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摘要】高校學生干部目前面臨著諸多自我認知問題,由此導致的“官僚化”傾向也逐漸凸顯。基于此,高校要加強和引導學生干部自我認知的培養(yǎng),并針對其“官僚化”傾向采取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高校學生干部;自我認知培養(yǎng);“官僚化”傾向;解決路徑
學生自治是高校內部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生干部在學生自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不過,近年來高校學生干部開始出現(xiàn)“官僚化”傾向,類似于中山大學學生干部任免名單事件的新聞頻頻出現(xiàn),可見國內高校部分學生干部的自我認知已經(jīng)出現(xiàn)較大偏差。如何培養(yǎng)高校學生干部的自我認知能力并剎住“官僚化”的壞風氣,是高校在內部管理方面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
一、目前高校學生干部自我認知不清的主要表現(xiàn)
部分高校學生干部存在著嚴重的自我認知不清的情況,對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明確,只認識到有管理權力,卻忽視了服務義務,導致在管理工作中出現(xiàn)了“官僚化”傾向,對高校內部的學生自治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
目前高校學生干部自我認知不清的最主要表現(xiàn)是管理欲望強烈,但工作經(jīng)驗不足。由于中學階段的學習任務繁重,許多學生在中學階段擔任學生干部的機會較少,導致其管理方面的欲望在中學階段處于被壓抑和積累的狀態(tài),當進入高校且被選為學生干部后,這種管理欲望會突然釋放,管理表現(xiàn)過于強烈。但是由于缺乏學生管理工作經(jīng)驗,這部分高校學生干部極容易在管理工作中出現(xiàn)失誤,甚至出現(xiàn)根本性的錯誤。這無疑會打擊學生干部的管理自信,導致其出現(xiàn)自我認知不清的情況。
高校學生干部自我認知不清的另一個主要表現(xiàn)是,其雖具備足夠的管理意識,但服務意識卻嚴重匱乏。隨著高校學生管理理念的發(fā)展,高校學生干部只具備管理意識遠遠不足以順利地開展學生工作,“在服務中管理”的科學管理模式要求高校學生干部具備足夠的服務意識。然而,大部分高校學生干部自我意識較強,服務意識較弱,很少能夠主動付出,服務他人。
二、高校“官僚化”傾向產(chǎn)生的原因
目前高校學生干部出現(xiàn)“官僚化”的主要原因是來自于價值觀念的偏差與錯誤。在高校內部學生自治的實踐過程中,部分高校學生干部對“權利”與“權力”的概念混淆不清,將自治權利視為管理權力,過分重視管理權而忽視了為學生服務的義務,致使學生自治成為了部分高校學生干部濫施管理權力的平臺,導致“官僚化”現(xiàn)象滋生并蔓延。高校學生干部價值觀念的偏差還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的“官本位”思想上。部分學生是帶著功利的目的進入學生干部隊伍的,這部分學生干部不僅自身素質有待提高,其“當官”的思想宗旨也嚴重影響其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最終導致其工作表現(xiàn)出濃厚的“官僚”風格。
高校學生干部出現(xiàn)“官僚化”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高校內部學生自治制度管理不完善。在學生干部的用人方面,學生會等組織很少在學生干部上任前對其進行德行與能力的考查;此外,部分高校給予了學生干部較大的權力,卻沒有構建針對學生干部的監(jiān)督機制,這就很容易導致徇私舞弊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部分高校為了使學生干部的管理活動更具權威性,將學生干部與普通學生進行了區(qū)分,在他們之間架構了上下級關系,這就導致了學生干部與普通學生之間出現(xiàn)不平等的問題。這種上下級的構架長期存在,將會使高校學生干部的“官僚化”從傾向轉化為常態(tài),嚴重阻礙高校學生的自治管理。
三、高校學生干部自我認知培養(yǎng)與“官僚化”傾向解決路徑研究
(一)高校學生干部自我認知培養(yǎng)途徑
自我認知就是指主體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和性格特點、心理狀態(tài)、學習和工作現(xiàn)狀等有足夠的了解,能夠察覺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高校學生干部只有正確地進行自我角色認知,才能明確自己在學生工作中的地位,從而提高自身素質。高校應該主動與學生干部進行約談,引導其進行自我角色認知,幫助學生干部認識到自己為學生服務的根本角色,然后是模范角色,最后才是管理角色。在引導高校學生干部進行自我角色認知后,還要引導其進行自我評價。高校學生干部正處于從青年到成年的轉變階段,其思想還未完全成熟,其自我評價往往是不穩(wěn)定且不切合實際的。因此,高校相關工作者應該重視學生干部的自我評價,間斷性地引導學生干部作出正確的自我評價,將原本不務實的自我評價升華為有意識的、真實的自我評價,從而讓學生干部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和接納自己。在學生干部有了正確的自我角色認識和自我評價后,高校學生工作管理者要引導其進行自我改進。高校學生工作管理者可以指導學生干部通過自我評價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并針對缺點進行改正。
(二)高校學生干部“官僚化”傾向解決路徑
要遏止高校學生干部“官僚化”的傾向,就要加強對他們的思想引領,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首先,要幫助高校學生干部厘清“權利”與“權力”之間的區(qū)別,教導學生干部不能將“權利”當作“權力”,更不能在學生工作中濫用“權利”。此外還要教導學生干部要將權利與義務平衡好,不能只享受自治權利,而忽視了服務同學的義務。其次,要完善高校黨支部的思想引領。以基層黨支部的服務方針為指導依據(jù),健全學生干部的思想培訓,促使學生干部提升自己的服務能力,擺脫“官僚”風氣。最后,除了思想方面的指導,高校還需要盡快構建完備的學生自治章程,優(yōu)化學生干部相關內容。部分高校的學生自治章程并非根據(jù)自身校情構建,而是對全國高校學生自治章程的簡單復制,并未加以改進和修改。因此,在涉及高校學生干部的管理工作內容時,有時難免出現(xiàn)一些過時的、不恰當?shù)膯栴}。對此,高校應根據(jù)自己的校情以及現(xiàn)實需求,盡快構建符合自己校內環(huán)境的學生自治管理章程。另外,在高校學生干部的人選方面,要摒棄傳統(tǒng)的“點將”制度,采用民主選舉的方式,保障學生們的民主權利;同時,建立一個多元化的監(jiān)督機制,讓學生干部處于大眾監(jiān)督之下。
參考文獻:
[1]初金哲.高校學生干部培養(yǎng)模式研究[J].大慶社會科學,2019(02):137-138.
[2]王俊.當前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思考[J].才智,2016(12):96.
[3]曹迎.試論對高校學生干部自我培養(yǎng)的引導教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0):57-59.
[4]劉琬舒.高校學生干部官僚化傾向分析及對策思考[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08):252.
[5]劉思廣,呂羿良.從管理學視角透析高校學生干部官僚化傾向及糾偏機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8):19-20.
[6]于佳.新時代高校團學組織干部“官僚化”傾向治理初探[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0(03):196-197.
【本文系吉林省德育與學生發(fā)展研究中心開放課題“共青團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學生干部‘官僚化傾向解決路徑探析”(10101139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吉林省德育與學生發(fā)展研究中心、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