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麗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疼痛科 洛陽471000)
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系統(tǒng)疾病,可分為無癥狀炎癥性前列腺炎、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綜合征、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及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常表現(xiàn)為長期、反復的骨盆區(qū)疼痛或不適,可伴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礙及排尿癥狀,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1~2]。頭孢替安是治療該病的常用藥物,但只對治療細菌性前列腺炎的效果較好,對其他類型的前列腺炎無法獲得滿意效果[2]。前列欣膠囊為中成藥,內(nèi)含多種中藥成分,有清熱利濕、消腫止痛、利尿通淋、活血化瘀、滋補肝腎之功效。本研究旨在探討頭孢替安聯(lián)合前列欣膠囊治療前列腺炎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9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5例前列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62例和研究組63例。對照組年齡28~52歲,平均年齡(40.82±5.23)歲;體質(zhì)量57~73 kg,平均體質(zhì)量(62.33±4.24)kg;病程1~6年,平均病程(3.86±1.22)年;疾病類型: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39例,無癥狀炎癥性前列腺炎19例,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4例。研究組年齡25~50歲,平均年齡(41.25±5.14)歲;體質(zhì)量58~75 kg,平均體質(zhì)量(63.12±4.72)kg;病程0.5~7.0年,平均病程(3.91±1.17)年;疾病類型: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37例,無癥狀炎癥性前列腺炎22例,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符合《內(nèi)科學》[3]中前列腺炎診斷標準。中醫(yī)辨證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中慢性前列腺炎濕熱下注證,主癥:尿頻、尿急、尿痛;次癥:尿道灼熱、尿液白濁、陰囊潮濕、尿后滴瀝;舌脈: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滑。
1.3 入組標準 (1)納入標準:符合上述中西醫(yī)標準,且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前列腺液白細胞>10個/HP。(2)排除標準:有藥物應用禁忌者;合并前列腺癌或急性前列腺炎者;合并肝腎功能嚴重不全及心腦血管病者;有嚴重精神及認知障礙患者。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注射用鹽酸頭孢替安(國藥準字H20153249)0.5 g與5%葡萄糖250 ml注射液混合后靜脈滴注,2次/d,治療1周。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前列欣膠囊(國藥準字Z10950010)口服,4粒/次,3次/d,治療1個月。
1.5 觀察指標 (1)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水平。兩組在治療前后分別采集前列腺液以1:5~1:10稀釋,采用ELISA法測定IL-2、IL-6水平,試劑盒來自武漢伊萊瑞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兩組在治療前后分別抽取清晨空腹肘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血清,于-80℃冰箱保存待測,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ECLIA)測定。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IL-2、IL-6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IL-2、IL-6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IL-2、IL-6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IL-2、IL-6水平比較(ng/L,±s)
表1 兩組IL-2、IL-6水平比較(ng/L,±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
2.2 兩組PSA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PS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SA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PSA水平比較(ng/ml,±s)
表2 兩組PSA水平比較(ng/ml,±s)
?
前列腺炎是50歲以下男性常見的泌尿系統(tǒng)疾病,其中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較為常見,約占總發(fā)生率的64%。該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尿頻、尿急、尿不盡、尿痛及尿道灼熱等,同時前列腺還會伴隨炎癥而腫大,隨著病情發(fā)展可引起諸多并發(fā)癥,甚至影響生育功能。PSA是只存在于前列腺組織中的特異性蛋白,其水平主要受前列腺的體積影響,是反映前列腺癌變的主要因素。而IL-2、IL-6為免疫系統(tǒng)中的細胞生長因子。有研究表明,前列腺炎患者的PSA水平及前列腺液中IL-2、IL-6水平較高,通常高于健康人群[5~6]。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IL-2、IL-6及PSA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說明頭孢替安聯(lián)合前列欣膠囊可加強對前列腺患者的治療效果。頭孢替安是第二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主要用于抑制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對抑制大腸埃希菌的效果較好,通過與細菌細胞膜上的青霉素結合蛋白結合,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及細胞壁黏肽的交叉連結,長期抑制細胞分裂和生長,使其溶解和死亡[7]。但單獨使用頭孢替安對細菌性前列腺炎有較好的療效,而對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效果并不明顯,故常需聯(lián)合其他藥物進行治療。中醫(yī)認為前列腺炎主要病因為濕熱阻于腎與膀胱,導致腎與膀胱氣化失常,則小便不利,泄時澀痛,淋瀝不暢,治療應以清熱利濕為主,同時兼以活血化瘀、滋補肝腎[8]。前列欣膠囊屬于中成藥,由桃仁(炒)、沒藥(炒)、紅花、赤芍、澤蘭、丹參、王不留行(炒)、皂角刺、川楝子、敗醬草、蒲公英、石葦、白芷及枸杞子等組成。其中蒲公英、敗醬草、王不留行及石葦可清熱去濕,利尿通淋;桃仁、紅花、丹參、澤蘭、沒藥可散濕去腫,活血化瘀;皂角刺、川楝子、白芷可行氣止痛;枸杞子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消腫止痛、利尿通淋、活血化瘀、滋補肝腎之功效。同時現(xiàn)代藥理學證實,石葦可抑制大腸桿菌,且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川楝子、枸杞子、赤芍及蒲公英有抗炎止痛的作用;澤蘭、丹參、桃仁及紅花有抑制纖維組織增生與調(diào)節(jié)免疫系統(tǒng)的作用;枸杞中的枸杞多糖可使受損的睪丸組織恢復到接近正常,保護生殖系統(tǒng),抑制腫瘤生長和細胞突變[9]。因此,該藥與頭孢替安聯(lián)合使用可降低前列腺患者IL-2、IL-6及PSA水平。綜上所述,頭孢替安聯(lián)合前列欣膠囊治療前列腺患者,可提高治療效果,有效減輕機體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