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媛 唐倩 袁勝平
1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腎移植腎內科 450000;2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血液凈化室 450000
腎移植是指借助手術方法,將具有生命活力腎臟器官移植至某一需要腎移植器官的身體內部,實現(xiàn)維持患者腎臟器官正常運轉、挽救生命的醫(yī)療目的〔1〕。隨著器官移植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腎移植手術的臨床應用與普及,使得腎功能衰竭患者救治的可能性不斷提高,大部分腎功能衰竭患者的存活希望大大提升〔2〕。接受腎移植手術的患者基本上能夠實現(xiàn)正常家庭生活,目前國內腎臟移植技術1年及2年的存活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3〕。研究表明〔4〕,由于腎移植手術的特殊性,為避免患者自身免疫系統(tǒng)對外來器官的排斥反應,患者遵醫(yī)囑需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這就直接導致了腎移植手術患者術后康復護理的多方面特殊要求〔5〕。因而隨著腎功能移植手術的應用,對其患者術后康復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但在目前腎移植手術患者的術后護理中,仍以醫(yī)院的院內護理為基礎,呈現(xiàn)“以醫(yī)生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從而在患者出院后產生過度依賴醫(yī)生或者“護理缺位”的現(xiàn)象,忽視了家庭配偶在患者術后康復護理中的重要作用〔6〕。因為護理不當或缺位所引起的患者術后康復緩慢或不及時,使得患者長期承受疾病的消極影響,給患者帶來身體、生活以及經濟方面的諸多壓力〔7〕。本研究將配偶護理干預方法應用到腎移植患者術后康復護理中,探討其對改善患者術后生心理狀況、恢復術前生活質量的作用。
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接受腎移植的患者124例,隨機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2例。對照組男28例,女34例;年齡36~51歲,平均(43.52±9.67)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30例,大專及以上32例。觀察組男35例,女27例;年齡33~50歲,平均(41.05±8.93)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33例,大專及以上29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文化程度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納入標準:①首次確診接受腎移植手術患者;②術前由同一護理小組施行相同的護理方式;③術后患者狀況較穩(wěn)定;④擁有配偶;⑤患者及其配偶參與意愿清晰。排除標準:①無嚴重的泌尿系統(tǒng)、胃腸道系統(tǒng)或心血管系統(tǒng)疾??;②接受透析治療至少3個月以上;③患者及其配偶參與意愿模糊。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強調配偶護理的作用,主要對患者配偶給予術后護理教育,干預患者配偶的護理行為。分別記錄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況、身體應激狀態(tài)。具體方法措施如下:
1.2.1術前護理教育〔8〕患者接受手術前即對患者配偶進行術后護理知識教育。根據患者及其配偶的文化程度展開術前護理教育,確保患者配偶對腎移植手術具有客觀的認知,避免對腎移植手術效果持盲目擔憂或期望過高的態(tài)度,對于患者術后康復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與困難保持理性。配偶術前護理教育為患者腎移植術后實施配偶護理干預提供認知基礎。
1.2.2配偶護理干預流程〔9〕將腎移植術后患者的配偶護理干預主要是在科室護士指導下由患者配偶開展,四個方面的護理依照循序漸進、適當合理的方式進行,促使配偶-患者-護士之間充分信任與配合完成。
1.2.2.1生命體征護理 腎移植術后患者需進入隔離病房進行為期5 d的生命體征觀察。此階段主要由專業(yè)護士進行術后康復護理,此時配偶需要積極參與護理流程,穿著隔離服進行24 h陪護。①配合護士每隔2~4 h觀察一次心電測量,以語言交流或非語言交流的方式給予患者醫(yī)療支撐。②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需密切關注患者體溫,每隔6 h進行一次體溫監(jiān)測,觀察有無排斥反應或感染狀況的發(fā)生。如體溫過高,應立即告知主治醫(yī)生與護士進行處理。③觀察患者血壓狀況,患者血壓平穩(wěn)是腎移植術后患者血流灌注充分的重要表現(xiàn),若患者脈搏次數過高,血壓高于180/110 mmHg,則需立即告知主治醫(yī)生與護士進行處理。④觀察患者呼吸頻率,是否有呼吸困難。⑤觀察患者傷口變化,出現(xiàn)異常應及時向主治醫(yī)師及護士反饋。
1.2.2.2并發(fā)癥感染與用藥護理 腎移植術后患者由于免疫系統(tǒng)功能下降,可能術前已長期帶有的病菌并沒有發(fā)現(xiàn)而引發(fā)術后并發(fā)感染。因此,在配偶實行術后護理時,首先要求配偶身穿隔離防護服,及時清潔手足,按時開窗通風。其次,告知配偶可采用食醋進行每日熏蒸,使用酒精或消毒液擦拭病房內日常用品。有條件或可采用紫外線照射燈進行照射,照射時應注意保護患者眼睛,防止刺激。其次,要求配偶理解腎移植手術患者終身用藥原則,不可盲目更改或停止對環(huán)孢素A等抑制免疫劑的用量。最后,對患者定時翻身拍打按摩與清洗病服,以防引發(fā)壓力性損傷。
1.2.2.3飲食、運動護理〔10〕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告知配偶應注意掌握好患者的日常飲食要求與運動規(guī)律。配偶在患者飲食方面應起到積極意義,特別應注意飲食衛(wèi)生。盡量食用自制食物,避免接觸外界衛(wèi)生不達標的食物。禁食補劑類食品或保健品,防止發(fā)生排斥反應?;颊咝g后3個月后可進行適量的運動,促進體液循環(huán),盡快恢復正常生活。配偶應盡量陪同患者一起運動,對患者的運動內容進行照看,以免意外發(fā)生。選擇輕緩的運動類型,每周60 min為宜,循序漸進。但切記不可劇烈或過量運動,更換運動方式前應積極與主治醫(yī)師或護士聯(lián)系,征詢意見。
1.2.2.4心理護理〔11〕告知配偶護理干預中應始終堅持平等交往、正向暗示與助人自助的原則。①平等交往,創(chuàng)造積極心理氛圍:腎移植術因其活體移植的特殊性,需終身服用免疫制劑,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的家庭生活帶來各方面的壓力與負擔,往往也因為與配偶意見分歧導致家庭破裂,更進一步影響了患者術后康復的心理狀態(tài)。配偶應將患者視作健康人群的一員,為患者創(chuàng)造積極的康復氛圍。②正向暗示,共同應對生活壓力:對部分家庭而言由大量用藥導致的經濟負擔與壓力,往往會使患者產生負罪感甚至抑郁狀態(tài),此時應促使患者與配偶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配偶應對患者多做積極鼓勵,調解不良情緒,引導其逐步走向正常工作崗位或家庭生活。③助人自助,正視兩性生活:因腎功能衰弱導致患者長期處于內分泌紊亂狀態(tài),女性患者常見有月經不調等現(xiàn)象,男性患者則常見有性功能障礙等狀況,因而在性行為方面的不順利往往會增加患者的精神壓力。在腎移植術后護理中,告知配偶,隨著患者腎功能的逐漸恢復,患者及其配偶的性生活也會逐漸恢復正常,配偶應及時給予患者鼓勵,提醒患者注意性生活衛(wèi)生,保持適度性行為。
①心理狀態(tài)檢測:采用抑郁自評量表,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抑郁值指數變化。該量表根據自評者癥狀程度分為4級評分,內容涵蓋詢問患者情緒變化、睡眠狀態(tài)、食欲減退、價值判斷以及人際交往等20項問題,自評分值和其當下抑郁程度呈正比。②身體應激檢測:采用心率、血壓數據測評患者身體應激狀況,并與基礎值進行比較。③生活質量檢測:采用該院自制的生活質量自評表,評估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生活狀況,該量表各部分為5級評分,包括患者的經濟、工作、配偶、子女等4項指標,自評分值和生活質量呈正比。
實施配偶護理進行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抑郁自評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抑郁自評得分比較(分,
實施配偶護理進行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心率、血壓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率、血壓比較
實施配偶護理進行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得分比較(分,
腎移植手術因其器官移植的自身特殊性,在患者術后康復期內不僅需要關注基本生命體征的變化,還需要對患者恢復到正常生活狀態(tài)、擁有健康心理狀態(tài)給予關注。目前常規(guī)護理方法只是對患者基本生命體征與生存能力的關懷,且多以“患者-醫(yī)院”的模式展開護理,而對于患者及其家庭關系的關注度仍然不夠〔12〕。由于對患者及其配偶之間家庭關系的忽視,導致許多患者在術后治療與護理過程中,不僅容易出現(xiàn)來自經濟負擔方面的心理壓力,也容易產生兩性關系與社會生活方面的心理壓力,影響了患者術后康復進程。根據有關研究顯示〔13〕,腎移植手術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的恢復時間較生理狀態(tài)的恢復時間更為漫長。當患者病情穩(wěn)定并逐漸恢復正常生活后,配偶在其社會關系處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隨著腎移植手術的發(fā)展與有能力接受腎移植手術患者數量的增多,對該類型手術患者的術后護理就不得不將配偶因素納入護理干預的考慮范圍。有臨床研究顯示〔14〕,配偶護理干預對腎移植手術患者恢復生活質量有積極影響。
本研究將配偶護理干預引入到腎移植手術患者術后護理中,在常規(guī)護理方法基礎上,推行“配偶-患者-醫(yī)生”三位一體的聯(lián)合護理模式,強調配偶在患者術后康復過程中的連續(xù)性、關鍵性作用,突出“配偶-患者-醫(yī)院”的合力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配偶護理進行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抑郁自評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心率、血壓均低于對照組且處于正常水平;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配偶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腎移植手術患者的術后康復進程與效果,這與武佳麗等〔15-16〕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將配偶護理干預引入到腎移植術后患者的康復護理中,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生理、心理狀況及生活水平,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