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瑩暉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心血管內科 洛陽471003)
高血壓危象是指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在突然停藥、情緒激動、過度體力活動等誘因下,血壓突然升高,且超過180/120 mm Hg,伴有進行性心、腦、腎、眼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現(xiàn),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臨床常靜脈滴注硝普鈉,以便在短時間內控制性降壓,但該藥不良反應明顯,遠期療效不佳[1]。葛根湯合天麻鉤藤飲可平肝潛陽、補益肝腎、清熱活血之功效,近年來臨床用于治療高血壓[2]。基于此,本研究選取高血壓危象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葛根湯合天麻鉤藤飲聯(lián)合硝普鈉治療的臨床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2月收治的130例高血壓危象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治療方案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5例。對照組男39例,女26例;年齡39~67歲,平均(53.89±9.31)歲;高血壓危象病程0.5~2 h,平均(1.02±0.45)h。觀察組男40例,女25例;年齡40~67歲,平均(53.74±9.45)歲;高血壓危象病程0.4~2 h,平均(1.05±0.41)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 入組標準(1)納入標準:西醫(yī)符合《內科學》[3]第9版中高血壓危象診斷標準;中醫(yī)符合《中醫(yī)證候學》[4]中肝陽上亢證候:頭痛且脹,頭暈目眩,煩躁易怒,夜眠不寧,或兼脅痛,面赤口苦,舌紅,苔薄黃,脈弦有力;家屬已簽署病危通知書。(2)排除標準:既往合并高血壓腦卒中病史;腎性、嗜鉻細胞瘤、中樞神經(jīng)病變的繼發(fā)性高血壓;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對本研究藥物過敏。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去除誘因,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給予吸氧,硝普鈉(國藥準字H20083888)靜脈泵注,50~100 mg硝普鈉加入50~100 ml 5%葡萄糖中,開始以0.5μg/(kg·min)速度靜脈泵入,后根據(jù)血壓情況調整速度,最大調至10 μg/(kg·min),并監(jiān)測硫氰酸鹽血藥濃度,且不能超過10μg/ml。治療48 h。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葛根湯合天麻鉤藤飲,方劑組成:葛根20 g,天麻、鉤藤、芍藥各15 g,麻黃6 g,石決明30 g,梔子、黃芩、夜交藤、桑寄生、川牛膝、杜仲、桂枝、生姜各10 g,甘草8 g,加1 000 ml水煎煮,棄渣留汁200 ml,早晚頓服。治療48 h。
1.4 觀察指標(1)兩組臨床效果比較。根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評定。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證候積分減少<30%??傆行?顯效+有效。(2)兩組治療前,治療2 h、6 h、12 h及24 h后血壓情況比較。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48 h后,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5.38%高于對照組的83.0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治療前、治療后各時間點血壓情況比較治療前,兩組收縮壓、舒張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各時間點收縮壓、舒張壓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治療后各時間點血壓情況比較(mm Hg,±s)
表2 兩組治療前、治療后各時間點血壓情況比較(mm Hg,±s)
?
高血壓危象是一種心血管科急重癥,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是在高血壓的基礎上,周圍小動脈暫時性強烈痙攣、收縮,使血壓急劇升高,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視力障礙、劇烈頭痛、呼吸困難、少尿血尿等,故治療的重要措施是及時緩解血管痙攣進而降壓,同時應積極預防不可逆性靶器官損傷,改善預后,降低致死率[6]。
硝普鈉是一種可直接作用于動靜脈血管的強效擴張劑,作用機制是使血管平滑肌細胞釋放NO及激活鳥苷酸環(huán)化酶,提高細胞內cGMP水平,擴張小動、靜脈血管,迅速降低外周阻力,從而快速降低血壓,但維持時間短,且若長時間使用易導致硫氰酸鹽中毒[7~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48 h后,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95.38%高于對照組的83.08%;治療2 h、6 h、12 h及24 h后,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葛根湯合天麻鉤藤飲聯(lián)合硝普鈉治療高血壓危象的效果顯著,可以降低血壓,改善癥狀及體征,使患者脫離生命危險。
高血壓病屬中醫(yī)的“眩暈、頭痛”等范疇,病理變化為肝氣郁滯、郁久化火、肝陽上亢、鳳陽升動、上擾清竅、而見頭痛、眩暈、急躁易怒、口苦等癥,故治療的關鍵是平肝潛陽、傾瀉肝火。葛根湯合天麻鉤藤飲由葛根、天麻、鉤藤、麻黃、石決明、梔子、黃芩、夜交藤、桑寄生、川牛膝、杜仲、桂枝、芍藥、生姜、甘草組成,方中葛根歸肺、胃經(jīng),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天麻歸肝經(jīng),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鉤藤歸肝、心包經(jīng),息風定驚,清熱平肝;麻黃歸肺、膀胱經(jīng),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石決明入肝、腎經(jīng),平肝潛陽,除熱,明目;梔子歸心、肺、三焦經(jīng),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黃芩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jīng),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夜交藤歸心、肝經(jīng),養(yǎng)心安神,祛風,通絡;桑寄生歸肝、腎經(jīng),補肝腎,強筋骨;川牛膝歸肝、腎經(jīng),逐瘀通經(jīng),通利關節(jié),利尿通淋;杜仲入肝、腎經(jīng),補肝腎,強筋骨;桂枝歸肺、心、膀胱經(jīng),發(fā)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陽化氣;生姜歸肺、脾、胃經(jīng),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芍藥歸肝、脾經(jīng),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甘草歸心、肺、脾、胃經(jīng),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起平肝潛陽、補益肝腎、散寒止痛、活血涼血、發(fā)汗利水之效[9~10]。在硝普鈉基礎上,葛根湯合天麻鉤藤飲還可以發(fā)揮利尿作用進一步降低血壓,使患者脫離生命危險,同時還可以鎮(zhèn)靜患者,保護心血管系統(tǒng)及靶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