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1 月15 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旨在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游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后應將手機由學校統(tǒng)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
《通知》強調,學校要將手機管理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制定具體辦法,明確統(tǒng)一保管的場所、方式、責任人,提供必要的保管裝置。應通過設立校內公共電話、班主任溝通熱線等途徑,解決學生與家長的通話需求。不得使用手機布置作業(yè)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yè)。
中小學生該不該將手機帶進校園?網友的觀點并不一致。
有家長表示支持,認為如今的手機融合了各種娛樂休閑的功能,大人都很難控制住自己,學生將手機帶進校園勢必會影響學習。
還有家長認為,學生不帶手機自己很沒有安全感,特別是放學之后不能及時聯系到孩子,無法心安。
對此,你怎么看?
又稱“內卷化”,本是社會學術語,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后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更高級模式的現象。2020 年下半年,有幾張圖片刷屏:有人騎在自行車上看書,有人邊騎車邊用電腦,有人床上鋪滿了一摞摞書……“邊騎車邊用電腦”的同學被稱為“卷王”登上熱搜?!皟染怼绷餍虚_來,高校學生用它指非理性內部競爭。有同學舉例:老師要求論文五千字,不少同學為評優(yōu)寫了一萬字,甚至更多。人人都超要求完成任務,但獲優(yōu)比例并未改變。現在,“內卷”從大學生群體中“出圈”,各行各業(yè)內部的非理性競爭都以“內卷”稱之。
bilibili(嗶哩嗶哩,又稱B 站)是一個中國年輕人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區(qū)和視頻平臺。如今,在以B站為代表的青年文化圈中,出現了一種“破圈”現象,即原來一些局限于某一群體的圈子,打破了固有的界限,與其他群體相互交流。這種“破圈”現象也反映出了當下青年社交與心態(tài)上的變化。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57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4.6%的受訪青年有興趣圈,僅17.3%的受訪青年只想待在原有圈子里,77.4%的受訪青年認為應該勇于“破圈”,嘗試多元文化。
受訪青年中,男性占46.1%,女性占53.9%。來自一線城市的占32.4%,二線城市的占48.4%,三四線城市的占16.9%,城鎮(zhèn)或縣城的占1.8%,農村的占0.5%。
對于“破圈”產生的效果,調查中,66.8%的受訪青年認為可以增強文化融合,55.3%的受訪青年覺得可以促進不同群體交流,54.8%的受訪青年覺得可以打破刻板印象,53.5%的受訪青年覺得可以豐富圈子內容。
問:如果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么電子書是什么?
答:電子書是人類進步的電梯。
問:當一兩個人說你胖時你不以為然,當越來越多的人說你胖時,你明白了什么?
答:我明白現在的騙子越來越多了!
浮萍是目前已知生長最快的植物,但讓這種植物快速生長的遺傳因素一直是個謎?,F在,得益于基因組測序技術的進步,研究人員正在了解這種植物的獨特之處。
為弄清是什么基因導致浮萍快速生長,研究人員在光照和黑暗周期里種植了這些植物,然后對它們進行分析,以確定在一天的不同時間中,哪些基因是活躍的。目前,大多數浮萍的生長受到光/暗周期的調節(jié),大部分生長發(fā)生在早晨。
令人驚訝的是,與其他植物相比,浮萍只有一半的基因受光/暗周期的調節(jié)。研究人員認為這就是它生長如此之快的原因:沒有什么能限制它何時生長。
研究人員還發(fā)現,浮萍沒有與其他行為要素相關的基因,如防御機制和根的生長。這種植物已經擯棄了它不需要的大部分基因。經過演變,它似乎只是不受控制地快速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