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虎
本文根據駐馬店市農業(yè)技術推廣站組織的“小麥大寬幅帶狀勻播試驗示范”實施,對試驗的過程與小麥農藝性狀和產量結果進行觀測記載,并結合本地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研究分析。
一、試驗田基本情況
(一)試驗地點
試驗項目實施地點位于汝南縣三橋鄉(xiāng)綠優(yōu)家庭農場。試驗點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肥力中等。示范地土壤為白漿化黃褐土(俗稱白散土)。
(二)品種確定
小麥大寬幅帶狀勻播試驗品種為西農979。試驗示范面積3.33 hm2,播種時間為2018年10月17日,種植行距56.60 cm。常規(guī)播種試驗示范品種為中信麥68,試驗面積2.33 hm2;偉隆158,試驗示范面積2.33 hm2。播種時間為10月18日。種植行距為23.1 cm。
(三)試驗觀測記載
對前茬作物,整地情況,冬前、春季苗情長勢,成熟期,成產三因素和產量情況,不同時期田間管理,受災情況等進行觀測記載。
二、田間記載與管理
小麥試驗示范田的前茬作物為花生,每667 m2產量235 kg。10月上旬進行機耕、機耙,每667 m2施復合肥50 kg,播種量統(tǒng)一為14 kg。12月16日用小麥專用除草劑闊世瑪進行除草。2019年1月23日用葉面肥(金信樂)殺菌劑(噻呋酰胺、乙唑醇)殺蟲劑(紅中紅)進行防治紋枯病、蚜蟲。3月5日和4月18日分別用磷酸二氫鉀、多酮、獨功、戊唑醇藥物進行小麥“一噴三防”。西農979的收獲時間是5月30日,偉隆158、中信麥68的收獲時間是6月3日。
三、結果與分析
(一)不同播種模式對小麥出苗情況的影響
根據表1可以看出,相同的播種量,小麥大寬幅帶狀勻播處理的基本苗較常規(guī)播種的麥田要多。分析不同的原因,由于當時搶墑常規(guī)播種,小麥播種后遇到干旱天氣,土壤墑情不足,影響了小麥的出苗質量。而小麥大寬幅帶狀勻播模式播種時寬幅位置稍低,有利于抗旱,再加上大寬幅帶狀勻播播種機下種均勻,有利于苗齊、苗勻,也有利于小麥個體、群體的發(fā)育。
(二)不同播種模式對小麥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小麥大寬幅帶狀勻播試驗品種西農979,群體高于常規(guī)播種試驗示范品種偉隆158、中信麥68。小麥大寬幅帶狀勻播試驗品種西農979分蘗低于常規(guī)播種試驗示范品種偉隆158、中信麥68,其他指標差異不明顯。
(三)不同播種模式對產量三要素和產量的影響
將每個品種的示范面積劃分為2個單元,每個單元固定取1 m2調查畝穗數(shù),并從中隨機抽取20穗調查穗粒數(shù),最后分別計算出2個單元的畝穗數(shù)和穗粒數(shù),千粒質量按各品種取樣后室內考種測定結果計算,根據產量三要素計算出各個品種的理論產量。
從表3可以看出,小麥大寬幅帶狀勻播試驗品種西農979的產量高于常規(guī)播種品種中信麥68、偉隆158,但西農979千粒質量低于中信麥68、偉隆158千粒質量1~4 g。分析原因,小麥大寬幅帶狀勻播的產量高是因為出苗率高、基本苗多、播幅寬、透風透光較好,為植株的生長發(fā)育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生態(tài)小環(huán)境。
四、結語與討論
(一)小麥大寬幅帶狀勻播播種模式提高了播種質量,減少了缺苗斷壟,有利于苗齊、苗勻,也有利于小麥個體、群體的發(fā)育,對小麥成產三因素有促進作用。
(二)小麥大寬幅帶狀勻播播種模式從整塊麥田看,田間通風透光,病蟲害發(fā)生輕,植株落黃好,莖稈粗壯。
(三)小麥大寬幅帶狀勻播播種模式適于大型機械化操作,有利于提高麥田機械化管理效率,更有利于秋季作物播種。
(四)小麥大寬幅帶狀勻播播種模式在栽培上要注意播種量不能過低,防止群體不足,尤其是在低水肥地,要適當增加播種量。
(五) 2018—2019年駐馬店市麥田病蟲草害普遍較少、較輕,后期也沒出現(xiàn)大風強降雨天氣,大寬幅帶狀勻播播種模式的抗倒、抗逆、抗病性及對株高等農藝性狀的影響等沒有得到綜合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