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蘭
(寶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消化科,陜西寶雞 721001)
肝硬化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疾病,由不同的疾病因素長期作用于肝臟所導致,是彌漫性、進行性及慢性的肝病終末階段。我國常見的肝硬化疾病多以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為乙型肝炎肝硬化[1]。乙型肝炎肝硬化常見治療方式為手術(shù)治療或藥物治療,其中阿德福韋酯是治療此病的常用藥物。阿德福韋酯是阿德福韋的前體,能夠在體內(nèi)水解為阿德福韋,從而發(fā)揮抗病毒作用,但此藥需長期服用,一旦停藥,可能會使原有癥狀加重,具有一定的風險性[2]。恩替卡韋適用于肝臟組織學提示有活動性病變或血清轉(zhuǎn)氨酶與谷丙轉(zhuǎn)氨酶持續(xù)升高的患者,其能夠抑制病毒復制,延緩疾病進程。本研究旨在探討恩替卡韋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纖維化指標水平與肝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20年1月至10月在寶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進行治療的13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劃分為對照組(68例)和試驗組(68例)。對照組患者病程1~10年,平均(5.56±1.83)年;男 性38例,女 性30例;年 齡32~69歲,平 均(51.68±6.82)歲。試驗組患者病程2.5~10年,平均(5.84±1.62)年;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齡32~68歲,平均(51.42±6.7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院內(nèi)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診斷標準:參照《消化內(nèi)科學》[3]中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依從性好者;未合并其他肝病者。排除標準:對本研究中涉及藥物過敏者;合并惡性腫瘤者;心腎功能異常、精神行為異常者;處于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
1.2 方法 予以對照組患者阿德福韋酯膠囊(正大天晴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666,規(guī)格:10 mg/粒)口服治療,10 mg/次,1次/d;予以試驗組患者恩替卡韋膠囊(南京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0038,規(guī)格:0.5 mg/粒)口服治療,0.5mg/次,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15 d。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采用肝功能分級(Child-Pugh)[4]評分判定,分值范圍5~15分,分值越低肝功能越好,顯效:為肝功能A級,分值5~6分,臨床癥狀消失;有效:為肝功能B級,分值7~9分,臨床癥狀好轉(zhuǎn);無效:為肝功能C級,分值10~15分,臨床癥狀并未改善甚至出現(xiàn)加重現(xiàn)象;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4 mL,以4 000 r/min的轉(zhuǎn)速離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清谷草轉(zhuǎn)氨酶(AST)、總膽紅素(TBIL)、谷丙轉(zhuǎn)氨酶(ALT)水平。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纖維化指標,包括血清Ⅳ型膠原(IV-C)、透明質(zhì)酸(HA)、層黏連蛋白(LN)水平,血液采集、血清制備及檢測方法同②。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以(±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例(%)]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肝功能指標水平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ALT、TBIL、AST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肝纖維化指標水平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IV-C、HA、LN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乙型肝炎肝硬化由病毒性肝炎發(fā)展而來,患者病理檢測可見廣泛的肝細胞壞死、殘存的肝細胞結(jié)節(jié)性再生、纖維隔形成及結(jié)締組織增生,會破壞肝小葉結(jié)構(gòu),進而引起肝臟變形變硬,發(fā)展成為肝硬化。由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早期癥狀不明顯,待到出現(xiàn)癥狀后常已發(fā)展為晚期,此病晚期常伴有肝性腦病、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進等,因此,患病后應及時給予治療[5]。阿德福韋酯為常用治療藥物,此藥對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療效果明顯,但不良反應較大,用藥安全性不高。
恩替卡韋能夠有效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復制,藥物進入人體后可磷酸化,使藥物形成類似三磷酸脫氧鳥嘌呤核苷物,用于對抗病毒,使病毒相關(guān)基因鏈的合成受到抑制,同時減輕乙肝病毒多聚酶的活性,促進肝臟功能的恢復,對其他臟器的損害隨之減少[6]。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較試驗組低,且治療后試驗組患者血清AST、TBIL、ALT水平較對照組低,表明恩替卡韋能夠緩解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肝臟恢復,提升治療效果,與李柯等[7]研究結(jié)果一致。IV-C、HA、LN是臨床常用判定肝纖維化程度的指標,其水平越高,肝纖維化程度越重。恩替卡韋能有效減少星狀細胞的激活與膠原纖維的合成,阻止肝纖維化的發(fā)生,其能抑制病毒DNA合成,從而具有顯著抑制病毒復制作用,可減少肝細胞損傷,減少肝臟炎癥的發(fā)生,起到共同抗肝纖維化的作用[8]。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患者血清LN、HA、IV-C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恩替卡韋能夠降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纖維化指標,控制病情進一步發(fā)展。
表2 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AST:谷草轉(zhuǎn)氨酶;TBIL:總膽紅素;ALT:谷丙轉(zhuǎn)氨酶。
?
表3 兩組患者血清IV-C、HA、LN水平比較(±s,μg/L)
表3 兩組患者血清IV-C、HA、LN水平比較(±s,μg/L)
注:與治療前比,*P<0.05。IV-C:Ⅳ型膠原;HA:透明質(zhì)酸;LN:層黏連蛋白。
?
綜上,恩替卡韋能夠緩解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臨床癥狀,調(diào)節(jié)肝功能與肝纖維化指標水平,促進肝臟恢復,延緩疾病發(fā)展進程,提升治療效果,值得臨床進一步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