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莉,張小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第三人民醫(yī)院兒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91)
肺炎是一種好發(fā)于嬰幼兒群體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1]。冬春兩季是此病的高發(fā)群體。小兒肺炎的發(fā)生主要與患兒呼吸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免疫力下降等有關。小兒肺炎具有發(fā)病率高、病情進展快等特點,若治療不及時可發(fā)展成重癥肺炎,導致患兒出現(xiàn)發(fā)紺、心動過速、呼吸困難等癥狀,部分患兒還可并發(fā)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2]。臨床研究表明,對重癥肺炎患兒進行有效的通氣治療是緩解其病情、促進其康復的重要手段[3]。本文主要是探討對重癥肺炎患兒進行鼻塞式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的效果。
選擇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重癥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病情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4]中關于小兒重癥肺炎的診斷標準;存在發(fā)熱、咳嗽、煩躁、喘憋、發(fā)紺、心動過速等癥狀和體征;無藥物過敏史;其家長知曉本研究方案,并簽署了自愿參與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其排除標準是:存在胸廓畸形或支氣管異物;合并有先天性心臟病或遺傳代謝性疾??;病歷資料缺失。隨機將其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有39例患兒。在試驗組中,有男23例(占58.97%),女16例(占41.03%);其年齡為4個月~4歲,平均年齡為(2.04±0.46)歲;其病程為2~6 d,平均病程為(4.36±0.32)d。在對照組中,有男22例(占56.41%),女17例(占43.59%);其年齡為5個月~4歲,平均年齡為(2.07±0.45)歲;其病程為2~8 d,平均病程為(4.41±0.25)d。兩組患兒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通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對兩組患兒均進行祛痰、抗感染、平喘、補液及相關的支持治療等。在此基礎上,對對照組患兒進行鼻導管吸氧,方法是:用棉簽蘸生理鹽水對患兒的鼻腔進行清潔,將鼻導管插入其鼻腔內(nèi),確保吸氧時不漏氣。用膠布將鼻導管固定。持續(xù)為患兒吸氧,將氧濃度設為50%,將氧流量設為4~5 L/min。吸氧的時間根據(jù)患兒病情的改善情況而定。對試驗組患兒進行NCPAP,方法是:采用NCPAP呼吸治療機(型號:PT101AZ;生產(chǎn)廠家:費雪派克醫(yī)療保健有限公司)對患兒進行吸氧,將呼氣末正壓設為4~6 cmH2O,將氧濃度設為40%~60%,將氧流量設為8~25 L/min,在治療期間可根據(jù)患兒病情的變化情況調整各項參數(shù)。治療后若患兒血氣分析指標平穩(wěn)的時間超過12 h,則改為對其進行鼻導管吸氧。
治療前后,比較兩組患兒的血氣分析指標,包括血氧飽和度(S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和動脈血氧分壓(PaO2)。采用血氧分析儀(型號:Hemox analyzer;生產(chǎn)廠家:TCS Scientific Corp)測定患兒的SaO2、PaCO2及PaO2。治療前后,比較兩組患兒的心功能指標,包括心臟指數(shù)(CI)、房室瓣E與A峰比值(E/A)和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心電圖儀(型號:DCN3S;生產(chǎn)廠家:南京貝登醫(yī)療股份公司)測定患兒的CI、E/A及LVEF。比較兩組患兒在接受治療后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情況。
用SPSS 21.0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如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如SaO2、PaCO2、PaO2、CI、E/A、LVEF)用±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SaO2、PaCO2及PaO2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的SaO2和PaO2均高于治療前,其PaCO2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兒的SaO2和PaO2均高于對照組患兒,其PaCO2低于對照組患兒,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CI、E/A及LVEF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的CI、E/A和LVEF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兒的CI、E/A和LVEF均高于對照組患兒,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兒的血氣分析指標(±s)
表1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兒的血氣分析指標(±s)
注:*與對照組患兒治療后相比,P<0.05。
組別 時間 SaO2(%) PaCO2(mmHg)PaO2(mmHg)試驗組(n=39)治療前 75.62±6.41 55.73±7.39 56.44±6.38治療后 97.43±2.54* 43.16±4.26* 96.48±8.69*t值 20.784 8.542 23.194 P值 <0.001 <0.001 <0.001對照組(n=39)治療前 75.91±6.08 55.51±7.40 56.91±6.72治療后 93.37±2.62 48.04±5.63 83.57±7.54 t值 17.107 4.002 15.301 P值 <0.001 0.004 <0.001
表2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兒的心功能指標(±s)
表2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兒的心功能指標(±s)
注:*與對照組患兒治療后相比,P<0.05。
組別 時間 CI(L/min×m2)E/A LVEF(%)試驗組(n=39)治療前 3.62±0.45 0.78±0.12 51.72±5.18治療后 4.42±0.54* 1.38±0.19* 66.14±6.54*t值 7.107 16.674 10.794 P值 <0.001 <0.001 <0.001對照組(n=39)治療前 3.65±0.44 0.80±0.11 51.94±5.03治療后 4.05±0.48 1.20±0.15 61.53±5.42 t值 3.836 13.429 8.099 P值 <0.001 <0.001 <0.001
治療后,試驗組患兒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兒,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對比治療后兩組患兒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情況
小兒肺炎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也是導致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兒肺炎具有發(fā)病率高、病情進展快等特點[5]。此病患兒的早期癥狀不典型,僅表現(xiàn)為氣促、咳嗽等,易被患兒家長所忽視,導致患兒的病情發(fā)展為重癥肺炎[6]。重癥肺炎患兒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發(fā)熱、咳嗽、煩躁、喘憋、發(fā)紺、心動過速等,部分患兒還可并發(fā)呼吸衰竭、膿胸、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7]。目前,臨床上對重癥肺炎患兒主要是進行抗感染、吸氧、祛痰、鎮(zhèn)靜等治療。臨床研究表明,對重癥肺炎患兒進行有效的氧療對緩解其病情、預防其出現(xiàn)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此病患兒進行鼻導管吸氧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SaO2、PaCO2、PaO2等指標,但起效較慢,療效不理想[8]。NCPAP是一種新型、無創(chuàng)的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技術。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患兒的SaO2、PaO2、PaCO2、CI、E/A、LVEF、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等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患兒。這說明,與對重癥肺炎患兒進行鼻導管吸氧相比,對其進行NCPAP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對重癥肺炎患兒進行NCPAP可快速增加其胸腔內(nèi)的壓力,促使肺泡膨脹,增加肺的通氣面積,改善肺組織萎陷的情況,進而可有效地增加患兒的SaO2和PaO2,緩解其缺氧的癥狀[9]。另外,進行NCPAP還可增加患兒心室肌細胞的舒張時間和氧含量,穩(wěn)定心率,降低交感神經(jīng)的興奮性,從而可起到保護患兒心肌細胞、預防其發(fā)生心力衰竭的作用。蔣紅俠等[10]將65例重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新生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兩組患兒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用丙種球蛋白對對照組患兒進行治療,對治療組患兒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進行NCPAP,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患兒的心率(HR)、呼吸頻率(RR)、SpO2、PaO2、PaCO2、血清心肌肌鈣蛋白Ⅰ(cTn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治療的總有效率、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等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兒。這與本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在對重癥肺炎患兒進行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對其進行NCPAP能顯著改善其血氣分析指標和心功能,降低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