大多數(shù)人采用的是模糊數(shù)學隸屬函數(shù)法。王丹等[27]為了篩選出綜合性狀優(yōu)良、加工性狀突出且適宜在烏蘭察布市種植的馬鈴薯品種,通過隸屬函數(shù)法對22份馬鈴薯品種的品質(zhì)進行綜合分析評價,最終篩選出6個優(yōu)質(zhì)材料。朱杰等[28]為了篩選出品質(zhì)優(yōu)良的馬鈴薯新品種,對6個品種馬鈴薯塊莖的各個品質(zhì)指標進行了分析和綜合評價,并對各個營養(yǎng)品質(zhì)指標的平均值進行4個等級的劃分,再將各個指標的等級數(shù)相加,相加數(shù)值越高品質(zhì)越好。王紹輝等[29]也采用模糊數(shù)學隸屬函數(shù)法對33份蘿卜品種的品質(zhì)性狀進行評價,并篩選出最佳的蘿卜品種??梢姡:龜?shù)學隸屬函數(shù)法可避免由單一指標分析帶來的不全面性,能較好地評價馬鈴薯的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