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平
看到這個題目,許多人會覺得好笑,不禁要問:寫作文怎么會和烹飪產(chǎn)生聯(lián)系呢?其實,只要用心想一想,一定會發(fā)現(xiàn):寫作文和烹飪的道理是相通的,步驟是相同的。好廚師和好作家都要掌握技巧,好廚師要精通各種燒制菜肴的方法,好作家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掌握寫作技巧。有了技巧,廚師和作家還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廚師做菜時一般遵循這樣的規(guī)律:先確定做什么菜,然后選擇做菜的材料,并根據(jù)這道菜的特點,選擇最好的烹飪方法,然后對其進行加工。只有這樣,做出來的菜才能味道好。菜做好后裝盤,廚師還要美化一番,從而使這道菜色香味形俱全。同樣,寫作也要遵循這樣的步驟:先確定自己要寫什么題材的作文,根據(jù)題目要求選材并加以取舍;然后,整理加工素材,調(diào)整表達順序,以便獲得最好的表達效果。完成時,還要進行重要的步驟——修改,好似廚師裝盤。下面,我具體談談寫作的這幾個步驟:
一、重視閱讀,學習借鑒
寫作的過程,是綜合運用各種知識的過程。有了牢固的知識基礎,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寫出思想深刻、內(nèi)容豐富、新穎別致的好文章。教師要指導學生重視閱讀,最好能涉獵各種題材??梢允锹劽型獾奈膶W作品,囊括天文、地理、歷史等題材,這對寫作極有好處。正如魯迅先生在《給顏黎民的一封信》中所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學生在廣泛閱讀中,汲取了積極的思想和藝術精華,同時也積累了大量詞匯和作文素材,以便寫作時學習和借鑒。通過閱讀,學生的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思維活躍了,不會為“無米之炊”而苦惱。
二、觀察生活,積累素材
眾所周知,素材來源于生活,作文本身就是學生生活的真實寫照。要想寫好作文,學生要留心觀察生活,及時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積累成素材。其實,生活中的小事就是很好的題材。有的學生寫道:深秋的早晨,每天起床后,發(fā)現(xiàn)放在床頭的衣服暖暖的,但一直沒在意。直到有一天起早了,才發(fā)現(xiàn)是媽媽每天早起用電暖氣烘烤衣物,感受到了深深的母愛。生活是作文的源頭活水,要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充實作文內(nèi)容,讓文章貼近生活,具有真情實感。
三、激發(fā)興趣,大膽想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首先,教師要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激活學生的思維,鼓勵他們大膽想象,讓不同觀點相互碰撞、交流。其次,讓學生寫有個性的文章。如,續(xù)寫《賣火柴的小女孩》,有的學生這樣寫道:“賣火柴的小女孩,不知你在天堂生活得怎樣,你看見我了嗎?我是一個生活在中國的小學生,生活得非常幸福,有很多人愛我、疼我。聽奶奶說:人死了,還能再重新投胎做人,我希望這是真的。如果你要投胎的話,一定要到我們中國來,一定會和我一樣幸福的?!痹俅?,采取激勵措施。教師不僅要肯定文章的整體美,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局部美,善于表揚,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尤其對于那些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更應該大力挖掘他們作文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好詞或一個佳句。長此以往,以點帶面,這些學生的寫作興趣慢慢被激發(fā)出來,作文也會越寫越好。
四、精心選材,反復修改
材料是作文的根基,取舍材料則是重中之重,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jù)作文的需要,選擇最能突出中心的內(nèi)容。比如寫人,有的同學選擇表現(xiàn)人物樂于助人、勤奮好學等材料,而有的同學選擇人物愛占小便宜、斤斤計較等材料。他們都能抓住重點材料來寫,表現(xiàn)出人物獨有的特點,這都是精心選材的結果。同樣,修改作文也非常重要。教師要教授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從選材、標點符號、錯別字等方面入手,同時還要讓學生互評,要找出別人作文中至少一處優(yōu)點和一處問題,然后具體說明好在哪里,問題應如何改。這樣,學生的作文一定會更生動,更有深度。
綜上所述,教師要指導學生遨游在知識的海洋,汲取生活的精華,精心烹飪精美的作文大餐。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生一定會寫出精彩紛呈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