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高,王道翠,薛生輝
(圖木舒克市人民醫(yī)院,新疆 圖木舒克 843901)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可發(fā)生腦血液循環(huán)障礙,使其腦組織因缺血、缺氧而發(fā)生壞死。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病情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導致其死亡[1]。近年來,我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全球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在腦卒中患者中的占比約為80%。目前,西醫(yī)常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抗凝、溶栓、血管內介入手術等治療,療效欠佳?;钴悟瓮ńj膠囊具有補氣、息風、化瘀、通絡等功效[2]。在本次研究中,筆者選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間在圖木舒克市人民醫(yī)院接受診治的78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用常規(guī)西醫(yī)療法聯(lián)合芪蛭通絡膠囊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效果。
選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間在圖木舒克市人民醫(yī)院接受診治的78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版)中有關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標準[3]。2)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了參與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1)無法完成調查問卷及隨訪的患者。2)合并有其他器官嚴重疾病的患者。3)合并有急慢性感染、免疫系統(tǒng)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及精神疾病的患者。4)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的患者。5)對本研究依從性較低的患者。在這78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6例;其年齡為36~88歲,平均年齡為(57.28±3.78)歲;其病程為2~28 h,平均病程為(14.26±1.57)h;其中,維吾爾族患者有38例,漢族患者有32例,蒙古族患者有4例,柯爾克孜族患者有4例。將這78例患者分為A組(39例)和B組(39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持續(xù)吸氧、抗血小板聚集、降顱壓、保護腦神經(jīng)等對癥治療,然后,對兩組患者均使用阿司匹林腸溶膠囊(生產(chǎn)廠家為拜爾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J20171021)進行治療。阿司匹林腸溶膠囊的用法是:口服,首次劑量為300 mg/次,1次/日,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后,將劑量調整為100 mg/次,1次/日,連續(xù)治療2周。在此基礎上,對A組患者加用芪蛭通絡膠囊(生產(chǎn)廠家為山西振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B20020126)進行治療。芪蛭通絡膠囊的用法是:口服,2 g/次,2次/日,連續(xù)治療4周[2]。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接受治療前后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巴塞爾(Barthel)指數(shù)評定量表的評分及腓神經(jīng)、脛神經(jīng)的傳導速度。根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996版)中有關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判定標準將患者的療效分為痊愈、顯效、進步及無效[4]。療效的評定標準是:1)痊愈:治療后,患者NIHSS評分下降的幅度>90%,其腦血液循環(huán)恢復正常。2)顯效:治療后,患者NIHSS評分下降的幅度為80%~90%,其腦血流速度明顯加快。3)進步:治療后,患者NIHSS評分下降的幅度為30%~79%,其腦血流速度有所加快。4)無效:治療后,患者NIHSS評分下降的幅度未達到上述標準??傆行?(痊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進步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患者NIHSS的評分越低,表示其神經(jīng)功能恢復得越好。Barthel指數(shù)評定量表的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5]。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A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B組患者,P<0.05。詳見表1。
接受治療后,A組患者NIHSS的評分低于B組患者,t=-18.273,P<0.05。A組患者Barthel指數(shù)評定量表的評分高于B組患者,t=-17.633,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
表2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NIHSS及Barthel指數(shù)評定量表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NIHSS及Barthel指數(shù)評定量表評分的比較(分,±s)
注:*與B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指標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A組 39 NIHSS的評分 18.47±3.31 6.08±1.12* 32.457 <0.05 Barthel指數(shù)評定量表的評分 42.45±3.62 75.64±5.33* -41.294 <0.05 B組 39 NIHSS的評分 18.45±3.47 9.05±1.27 18.372 <0.05 Barthel指數(shù)評定量表的評分 42.83±3.92 61.35±4.76 -27.647 <0.05
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腓神經(jīng)及脛神經(jīng)的傳導速度相比,P>0.05。接受治療后,A組患者腓神經(jīng)及脛神經(jīng)的傳導速度均快于B組患者,P<0.05。詳見表3。
表3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腓神經(jīng)及脛神經(jīng)傳導速度的比較(m/s,±s)
表3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腓神經(jīng)及脛神經(jīng)傳導速度的比較(m/s,±s)
注:*與B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腓神經(jīng)的傳導速度 脛神經(jīng)的傳導速度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組 39 40.1±7.1 46.2±8.4*# 33.0±2.3 43.1±3.5*#B組 39 40.5±5.3 44.0±5.9# 33.3±3.1 39.5±2.6#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發(fā)生腦血液供應障礙,可導致其腦神經(jīng)細胞、膠質細胞及聯(lián)絡纖維等腦組織發(fā)生變性、壞死或一過性功能喪失。中老年人群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高發(fā)人群。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6]。腔隙性腦梗死、腦栓塞及腦血栓等均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常見類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與糖尿病、高血壓、心律失常等疾病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可發(fā)生猝然昏倒、言語障礙、半身不遂等臨床表現(xiàn)。目前,臨床上常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溶栓治療[7]。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發(fā)病后的3~6小時內對其進行溶栓治療的效果最佳。盡早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地診斷,可及時對其進行系統(tǒng)的治療,進而提高療效。中醫(yī)認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屬于“中風”的范疇。有關中風的記載最早見于《黃帝內經(jīng)》。歷代中醫(yī)醫(yī)家對中風的病因尚存爭議。唐代前,中風的病因學說主要以“外風”學說為主,多以“內虛邪中”立論。元代時,中風的病因學說突出以“內風”立論。劉河間認為“心火暴甚”是中風的病因,李東垣認為“正氣自虛”是中風的病因,朱丹溪認為“濕痰生熱”是中風的病因,張景岳以“非風”學說為主,葉天士認為“精血衰耗,水不涵……肝陽偏亢,內風時起”是中風的病因[8]。王清任采用補陽還五湯治療偏癱。目前,補陽還五湯仍是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后偏癱的常用方劑之一。中風的病機雖較為復雜,但歸納起來為虛、火、風、痰、氣、血六因[1]。中藥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藥常被應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中[9]。單純采用西醫(yī)療法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治療易導致其發(fā)生多種不良反應,影響其預后。近年來,中西醫(yī)結合療法被應用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中。芪蛭通絡膠囊中,黃芪具有補益氣血的功效,水蛭具有活血逐瘀、通經(jīng)絡的功效,共為君藥;川芎及土鱉蟲具有活血祛瘀、行氣開郁、祛風止痛的功效,可增強水蛭的化滯通脈功效;人參、麥冬、五味子、何首烏、當歸可增強黃芪的補氣功效;赤芍、毛冬青性寒涼,可助推氣血運行,并減緩君藥之烈性;丹參、郁金、紅花、雞血藤、姜黃、澤蘭具有調暢氣血的功效;全蝎、地龍、僵蠶、天麻具有祛風通絡、熄風止痙的功效;膽南星和豬牙皂具有化痰開竅、消腫散結的功效,與冰片配伍可化瘀泄?jié)醄10]。用上述諸藥制成的芪蛭通絡膠囊具有補氣、息風、祛瘀、清熱、養(yǎng)陰、化痰的功效。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在進行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應用芪蛭通絡膠囊輔助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