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華
【摘要】裝配式建筑是建筑工程中一種較新的建筑形式,無論是建筑設計還是施工材料都與傳統(tǒng)建筑不同,其整體的建筑構件都是在工廠進行預制生產后運輸到施工地點進行組裝施工,施工效率較高,且施工較為便利,在施工成本上也可以做到有效控制。裝配式建筑中疊合板是裝配式建筑中較為常用的預制構件,其施工效率和質量直接影響著施工的進度和使用壽命。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結構;疊合板;施工技術
1、裝配式建筑中疊合板施工的技術優(yōu)勢
在進行裝配式建筑疊合板施工過程中,首先,對于疊合板平面的拆分技術的優(yōu)勢在于,其能夠綜合考慮建筑工程項目的結構,電氣相關設備等專業(yè)的合理設計,既能夠做到各專業(yè)的預留預埋功能滿足同時還能夠準確的進行各部件銜接位置的定位。并且在滿足建筑工程項目構造要求和結構進行合理的,采取模數化設計,降低疊合板的種類和規(guī)格要求,增強通用版型的數量,借此來提高模具的重復循環(huán)使用概率,體現(xiàn)出裝配式建筑構件工業(yè)化生產的優(yōu)勢[1]。其次,一個板平面的拆分設計。也考慮了疊合板對馬上運輸等情況的具體要求。裝配式建筑的構件自重較輕,超大超重的部件數量較少。并且能夠根據不同樓板的受力形式進行具體地分析。結合平面拆分原則進行節(jié)點的合理化設計。使整個連構造更具穩(wěn)定性,既保證疊合板生產與安裝的質量同時又能夠提高原建筑結構的承載力標準要求的效果。
2、裝配式建筑結構中的疊合板施工技術
2.1 疊合板制作
在預制裝配式施工之前,需要進行圖紙深化設計,確保順利生產相關構件。在進行圖紙深化設計時,相關人員需要對不同專業(yè)需求進行綜合分析與合理安排,實現(xiàn)設計集合度的有效提升,同時還需要合理應用簡化、統(tǒng)一的符號,對各專業(yè)需求進行更為精確的表達。此外,需要對構件生產工藝進行深入分析。在完成圖紙深化設計之后,構件廠需要進行模具組裝方案的科學設計。在生產疊合板過程中,需要保障模具側模的垂直度和拼裝尺寸,確保模具被清理干凈,嚴禁在鋼筋上涂刷隔離劑。在具體落實鋼筋工程時,相關人員需要基于構件加工圖依次安裝各類預制件[2]。在澆筑混凝土時,還需要避開預埋件。最后需要合理堆放相關構件,確保存放場地的堅實度和平整性,同時還需要科學實施排水措施。在具體堆放構件時,需要在地面和構件之間保留一定的空隙,基于構件受力情況和剛度確定構件立放或平放,通常情況下,預制疊合板需要疊合平放。
2.2 疊合板運輸
首先,相關人員需要科學制定運輸方案,在存儲、運輸、吊裝、預制混凝土構建過程中,如果其出現(xiàn)損壞,很難對其進行科學修補,不僅會在一定程度內延誤工期,還會使其整體項目工程出現(xiàn)經濟損失?;诖?,相關單位在運輸構件之前,需要進行運輸方案的科學制定,同時在運輸之前基于相關清單對其預制構件的數量、型號和規(guī)格進行仔細核對,檢查出廠合格證書和合格印。其次,需要科學選擇運輸車輛,可以選擇使用平板拖車或大噸位卡車進行運輸,通常情況下,在運輸疊合板時,需要采取平層疊放的方式。在裝車時,需要在車廂底部鋪兩根木方,確保其截面為10×10cm2,與此同時,還需要在木方上墊一塊厚度15mm以上的柔性墊和硬橡膠墊,基于預制板尺寸進行支點方木的合理設置。最后,在具體運輸構件時,需要先分析運輸路線,對其沿途情況進行仔細查看,確保運輸路線的路況較好。在具體運輸過程中,還需要確保車輛平穩(wěn)行駛,避免車輛顛簸、猛加速或緊急制動等情況,進而保障相關單位在運輸構件過程中,外力因素不會對其造成不良影響,進而有效避免構件出現(xiàn)掉角、裂紋或斷裂等現(xiàn)象。
2.3 疊合板吊裝
在起吊疊合板時,需要科學應用模數化吊裝梁,在具體進行吊裝工作時,需要確保四個吊點受力均勻,在腹筋和格構梁上弦交界處設置吊點位置,使其與板塊之間的距離為板長的20%~25%,在具體進行起吊工作時,需要確保緩慢作業(yè)進而保障疊合板起吊的平穩(wěn)性[3]。在進行鎖鏈吊裝時,需要科學應用四個閉合吊鉤和專用鎖鏈,使其能夠平均分擔受力,多個位置均衡起吊,在此過程中,鎖鏈長度通常為4m。在吊裝疊合板時,在作業(yè)層上方300mm處需要略做停留,基于疊合板位置進行疊合板方向的科學調整,然后進行定位。在行吊裝過程中,需要有效避免框架柱上設置的豎向鋼筋和疊合板預留鋼筋出現(xiàn)碰撞,對于疊合板而言,需要停穩(wěn)慢放,避免吊裝過程中沖擊力過大損壞板面。在矯正疊合板位置使,需要嵌入楔形小木塊進行科學調整,嚴禁使用撬棍調整,避免損壞板邊。在完成樓板鋪設之后,需要確保其平整性,避免板的下邊緣高低不平,同時還需要有效避免出現(xiàn)空隙。如果出現(xiàn)空隙,需要對其進行封堵處理,同時還可以適當調整支撐,確保板的底面沒有縫隙。
2.4 支撐體系設計
在進行疊合板施工作業(yè)之前,需要進行立桿支撐的合理搭設,在我國現(xiàn)階段開展具體工作,通常存在兩種支撐體系。其一為木模板支撐,通常情況下,洋房立桿選擇使用承插盤扣架體施工,在立桿頂端需要科學應用可調頂撐,確保能夠對其支撐標高進行科學調節(jié),將雙鋼管主龍骨放置在U托內,然后在主龍骨上進行木方次龍骨的合理設置,將其間距控制在200mm。次龍骨中間和周圍一圈需要合理鋪設廢模板條,同時還需要在模板和周邊疊合板接縫處進行海綿條的合理粘貼,進而有效避免出現(xiàn)漏漿現(xiàn)象。其二為鋁模板支撐,在進行鋁模板設計過程中,需要在疊合板區(qū)域進行支撐龍骨的合理深化,確保能夠更為有效地進行疊合板支撐和標高調節(jié)。在此過程中,需要控制獨立立桿支撐間距不超過1800mm,如果間距過大,則需要進行獨立立桿支撐的合理增設,在疊合板下方進行獨立立桿增設時,必須確保在安裝預置構件之前進行合理支設,基于此,需要進行三角支撐架的獨立加工,對其支撐立桿進行臨時固定。
2.5 上層混凝土澆筑
首先,在具體進行疊合板施工作業(yè)時,現(xiàn)澆混凝土只有70mm的厚度,因此,在其現(xiàn)澆結構上需要盡量避免預留預埋。在此過程中,可以選擇在現(xiàn)澆混凝土樓層固定預埋螺栓,在進行高層施工時,需要選擇使用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在現(xiàn)澆結構梁墻內預埋爬架埋件。其次,需要科學選擇布料機位置,在具體進行項目建設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注意提前確定樓層布料機具體位置,通常需要在現(xiàn)澆結構處設置布料機;如果樓層內沒有現(xiàn)澆結構板,相關人員在具體設計過程中需要將其布料機底座設置為現(xiàn)澆結構。最后,在澆筑混凝土時,需要對其墻根位置板面標高進行嚴格控制,避免在下一層施工過程中,疊合板標高無法滿足施工要求,進而有效避免接縫不嚴使其出現(xiàn)漏漿現(xiàn)象。
結語:
總而言之,裝配式建筑疊合板施工當前已經在實際工程項目當中廣泛地應用。這一具有施工效率高、造價成本低、質量有保障、環(huán)保水平高等優(yōu)勢,隨著裝配式建筑的不斷推廣和人們廣泛的認可。裝配式建筑疊合板已經成為其主要應用的預制構件。但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必須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問題,相關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必須要加大對其質量的控制和相關問題的及時解決。采取不同的方法不斷地進行改進,切實提高裝配式建筑疊合板和施工質量,進而實現(xiàn)裝配式建筑的健康良好發(fā)展,為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生態(tài)城市建設以及城市化建設進程提供充足的支持。
參考文獻:
[1]盛元明.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問題及防范策略[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20):189-190.
[2]余宏亮,李依靜,黃金艷.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結構體系及疊合樓板分類[J].工程建設,2019,51(10):61-67.
[3]馬祥飛,吳勇,蔣小東.裝配式疊合板工廠化高效生產技術研究與應用[J].城市住宅,2019,26(08):145-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