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麗穎 龐晶琳
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化學工程系 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進入新時期后,我國的大學教育普及程度較高,大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具備明顯的雙邊性,教與學,同樣會對教學質量、教學有效性產生影響。新時期,大學更注重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與研究型人才。物理化學指的是將化學規(guī)律與理論通過物理方法與原理進行闡述與解釋,屬于必修課程之一,物理化學以物理與化學為基礎。物理化學學科中的思維嚴謹,公式使用較為嚴格,由于較抽象,理解難度較高,且進入新時期后,大學積極進行改革,多種教學方式應用于物理化學教學之中,以求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豐富學生的專業(yè)知識。
1.教學單調,教學效率不高。在大學物理化學教學之中,所使用的傳統教學方式極度落后與簡單,老師多使用黑板與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激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且學生對傳統教學方式出現厭煩心理,對于物理化學知識的學習提不起興趣,一直在被動的進行學習,填鴨式教學極為明顯,部分學生僅處于不明白、不理解的狀態(tài),無法有效提高大學的教學質量。
2.物理化學較抽象。大學的物理化學的理論性較為明顯,課程內容的抽象度較高,和化學、物理等學科之間沒有銜接性,在學習抽象知識時,對學生所具備的自主研究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再加上老師無法對抽象的物理化學知識進行形象、準確的描述,也就造成學生無法有效掌握知識點。
3.學生間的參差與教學難度不相符。在大學物理化學教學之中,會發(fā)現學生的個人能力與學習情況均存在著差異性,老師無法考慮到全部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會考慮多數學生的實際情況,以中等學生為主開展教學活動,差的學生就不能對教學內容給予更好的接受與理解,而好的學生,老師所教授的專業(yè)知識又不能達到學生的能力水平,導致兩邊均有所欠缺。
4.物理化學間的交叉性明顯。大學中所開設的物理學科化學之間的交叉性明顯?,F使用的化學知識缺乏明顯的邏輯性與系統性,理論推導程序較為繁瑣,案圖分析非常有必要,且復雜。學生在物理化學的學習之中極易出現思路不明的情況,無法有效構建專業(yè)化的知識體系,嚴重影響學習的有效性。
1.重視應用與理論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能力。在大學物理化學教學過程中,會發(fā)現學生也是由感性發(fā)展至理性,多數學生認為物理化學的學習難度較高,對物理化學的學習提不起興趣。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為學生講解基本的教學知識點外,還需要外課外延伸,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理解,以徹底掌握教學知識點,為各個知識點建立起體系化的聯系,并向學生詳細講解知識點的背景與發(fā)展,并對不同的看法一一闡述,從何種實踐活動,目的是為了解決何種問題等進行引導學生,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2.針對教學對象對教學內容進行精挑細選。大學中的物理化學涵蓋電化學、統計熱力學以及化學熱力學等多方面的內容。而我國大學在物理化學教學過程中,不僅會教授與上述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內容,而且還會講解與量子化學、統計熱力學等相關的知識點。部分大學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開設物理化學課程基礎—量子化學、統計熱力學等的教學。因此,新時期,大學在物理化學教學過程中,要果斷放棄不合理的教學內容,開設實驗課程,將抽象化的理論知識具象化的展示在學生研究,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活動。同時,老師需注意優(yōu)化教學內容,保證課程教學不含水分,以有利于新時期人才的培養(yǎng)。
3.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升實踐應用能力。在物理化學教學之中,存在著眾多的理論知識,在講解公式的由來時,需清晰的講解數學推導,為學生解釋數學推導的由來與意義,以保證學生能夠把物理化學與公式有效聯合。對物理化學中的規(guī)律進行總結,并結合數學模型,促使學生將公式與實際生活問題相結合,以對物理化學公式有個具體的了解,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計算能力。
4.重視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要想培養(yǎng)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大學就需要根據需要多開展實驗教學活動,以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理論知識,同時還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在對物理化學實驗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解決時,就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理論知識結合能力與實際應用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能力,滿足社會的人才需求。
綜上所述,大學物理化學由于理論性較強,導致學生不感興趣,極易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老師在重視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還需積極開展實驗教學,熟練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并將高新科學技術應用于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以提高大學物理化學的教學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