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保平
(聊城市退役軍人醫(yī)院,山東 聊城 252000)
帕金森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此病多發(fā)生于老年人群。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姿勢步態(tài)異常等。此病具有起病隱匿、病程長等特點,可嚴重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1-2]。近年來,隨著我國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帕金森病的發(fā)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有研究指出,采用多學科護理模式對帕金森病患者進行護理能夠顯著提高其康復速率,改善其生活質量。本文對聊城市退役軍人醫(yī)院收治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究對帕金森病患者進行多學科護理的效果。
選擇聊城市退役軍人醫(yī)院在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間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病情符合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自愿參與本研究;無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意識清醒。其排除標準是:存在語言功能障礙、精神疾病史、腦血管疾病、腦炎、外傷及藥物所致的帕金森病或帕金森病綜合征。根據(jù)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和多學科護理組(40例/組)。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中有男22例、女18例;其年齡為62~79歲,平均年齡(72.5±3.5)歲。多學科護理組患者中有男23例、女17例;其年齡為63~78歲,平均年齡(72.4±3.5)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
對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方法是: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根據(jù)其病情對其進行常規(guī)的康復護理。在此基礎上,對多學科護理組患者進行多學科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成立多學科聯(lián)合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包括康復科醫(yī)師、神經(jīng)內(nèi)科醫(yī)師、心理科醫(yī)師、中醫(yī)科醫(yī)師、老年醫(yī)學科醫(yī)師及護理人員。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后,從多學科、多角度為其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計劃。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告知他們制定康復計劃的目的與護理目標[3]。2)聯(lián)合制定護理方案。各科室醫(yī)師對患者進行會診,針對其自身特點為其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由護士長監(jiān)督管理護理工作的開展,由責任護士和助理護士執(zhí)行相關護理工作。3)神經(jīng)內(nèi)科與老年醫(yī)學科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認知與行為干預。通過進行認知干預提高患者的認知程度,以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促使其能夠積極地參與康復訓練。通過進行行為干預能夠糾正其不良的生活習慣,使其能夠自行完成日常穿衣、吃飯等基本生活行為[4]。護理人員需要協(xié)同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護理,并要求患者家屬及時監(jiān)督患者按照康復計劃開展康復訓練。4)心理科護理。心理科醫(yī)師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來緩解其不良情緒。在了解患者性格特點、文化程度、職業(yè)背景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護理,指導其主動宣泄內(nèi)心的不良情緒。讓患者的家屬、朋友給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以消除其負面心理[5]。5)康復科護理。由康復科醫(yī)師結合患者的病情變化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康復訓練計劃。在患者入院早期,協(xié)助其進行床上被動訓練。在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有所改善后,培養(yǎng)其主動運動的意識。整個訓練過程要遵守循序漸進、從易到難的原則。6)中醫(yī)科護理。中醫(yī)科醫(yī)師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指導其進行中藥口服或泡腳治療。指導患者通過打太極、唱歌等方式豐富日常生活,以消除其睡眠障礙,減輕其負面情緒。遵醫(yī)囑對患者進行電針治療,以刺激其經(jīng)絡,改善其肌力,促進其血液循環(huán)。
觀察對比護理前后兩組患者運動障礙學會主辦的統(tǒng)一帕金森病評定量表修訂版(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Sponsored Revision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MDS-UPDRS)的評分、ADL評分和Gugging吞咽功能評估表(The Gugging Swallowing Screen,GUSS)的評分。MDS-UPDRS包含語言、面部表情、四肢運動、手指運動、前臂回旋運動、步行、站立等18個項目。ADL包含進食、洗澡、穿衣、控制大便、小便、如廁、行走、上下樓梯等項目。GUSS包含直接吞咽測試、間接吞咽測試兩部分。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前,多學科護理組患者的GUSS評分為(13.34±2.42)分,常 規(guī) 護 理 組 患 者 的GUSS評 分為(13.83±2.31)分;兩 組 患 者 的GUSS評 分 相 比,P>0.05。接受護理后,多學科護理組患者的GUSS評分為(16.30±1.54)分,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的GUSS評分為(14.13±1.32)分;多學科護理組患者的GUSS評分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接受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GUSS評分(分,±s)
表1 對比接受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GUSS評分(分,±s)
組別 GUS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多學科護理組 13.34±2.42 16.30±1.54常規(guī)護理組 13.83±2.31 14.13±1.32 t值 0.016 6.766 P值 0.987 0.000
接受護理前,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的MDS-UPDRS評分和ADL評分分別為(28.93±2.45)分、(78.83±3.50)分,多學科護理組患者的MDS-UPDRS評分和ADL評分分別為(28.79±2.58)分、(78.75±3.42)分;兩組患者的MDSUPDRS評分和ADL評分相比,P>0.05。接受護理后,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的MDS-UPDRS評分和ADL評分分別為(39.83±2.41)分、(84.59±3.28)分,多學科護理組患者的MDS-UPDRS評分和ADL評分分別為(43.61±2.37)分、(88.95±3.19)分;多學科護理組患者的MDS-UPDRS評分和ADL評分均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接受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MDS-UPDRS評分和ADL評分(分,±s)
表2 對比接受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MDS-UPDRS評分和ADL評分(分,±s)
組別 MDS-UPDRS評分 ADL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常規(guī)護理組 28.93±2.45 39.83±2.41 78.83±3.50 84.59±3.28多學科護理組28.79±2.58 43.61±2.37 78.75±3.42 88.95±3.19 t值 0.249 7.073 0.103 6.027 P值 0.804 0.000 0.918 0.000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群的常見病。此病具有病情易反復發(fā)作、病程長等特點。目前,臨床上尚無可完全治愈此病的手段。此病患者在接受藥物對癥治療后,其病情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受到醫(yī)療費用較高、生活無法自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多數(shù)患者都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6-7]。臨床研究表明,對帕金森病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能夠顯著減輕其負面情緒,延緩其病情的發(fā)展,提高其主觀能動性,幫助其建立自信心,改善其生活質量。對帕金森病患者進行多學科護理主要是從其認知、行為、心理、運動四個方面對其展開有針對性的護理,以促進其康復[8]。為了探究對帕金森病患者進行多學科護理的效果,筆者對聊城市退役軍人醫(yī)院在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間收治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接受護理后,多學科護理組患者的GUSS評分〔(16.30±1.54)分〕、MDSUPDRS評分〔(43.61±2.37)分〕和ADL評分〔(88.95±3.19)分〕均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對帕金森病患者進行多學科護理的效果較好,能夠顯著改善其吞咽功能,提升其生活質量,促進其康復。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