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記者 楊凱奇 南方周末實習生 魏翠翠
云南15頭亞洲象一路北遷。 新華社 ?圖
野豬泛濫,農(nóng)作物遭踏,一些農(nóng)戶放棄種地?!∪嗣褚曈X ?圖
★“希望人能夠稍稍撤回一些腳步,給緩解人象沖突留出一些空間?!?/p>
2020年7月,這個象群還曾于普洱市大開河村傷人,致1人遇難。與人類產(chǎn)生沖突的野生動物,不只有大象。2020年5月17日,四川江油市馬角鎮(zhèn)沉水村,一對母子在兒子周末返校途中遭遇黑熊,母親被襲擊身亡。2021年5月10日,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的一名藏族村支書被野豬襲擊身亡。
政府補償、野生動物肇事責任險等機制正在各地嘗試。但在一些專家和動物保護組織看來,僅靠補償并不足以應對人獸沖突上升的挑戰(zhàn)。
15頭“北上”的野生亞洲象,近幾個月成了“網(wǎng)紅”。億萬人在線關(guān)注著象群一路上的一舉一動:逛縣城、“喝醉酒”、掉進坑、席卷4噸人類投喂的飼料……這些野生的龐然大物似乎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消遣,但無可忽視的是,它們也帶來了破壞。
2020年7月,這個象群還曾于普洱市大開河村傷人,致1人遇難。與人類產(chǎn)生沖突的野生動物,不只有大象。2020年5月17日,四川江油市馬角鎮(zhèn)沉水村,一對母子在兒子周末返校途中遭遇黑熊,母親被襲擊身亡。2021年5月10日,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的一名藏族村支書被野豬襲擊身亡。
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與人類活動正日益重疊,人獸沖突時,損失誰賠? 政府補償、野生動物肇事責任險等機制正在各地嘗試。但在一些專家和動物保護組織看來,僅靠補償并不足以應對人獸沖突上升的挑戰(zhàn)。
“捕殺500頭野豬”?不屬實
四川省理塘縣增德村村支書土登相巴遇難后,據(jù)理塘縣委宣傳部消息,村民們紛紛來到他的家中吊唁,點起一盞盞酥油燈。
理塘宣傳部干部葉強平稱,事發(fā)后縣里成立專案組,調(diào)查事件過程。他們了解到,土登相巴是在日常巡山防火的途中遭遇那頭野豬的。5月10日早上開完巡山碰頭會后,他與兩位同事組隊前往巡山點,他走在前,同事在后。9點36分,同事聽到一聲慘叫,趕緊上前救援,肇事的野豬迅速逃入山林中。同事立即打電話求救,但當醫(yī)護人員和鄉(xiāng)干部趕到現(xiàn)場時,土登相巴因腿動脈破裂失血過多,已無生命體征。
土登相巴被四川省林草局追授“全省森林草原護林防火先進工作者”稱號,四川省理塘縣林草局副局長孫成偉說,林草部門正在學習他的精神與事跡。
有媒體報道,理塘申請捕獵500頭野豬。這遭到了孫成偉的否認,“我們并沒有因為他的離世而要捕殺野豬,這是一個偶發(fā)案例?!睂O成偉印象中,近年來理塘縣因野豬造成人員傷亡的僅此一例,不能說明野豬泛濫成災。村莊居民點的鐵絲欄圍也不是近期為防范野豬和黑熊破壞莊稼而設(shè)置,此前就有。
5月20日,四川省林草局下發(fā)了“關(guān)于依法開展野豬種群調(diào)控的通知”,通知明確縣級林草主管部門調(diào)查本地野豬的分布情況、種群數(shù)量,對“超過生態(tài)容量、給當?shù)厝嗣袢罕娚拓敭a(chǎn)安全帶來嚴重危害的野豬種群”,制定獵捕措施等種群調(diào)控方案,報縣政府組織實施。
孫成偉收到了該通知,他強調(diào),必須在調(diào)查野豬是否泛濫后,才可能實施類似計劃。
黑熊襲擊后村民想搬離
對土登相巴的身后事,孫成偉也有些無奈。四川省尚未出臺野生動物損害補償辦法,對土登相巴親屬的經(jīng)濟補償尚缺乏依據(jù)。“目前我們給家屬發(fā)放了一些慰問品。”
事實上,相關(guān)補償在四川省已有先例——2020年5月17日晚6點,四川江油市馬角鎮(zhèn)沉水村6組一對母子在兒子周末返校途中遭遇黑熊,母親被襲擊身亡,兒子幸免于難。2021年6月1日,父親李建軍(化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江油市自然資源局已經(jīng)向他補償294300元。
事件發(fā)生后,人們擔心時年7歲的孩子留下心理創(chuàng)傷。李建軍記得,兒子當時“不愛說話”,不愿提起那個晚上發(fā)生的事,常常躲到?jīng)]人處發(fā)呆。當?shù)卣疄榱诉M行心理疏導,請來了老師和心理援助人員?!靶Ч话?,但孩子聽他老師的話?!爆F(xiàn)在,兒子已大體恢復正常。
妻子走了,為了照顧小兒子,李建軍無法外出打工,“靠種地養(yǎng)不活這幾口人”。他當時希望,政府能給予這個破碎家庭一定的補償,并補償兒子的精神損失。同時,因為沉水村6組只有幾戶人家,到村子的主要聚居點要走1小時山路,仍存在被野獸襲擊的可能,他希望政府能把6組搬遷下山。
江油市自然資源局曾表示,四川省尚未出臺專門的“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chǎn)損害補償辦法”,當?shù)貙⒔梃b陜西、甘肅等鄰近省份相關(guān)規(guī)定,確定補償細節(jié)。如今,兒子的精神損失補償未獲支持,搬遷的事情也沒有了下文,李建軍提出的三個愿望只實現(xiàn)了補償這一個。他介紹,294300元的補償金是以當?shù)丶彝ツ昶骄杖霝闃藴?,累?0年得出的。
他感到,似乎輿論的熱度退去后,這起悲劇的處理已經(jīng)草草收尾。“殺人的熊已經(jīng)被擊斃了,活著的人要想想怎么解決問題才好?!?/p>
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險的探索
野生動物肇事補償機制,陜西、甘肅、吉林出臺了相關(guān)規(guī)定,由財政資金對受害者進行補償。而其余多數(shù)省份,尚未出臺相關(guān)規(guī)定。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工程師楊緯和曾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吉林省于2009年開展野生動物肇事補償,對野生動物造成的牲畜死亡給予市場價100%的補償,農(nóng)作物損毀給予60%的補償。以吉林省縣級市琿春為例,吉林省和琿春市財政各負擔一半的補償費用,但隨著野生動物損害的案例越來越多,補償資金日益不堪重負。2018年,琿春曾因資金來源不穩(wěn)定造成補償款發(fā)放推遲的情況。
除了用財政資金進行補償外,保險也在嘗試加入。2009年起,云南省與太平洋保險云南省分公司合作,簽約了全國首份亞洲象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由財政投保285萬元,最高賠償限額3000萬元,保險費率9.5%。當時《云南林業(yè)》報道稱,該險種“在國內(nèi)外都沒有先例”。
引入商業(yè)化的責任險是為了提高補償水平,從而緩解當?shù)厝伺c亞洲象的沖突?!对颇狭謽I(yè)》報道舉例,2000年初大象踩死1人,財政僅能補償5000元。之后補償金雖逐步提高到5萬元,仍遠遠未能達到合理的補償數(shù)字。而引入保險后,“將可獲得20萬元補償”。
2011年,“亞洲象肇事險”升格為“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險”(以下簡稱“野責險”),將投保野生動物擴展到所有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包括野豬等“三有動物”。2014年時,該險種已推廣到云南省16個州市129個縣(市、區(qū)),實現(xiàn)了全省覆蓋。
“人命關(guān)天,人身損害賠償一直是我們的重中之重?!痹谔窖蟊kU普洱支公司負責野責險業(yè)務的張正斌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北遷的象群,曾造成了一人死亡、兩人受傷。該公司“第一時間賠付定損81萬余元”。
除了重點覆蓋人身損害賠償,野責險還可按市場價賠付野生動物對農(nóng)作物的損害。但張正斌亦坦言,對茶、甘蔗等經(jīng)濟作物的損害,暫時還做不到按市場價賠付——由于“野責險”的投保額有限,保險公司也只能量入為出。目前具體的投保額和保險限額,他不便透露。
張正斌說,目前保險公司和政府正在探索,由民眾和財政共同購買“野責險”,從而分攤一部分財政的壓力。
“這是帶有公益性質(zhì)的責任險,并不太盈利。”張正斌直言。《半月談》一篇報道披露的案例顯示,賠付遠大于保險費:普洱市江城縣2015年安排70萬元購買保險,保險公司賠付249.05萬元。
此等局面令人不禁擔憂,野責險會成為保險公司的負擔,難以長期運營下去。況且云南省的人獸沖突還在逐年增加。
希望人類稍稍撤回一些腳步
面對愈演愈烈的人獸沖突,“政府的補償和保險公司的理賠可以緩解,但無法根治。”亞洲象研究者、北京師范大學生態(tài)學教授張立認為,要在有重要野生動物分布的地方實行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
亞洲象的主食本是竹筍、嫩葉、野芭蕉等,但對香甜的甘蔗也來者不拒。時間長了,有的野象改變了食性,喜歡“光顧”農(nóng)民的甘蔗田,造成大量破壞。面對它們,村民們除了跑回家里,并沒有太多辦法。
“以前一些村子敲鑼打鼓驅(qū)趕大象,反而可能激怒它們,造成人員傷亡?,F(xiàn)在驅(qū)趕手段用得少了。最好的情況是村民能依照政府和林業(yè)部門的預警信息提前做好自我安全防范準備,將收割好的作物藏在高處或大象不易發(fā)現(xiàn)的地點?!眹H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云南亞洲象項目主管曹大藩說。
張立建議,地處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野象活動區(qū)域的村落,可以種植大象不愛吃的作物。他強調(diào),這種農(nóng)作物的整體改變不是農(nóng)戶自己能辦到的,需要政府大尺度地進行規(guī)劃。
IFAW正在西雙版納的倒淌箐村開展“養(yǎng)蜂護象”的項目。村民種植橡膠樹,走入到橡膠林勞作時,就容易與野象偶遇產(chǎn)生沖突。IFAW希望村民們可以通過養(yǎng)蜂,減少到橡膠林工作的時間,最終用養(yǎng)蜂替代掉部分橡膠種植業(yè)。“如果養(yǎng)蜂和橡膠替代的其它作物的收入能比種橡膠更高,那這就是保護亞洲象的有效形式?!辈艽蠓f
種植橡膠樹是導致亞洲象棲息地碎片化的原因之一。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橡膠樹于1960年代引入中國,很快成為云南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在西雙版納的種植面積從零發(fā)展到2016年的30萬公頃。橡膠林每進一步,就意味著云南的熱帶季雨林在后退。
張立認為,雨林毀滅使其為社會提供的生態(tài)服務受損,并且這種損失是可以量化的。雨林能提供多種多樣的價值,如干凈的淡水和空氣、碳收集等。通過測算,當9.6%的天然林轉(zhuǎn)變?yōu)榻?jīng)濟林時,熱帶雨林的價值會減少30%—40%?!凹热婚_發(fā)雨林要付出這樣的代價,反過來說,當?shù)卦诒Wo雨林時,可以申請生態(tài)補償?!鄙鷳B(tài)補償?shù)男问娇梢允寝D(zhuǎn)移支付,用其他省份支付的資金助力本地開展生態(tài)移民、替代生計等工作。
在公眾感知中,野生動物與人產(chǎn)生沖突的新聞在近年來陡增。楊緯和則認為,人獸沖突其實歷來都有發(fā)生,但過去對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較粗放時,遇到?jīng)_突,人類可以隨意報復——豹子殺死耕牛,村民在牛尸上撒毒藥;虎吃人,村民組成打虎隊的事情屢有發(fā)生。“現(xiàn)在執(zhí)法嚴了,管理規(guī)范了,問題就爆發(fā)出來了。”
隨著近年來保護力度加大,野生動物種群數(shù)量增長,人與獸遭遇的機會變多。但追本溯源,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并沒有顯著增加,反而有減少的趨勢?!艾F(xiàn)在相對于20年前,亞洲象的棲息地減少了40%,更加支離破碎,大象跟人的緩沖地帶進一步消失。”張立坦言,“希望人類能夠稍稍撤回一些腳步,給緩解人象沖突留出一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