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冉冉
(河南省新鄭市公立人民醫(yī)院兒科 新鄭451100)
急性毛細支氣管炎為臨床常見呼吸道感染病癥,2歲以下嬰幼兒為多發(fā)群體,患兒臨床多表現(xiàn)為喘息、發(fā)熱、咳嗽等,病情多呈進行性加重,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易引發(fā)呼吸性喘鳴、呼吸衰竭,危及患兒生命安全[1~3]。臨床針對急性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多采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如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等,可有效擴張支氣管,緩解病情,但對部分患兒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欠佳,故仍需聯(lián)合其他藥物治療,以提高療效。中醫(yī)認為,急性毛細支氣管炎屬“哮喘”范疇,多是由風邪束肺、氣逆咳喘所致,故主張以清熱解毒、散結疏風為主要治療原則[4]。青金梔湯是由梔子、金銀花等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散結疏風之功效。基于此,本研究回顧性收集我院風寒閉肺證急性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臨床資料,從肺功能、療效等層面探討青金梔湯輔助治療的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76例風寒閉肺證急性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臨床資料,按治療方案不同分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觀察組男24例,女14例;年齡2~16個月,平均年齡(8.04±2.04)個月;發(fā)病時間7~43 h,平均發(fā)病時間(23.81±5.38)h。對照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3~17個月,平均年齡(8.47±1.91)個月;發(fā)病時間:6~43 h,平均發(fā)病時間(24.14±5.41)h。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結合臨床癥狀表現(xiàn)、病原菌培養(yǎng)結果、胸部X線片等確診為急性毛細支氣管炎;中醫(yī)辨證屬風寒閉肺證。(2)排除標準:有喘息病史者;嚴重營養(yǎng)不良者;合并肝、腎、心、腦功能障礙者;對本研究涉及藥物過敏者;心源性支氣管哮喘者;早產(chǎn)兒;低體質量兒;呼吸衰竭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依照具體情況,予以抗感染、吸痰、補液、平喘、吸氧等常規(guī)治療。
1.3.1 對照組 接受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治療,均為霧化吸入,布地奈德吸入氣霧劑(注冊證號H20120320)100μg/次,2次/d;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氣霧劑(注冊證號H20150673)200μg/次,3次/d。持續(xù)治療7 d。
1.3.2 觀察組 于對照組基礎上接受青金梔湯輔助治療,方劑組成:青蒿15 g,金銀花20 g,梔子10 g,水煎取汁50ml,分早晚2次溫服,1劑/d。持續(xù)治療7d。
1.4 觀察指標 (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2)兩組治療前、治療7 d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煩躁發(fā)熱、憋喘氣促、咳嗽癥狀依照嚴重程度分別計6分(重度)、4分(中度)、2分(輕度)、0分(無)。(3)兩組治療前、治療7 d后肺功能指標(達峰時間比、達峰容積比、潮氣量)比較,以小兒肺功能儀測定。
1.5 療效評估標準 治療24 h內血氧飽和度>90%,且治療3 d內肺部體征、喘息、發(fā)熱、咳嗽等臨床癥狀消失為顯效;治療3~7 d內肺部體征、喘息、發(fā)熱、咳嗽等臨床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為有效;治療>7 d肺部體征、喘息、發(fā)熱、咳嗽等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為無效。有效、顯效計入總有效。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總有效率對比[例(%)]
2.2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7 d后觀察組煩躁發(fā)熱、憋喘氣促、咳嗽積分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對比(分,±s)
表2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對比(分,±s)
?
2.3 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7 d后觀察組達峰時間比、達峰容積比、潮氣量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3。
表3 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s)
表3 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s)
?
小兒呼吸道纖毛擺動能力相對較差,加之管腔相對狹窄、支氣管壁較薄,極易患呼吸系統(tǒng)病癥。急性毛細支氣管炎屬小兒常見呼吸道感染病癥之一,主要由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發(fā),主要病理改變有平滑肌痙攣、氣道阻力增加、氣管內黏膜水腫與充血、產(chǎn)生過量氣道分泌物等,致使患兒出現(xiàn)不同程度喘息、咳嗽等癥狀[5~6]。故治療關鍵在于減少分泌物滲出,解除平滑肌痙攣,保持呼吸道通暢。霧化吸入為臨床治療急性毛細支氣管炎的常用手段,常見藥物如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等,經(jīng)霧化后吸入,可直接作用于氣道黏膜,有效控制氣道炎癥反應,但對部分患兒效果欠佳。故臨床應積極優(yōu)化治療方案,以提高整體療效。
中醫(yī)認為,急性毛細支氣管炎屬“哮喘”范疇,因小兒臟腑嬌嫩,外邪易內侵化熱,若熱生痰濁,阻于肺臟,則易導致宣降失序,加之小兒臟腑尚未發(fā)育成熟,津液更易阻塞于肺部,繼而引發(fā)喘憋、痰鳴諸癥,故主張以清熱解毒、散結疏風之法治療[7]。青金梔湯中青蒿屬菊科植物,性寒,味辛、苦,辛以解表,寒以清熱,為方中君藥,多用于解暑、退熱;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解血毒、宣散風熱之功效,可助君藥青蒿清熱和疏散之效,屬臣藥,多用于治療各種熱性病,如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發(fā)斑、發(fā)疹、身熱等;梔子性寒,味苦,可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屬佐藥,可增強金銀花清熱解毒效果。諸藥配伍,共奏清熱解毒、散結疏風之功效。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7 d后,觀察組總有效率94.74%較對照組73.68%高,煩躁發(fā)熱、憋喘氣促、咳嗽積分較對照組低,達峰時間比、達峰容積比、潮氣量較對照組高(P<0.05),由此可見,青金梔湯輔助治療風寒閉肺證急性毛細支氣管炎患兒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肺功能,促進病情恢復。青金梔湯中青蒿主要成分為蒿甲醚、蒿乙醚、青蒿琥酯、雙氫青蒿素,可發(fā)揮鎮(zhèn)痛、抗菌、解熱、抗炎及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效果;金銀花富含芳樟醇、α-松油醇等揮發(fā)油,可起到抗病原微生物、抗病毒作用;梔子提取物可發(fā)揮抗感染效果,能有效抑制腦膜炎奈瑟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故聯(lián)合用藥能進一步提高療效,促進病情恢復,改善肺功能。綜上所述,青金梔湯輔助治療風寒閉肺證急性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的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肺功能,促進病情恢復,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