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燕
內容摘要:在高中語文教育中,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在教育改革的影響下,對新型閱讀教學法的探究實踐,也成為了各教師的重要工作。整本書閱讀相對傳統(tǒng)閱讀方式而言,形式新穎,作用多樣,更有利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基于此,以下分析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的重要作用,研究其教育引導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策略 教育引導 整本書閱讀
在現(xiàn)階段中,信息化時代的來臨,讓碎片化閱讀成為了學生的主要閱讀方式,碎片化閱讀雖有著閱讀便利等優(yōu)勢特征,但也存在著明顯弊端,影響學生對寫作架構、文字創(chuàng)作等的完整及深入理解。而據調查可知,高中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有限,其閱讀經驗不足,整本書閱讀活動的組織,不僅能豐富學生閱讀經驗,也有利于其完成深度閱讀,對作品內涵深入理解,真正鍛煉其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思維,實現(xiàn)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綜合發(fā)展。
一.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的重要作用
1.實現(xiàn)教學體系的完善,促進課改的落實。在高中階段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從學生思維能力、文化理解等不同方向入手,帶領學生在閱讀寫作及理解中,實現(xiàn)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1]。和以往閱讀方式相比,整本書閱讀能引導學生由整體高度出發(fā),對書籍進行感悟及理解,對作者的書籍架構、語言特點等深度把握,這一模式,將對語文教學體系存在的分散性、片段性狀況進行改善,營造良好閱讀環(huán)境,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其次,整本書閱讀相比傳統(tǒng)閱讀,其閱讀量更大,閱讀范圍更為廣泛,因此營造了廣闊的文化海洋,有利于學生對語文知識、其它知識的認識理解,有利于現(xiàn)有教學體系的完善,促使新課改逐步落實。
2.讓學生了解閱讀方法,改善其閱讀習慣。在現(xiàn)階段中,語文教育的價值已經得到一定認可,在學生成長中,漢語文化帶來的影響及熏陶十分深遠,但更多學生一旦走出校門后,便和閱讀及寫作越走越遠[2]。在現(xiàn)代社會中,學生可供選擇的閱讀形式較為多元,而互聯(lián)網的廣泛普及,導致更多閱讀誘惑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若學生不能對閱讀方法科學掌握,并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則會在未來階段中存在一定的閱讀障礙,影響后續(xù)發(fā)展。整本書閱讀的應用,有利于學生實現(xiàn)閱讀視野的拓展,促使其在系統(tǒng)閱讀中,構成和其特征相符的閱讀習慣和方法,對其精神世界的豐富、終身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均十分有益。
3.營造適宜的閱讀氛圍,將閱讀效率提高。在語文學習中,教師的引導及講解固然重要,但同時,學生在課外的充分積累也十分關鍵,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對教師講述知識點進行轉化,使其為學生所有,豐富其知識體系是教師應關注的重點。在整本書閱讀中,學生能步入作品的文字深處,對文字內涵真正體會。而當高中班級中,不同學生均積極對書籍進行閱讀,并樂于對閱讀心得進行分享時,則班內閱讀氛圍會越來越好,讀書小組等團體的成立、不同閱讀活動的組織等等,能引導學生對閱讀學習更為深入的參與。當學生的閱讀量得到增長時,其閱讀能力也能實現(xiàn)明顯增長,提升其閱讀效率,并發(fā)展其寫作表達能力。
二.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的教育引導實踐策略
1.重視不同閱讀活動的設計,豐富閱讀教學。在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教師采取的閱讀教學方式有限,這一問題,導致閱讀教學呈現(xiàn)枯燥無味的狀況,影響了更多學生的閱讀興趣[3]。在信息化時代中,學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更為廣泛,對教學提出的要求也更高,為提高閱讀教學趣味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閱讀,教師可在整本書閱讀中,設計多類閱讀活動,以此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引導,使其在豐富活動中提高閱讀積極性,并鍛煉邏輯思維、想象力等綜合能力,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而教師要能擺脫傳統(tǒng)教學思維的限制,善于創(chuàng)新,以閱讀為核心,為學生組織閱讀討論會、辯論賽等等活動。為確?;顒咏M織符合學生興趣,教師可參考學生意見定期組織閱讀活動,促使學生在活動中展示自我,提高閱讀能力。
例如在以《巴黎圣母院》為核心的整本書閱讀中,本書講解了卡西莫多的舍身故事,作為世界名著,對本書的閱讀,將對學生帶來人性啟發(fā)。而為豐富閱讀教學,改變以往的閱讀教學現(xiàn)狀,筆者進行了不同閱讀活動的設計。第一,合作閱讀。在合作閱讀中,學生應以小組為單位,在本書閱讀中選擇不同角度分析全文,當閱讀完成后,再由小組學生對閱讀感想進行分享;第二,話劇表演。筆者組織班級學生以本書為主題,排練同名話劇內的經典片段,在這一活動中,學生將“身臨其境”,體會各主人公的思想及情感;第三,閱讀討論會。在本活動中,學生應根據個人閱讀感想,纂寫發(fā)言稿,在班級學生面前講述個人對書籍閱讀的感想。豐富閱讀活動的進行,集合了學生的集體智慧,使其對本書閱讀均產生了更為全面及深刻的認識,保障了整本閱讀效果。
2.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確保教學效果。在整本書閱讀中,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是活動組織的重要前提,學生對書籍的主動閱讀,才能帶領其走入書中世界,盡情體會書籍中的故事內涵,而并非一目十行式的被動閱讀。為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促使整本書閱讀活動順利開展,教師可選擇豐富多樣的書籍,并在書籍中節(jié)選精彩片段帶領學生閱讀分析,以此激發(fā)其閱讀興趣,確保整本閱讀的順利進行。其次,整本閱讀對學生自主性的要求較高,而為激勵學生,使其培養(yǎng)閱讀興趣,教師可設計合理的整本閱讀激勵機制,以清晰合理的閱讀數(shù)目為指標,獎勵及肯定閱讀量大、對閱讀產生優(yōu)秀個人講解等學生。
例如在高中階段中,《紅樓夢》是學生應讀的一部課外書籍,它以主人公的愛情悲劇作為主線,對女性美、古代社會百相進行了多角度展現(xiàn),表現(xiàn)了真正的悲劇美及人性美。而對高中生而言,本書的故事內容不如探險小說般趣味,同時也內容昂長,十分影響其閱讀興趣,因此當筆者調查后發(fā)現(xiàn),班級內完成紅樓閱讀的學生人數(shù)寥寥無幾,該部史詩著作受到了學生的忽視。為激發(fā)學生對紅樓的閱讀興趣,筆者設計了整本書閱讀活動,在本次活動中,筆者經過資料篩查,為學生展示了同名影視資料內容,影視資料中鮮活生動的主人公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而為再次激起學生好奇心,筆者展示了紅樓中“賈寶玉神游太虛境”的片段,學生更是被吸引了目光,在課后自發(fā)進行了本書閱讀,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讓興趣成為了學生的閱讀動力,保障了整本書閱讀的順利進行。
3.清晰教學引導的具體目標,引領科學閱讀。在整本書閱讀中,對書籍的選取是本活動的重要核心,同時對學生而言,書籍選擇也是一類較難環(huán)節(jié),需要教師的引導,使其掌握閱讀學習的具體目標,保障科學閱讀。教師在書籍選擇中,應對各作品的影響價值清晰明確,從學生學情出發(fā)做好分析工作,確保為學生推薦書籍適合學生。而在高中階段中,教師推薦的部分書籍會存在一定閱讀難度,教師應從微觀、宏觀兩角度出發(fā),對整本閱讀的具體目標進行確定,以此引導學生掌握書籍思想情感及主要內容,并促使其培養(yǎng)良好閱讀思維及習慣。在整本閱讀中,各閱讀目標能得到更好覆蓋,學生閱讀能力也可實現(xiàn)快速發(fā)展,文化理解、閱讀思維等能力也能有效增長。
首先,為保障班級學生整本閱讀的順利進行,筆者在詳細考察后,為學生推薦了《邊城》、《彷徨》、《三國演義》等精彩書籍,學生可從個人興趣出發(fā),選擇不同的書籍自主閱讀。其次,整本閱讀的閱讀量較大,為幫助學生緊抓閱讀目標,筆者也為其進行了一定閱讀指導。以《邊城》閱讀為例,作為浪漫主義的作品,它向讀者呈現(xiàn)了一個世外桃源,為讀者展示了各人的喜怒哀樂,作者對景物、人物等的描寫均十分出彩,為幫助學生了解作者寫作特征,并學習作者寫作手法,筆者為學生布置了:品鑒優(yōu)秀語段、整理故事框架、體會人物描寫特征等閱讀任務,為降低學生閱讀壓力,筆者鼓勵學生選擇部分閱讀任務詳細品鑒閱讀內容,當閱讀完畢后再和其他同學交流閱讀感受,保障了學生的閱讀效率和質量。
4.結合整本書閱讀以及寫作,促進讀寫結合。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及寫作的聯(lián)系密切,在讀寫結合的推廣下,教師將寫作活動結合整本書閱讀,不僅能加深學生的閱讀理解,也能及時帶領學生鞏固所學,將閱讀所學及時實踐,提高寫作能力。在整本書閱讀結合下的寫作活動,教師可組織學生完成讀后感、續(xù)寫、仿寫等寫作任務,或鼓勵學生由某一優(yōu)美片段、修辭手法出發(fā),運用和作者同等的寫作筆觸或手法自主創(chuàng)作,讓整本書閱讀真正服務于學生學習,使其在讀寫結合中,體會整本書閱讀及語文的魅力。
例如在高中階段中,學生雖掌握一定的寫作能力,但長期受單一寫作主題的影響,其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寫作韻味不足。而散文是一類文筆優(yōu)美的文章,學生對優(yōu)秀散文的閱讀,能使其體會以景抒情、寫景寫物的優(yōu)秀寫作手法,提高其寫作能力,并豐富其閱讀眼界。因此在整本書閱讀中,筆者向學生推薦了《朱自清散文集》,本書中匯集了名家朱自清的作品,學生對本書籍的整本閱讀,將使其深刻理解朱自清的寫作特征,并受作者的寫作熏陶,進而培養(yǎng)個人的寫作風格。而學生在閱讀之余,筆者也鼓勵學生參考朱自清的寫作風格自行創(chuàng)作,并在班級內舉行班級寫作大賽,在本大賽中,對優(yōu)秀寫作作品進行表揚。讀寫結合的形式,讓學生閱讀寫作能力得到了同步培養(yǎng),也利用寫作這一實踐形式,加深了學生對閱讀內容、作者寫作手法的理解。
結合以上,在新課改的要求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培養(yǎng)主動積極的良好學習態(tài)度,在整本書閱讀中教師也應如此,從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出發(fā),借助多樣閱讀活動的組織,以明確閱讀目標、豐富閱讀書籍,帶領學生在文學海洋中遨游,體會整本閱讀的魅力,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閱讀習慣和能力。而高中生的閱讀意識、閱讀能力均有限,語文教師在閱讀活動中,也應重視學生的閱讀引導,使其緊抓閱讀目標,并學習個性化解讀閱讀內容,在閱讀中提升其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亦清.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的教育引導實踐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00(011):13.
[2]劉文涌.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的教育引導實踐策略研究[J].好日子,2019,000(018):P.1-1.
[3]茍志華.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000(001):31-32.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陰長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