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蘭
(河南省睢縣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 睢縣476900)
急性期高血壓腦出血(AHCH)治療關鍵在于盡早清除血腫,如甘露醇、尼莫地平及醒腦靜注射液等常規(guī)藥物,可有效減輕血腫占位效應及缺血損傷,促進神經(jīng)功能修復,但整體療效仍不盡理想[1]。近年來,中西醫(yī)結合療法在AHCH治療方面展現(xiàn)出良好前景,中醫(yī)學認為,AHCH屬于“出血中風病”范疇,瘀血阻滯、脈道不利為病理基礎,風火痰毒、諸邪傷腦為急性期病機[2]?;低}組方具有益氣活血、化瘀通絡、燥濕化痰之功效,適用于AHCH的治療。本研究將化痰通脈組方聯(lián)合甘露醇、尼莫地平及醒腦靜注射液應用于AHCH患者,旨在探究應用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2018年3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急性期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按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42例和研究組43例。對照組女17例,男25例;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56.89±5.94)歲;出血量9~27 ml,平均出血量(15.72±3.35)ml。研究組女14例,男29例;年齡47~78歲,平均年齡(57.62±5.30)歲;出血量9~30 ml,平均出血量(16.44±3.71)ml。兩組性別、年齡、出血量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 入組標準
1.2.1 納入標準 符合AHCH診斷標準[3];發(fā)病至治療時間≤24 h;首次發(fā)??;對本研究藥物無禁忌;發(fā)病前無認知功能障礙、肢體功能障礙、腦部創(chuàng)傷及手術史;臨床資料完整。
1.2.2 排除標準 合并惡性腫瘤者;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近3周內(nèi)有嚴重感染性疾病史者;合并嚴重心腦肝腎功能不全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腦出血者。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甘露醇注射液(國藥準字H32021568)250 ml靜脈滴注,尼莫地平注射液(注冊證號H20181106)50 ml微量泵注,泵速4 ml/h,醒腦靜注射液(國藥準字Z53021639)10~20 ml與250 ml生理鹽水充分混合后靜脈滴注,均為1次/d,持續(xù)治療10 d。期間常規(guī)給予降壓、抗感染、吸氧、糾正酸堿平衡、腦神經(jīng)保護等對癥治療。
1.3.2 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化痰通脈組方治療?;低}組方:法半夏10 g,地龍10 g,遠志10 g,僵蠶10 g,天麻9 g,白術9 g,化橘紅7 g,石菖蒲5 g,伊貝母5 g,膽南星5 g。加水煎煮,留取藥汁約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1劑/d,持續(xù)治療10 d。
1.4 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顯效:癥狀基本消失,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降低>90%;有效:癥狀明顯改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降低50%~90%;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分別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評估治療前后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NIHSS總分42分,得分越高表示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mRS總分6分,0分:無癥狀,1分:盡管有癥狀,但未見明顯殘障;2分:輕度殘障;3分:中度殘障;4分:重度殘障;5分嚴重殘障;6分:死亡。(3)治療前后血清血小板抗原(Hpa)、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EGF)水平。采集患者外周靜脈血3 ml,以3 500 r/min轉速、10 cm半徑離心處理5 min,取血清標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上述指標,試劑盒購自上??道噬锟萍加邢薰?,儀器為美國Bio-Rad公司生產(chǎn)的680型酶聯(lián)免疫檢測儀。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22.0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NIHSS及mRS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NIHSS及mR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NIHSS及mRS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NIHSS及mRS評分比較(分,±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
2.3 兩組血清Hpa、VEGF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血清Hpa、VEGF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Hpa、VEGF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血清Hpa、VEGF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
本研究采用甘露醇、尼莫地平及醒腦靜注射液對AHCH患者進行治療,取得良好治療效果。其中甘露醇是一種高滲降壓藥,具有快速降低顱內(nèi)壓的作用,廣泛應用于腦部疾病患者搶救治療中。尼莫地平能降低紅細胞脆性及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具有保護腦神經(jīng)元的作用。而醒腦靜注射液可降低血腦屏障通透性,有效緩解腦水腫,降低顱內(nèi)壓,且能清除氧自由基、發(fā)揮抗氧化作用,從而保護神經(jīng)細胞。但仍有部分患者采用甘露醇、尼莫地平及醒腦靜注射液后癥狀改善欠佳。本研究在上述藥物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化痰通脈組方,治療總有效率提高至93.02%,且患者治療后NIHSS及mRS評分均得到進一步降低。中醫(yī)學認為,AHCH病因主要有外感風邪、飲食不節(jié)、內(nèi)傷積損、勞欲過度等,病機為陰陽失調(diào)、氣血逆亂,最終上犯于腦[4]?!兜は姆āぶ酗L》記載“中風,大率主血虛有痰,治痰為先,次養(yǎng)血行血?!被低}組方由法半夏、地龍、遠志、僵蠶、天麻等多種中藥組成,其中法半夏性溫、味辛,歸脾、胃、肺經(jīng),具有燥濕化痰之功效;地龍性寒味咸,歸膀胱、脾、肝經(jīng),具有清熱定驚、平喘、利尿、通絡的功效;遠志味苦、辛,藥性溫,歸心、腎、肺經(jīng),具有安神益智、交通心腎、祛痰、消腫之功效;僵蠶味辛、咸,性平,歸肝經(jīng)、肺胃經(jīng),具有祛風定驚、化痰散結之功效;天麻可熄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白術可燥濕利水、健脾益氣;化橘紅散寒燥濕、利氣消疾;石菖蒲醒神益智;伊貝母化痰、散結;膽南星清熱化痰、息風定驚。諸藥合用,具有健脾益氣、祛風定驚、化痰散結、活血通絡之功效?,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地龍具有抗炎、鎮(zhèn)痛、降血壓、保護神經(jīng)細胞、降低血漿黏度等作用[5];遠志具有抗炎、保護神經(jīng)、增強記憶力等作用[6];天麻具有增強記憶力、抗炎、增強免疫力的作用[7];白術具有減輕腦血腫、增強記憶的作用[8]。因此加用化痰通脈組方治療AHCH患者能顯著增強療效。此外,炎癥反應具有促進AHCH腦損傷加重的作用,Hpa、VEGF為其中較重要的炎癥介質,二者表達水平升高均可加重炎癥反應,促進疾病進展。本研究發(fā)現(xiàn),加用化痰通脈組方治療能進一步下調(diào)AHCH患者血清Hpa、VEGF水平,這與其具有良好抗炎作用有關,也可能是其重要治療機制之一,有助于減輕腦組織損傷,促進患者神經(jīng)功能修復。
綜上所述,采用化痰通脈組方聯(lián)合甘露醇、尼莫地平及醒腦靜注射液治療AHCH,能進一步抑制血清Hpa、VEGF表達,改善神經(jīng)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從而顯著增強療效,具有較高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