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笑雨 人民日報評論 2021年7月30日
點評:湖北省江陵縣第一高級中學 徐小平
(使用判斷句,擲地金石聲)
東京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的賽場上,一位已經(jīng)58歲的運動員笑瞇瞇地進場,對陣比自己小了40多歲的韓國女孩申裕斌,經(jīng)過7局長達66分鐘的苦戰(zhàn)之后遺憾落敗,結(jié)束了自己的第五次奧運征程。她就是盧森堡的倪夏蓮。(數(shù)據(jù)列舉,步步“驚”心?!白鎸O”大戰(zhàn),話題高燃)作為奧運會乒乓球歷史上年紀最大的參賽者,倪夏蓮近日受到很多關(guān)注,網(wǎng)友評論說“這就是奧運精神吧”“太厲害了”“這位阿姨有點迷人”……其實,東京奧運會上像倪夏蓮這樣的參賽選手還有很多。(現(xiàn)象評析,由點及面,蓄足論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奧運賽場上那些讓人感動的堅持。
(本段由倪夏蓮事例擺出“堅持”的話題)
“堅持”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易。久久為功的道理大家都懂,可當真正面對困難的時候,當信心被現(xiàn)實打倒在地的時候,當成功之門只給希望留了一條縫的時候,(連用比擬,以情境動人,以妙語化人)有多少人還能夠矢志拼搏付出、咬牙堅持到底呢?那些永不放棄的人,究竟是為了什么?我國鉛球運動員鞏立姣對此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沒有什么比夢想更值得堅持?!保ㄏ确磫栐僭O(shè)問,引而不發(fā),再醍醐灌頂)
(本段對比常人與“超”人,給出“堅持”的真諦,亮出“堅持”的觀點)
堅持從來不是無意義的重復(fù),而是奇跡的寵兒。(分論點一,采用正反論述、比喻說理,言明堅持會產(chǎn)生奇跡)在本屆奧運會男子67公斤級舉重比賽中,中國選手諶利軍在落后11公斤的情況下逆風翻盤,最終以332公斤的總成績獲得了金牌。有人感嘆:“頂住壓力,看著淚目,諶利軍拿回了屬于自己的榮譽,這五年辛苦了!”回看這幾年,諶利軍不是因為腿部抽筋抱憾于2016年里約奧運會,就是因為右臂傷病飲恨于2020年全國錦標賽,傷病如影隨形,卻絆不住圓夢的步伐。即使站上東京奧運會的賽場后,他也面臨了“兩次抓舉失敗”和“裁判對對手成績改判”的驚心時刻。(“落后11公斤”“傷病如影隨形”“兩次抓舉失敗”“五年”——堪為“被現(xiàn)實打倒在地”,最終,“逆風翻盤”——堪稱“奇跡”)一路走來,諶利軍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夢想,堅持就是他“想拿奧運冠軍”憋著的一口氣。(對事例進行分析總結(jié),是堅守夢想,讓諶利軍創(chuàng)造了奇跡)
(本段采用諶利軍的事例闡明堅守夢想就會產(chǎn)生奇跡)
堅持從來不是把路走絕,而是絕處逢生。(分論點二,同樣采用正反論述,照應(yīng)上段段首句,言明堅持會讓人絕處逢生)奪得男子跳水雙人3米板冠軍后,謝思埸哭了。25歲的他明明已經(jīng)是隊里的老將,卻哭得像個孩子。他說:“奧運金牌什么滋味?我真的說不清楚,那一瞬間,五味雜陳,酸甜苦辣都有?!保ǖ箶⑹址?,先說謝思埸的金牌和淚水,引人震撼,發(fā)人深思)5年前,因左腳腳踝經(jīng)歷過兩次重大手術(shù),謝思埸沒有進入里約奧運會名單,醫(yī)生曾斷言他無法再參加跳水。接連的打擊讓他一度有過放棄的念頭,但他最終選擇努力和堅持。腳腕無法動彈,就在水中練習腰腹力量;手術(shù)后動作生疏,就付出百倍的努力來訓練。(回顧謝思埸五年的堅持,尤其突出“水中練習”“百倍訓練”兩個細節(jié))從2017年世錦賽到今年東京奧運會,無論付出多少汗水,無論付出什么代價,謝思埸對夢想的追求從未停止,終于站上了奧運冠軍的領(lǐng)獎臺。這枚金牌他等了9年,堅持就是他腳里至今還留著的一顆鉚釘。(分析事例,回應(yīng)分論點:用兩個“無論”照應(yīng)“絕處”,用“9年”照應(yīng)“堅持”,用“終于”照應(yīng)“逢生”)
(本段采用謝思埸的事例闡明堅持會讓人絕處逢生)
然而,堅持之美不只在于金牌。(“然而”一轉(zhuǎn),轉(zhuǎn)入辯證說理,使論證更周全嚴密)競技體育總有水平高低之分,也有狀態(tài)發(fā)揮之別,還有許多偶然因素影響。(三“有”,說明各種客觀因素的存在)奧運賽場上,令我們動容的是中國女排姑娘們在逆境中倔強地昂起頭,令我們尊重的是每一位“倪夏蓮”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身姿,令我們觸動的是運動員們用熱愛詮釋的奧運精神。(三“令”,鋪排了每一份堅持和熱愛)我們把歡呼給予領(lǐng)獎臺上的勝者,更應(yīng)該把掌聲送給領(lǐng)獎臺下那些為了夢想和熱愛一直在努力的堅持者。(一“更”,強調(diào)了堅持者都值得點贊)
(本段轉(zhuǎn)入辯證說理,說明只要堅持,無論領(lǐng)獎?wù)哌€是沒有領(lǐng)獎?wù)叨贾档觅澝篮妥鹬兀?/p>
堅持,本就閃閃發(fā)光。東京奧運會是跆拳道名將吳靜鈺參加的第四屆奧運會,她曾經(jīng)兩度摘金,也曾退役再復(fù)出,即便這次在東京沒能站上領(lǐng)獎臺,但她的堅持仍足夠激勵更多的人。(吳靜玨:四屆復(fù)出者)40歲的德國乒乓球老將波爾已經(jīng)參加了六屆奧運會,盡管本次無緣單打八強,但他卻表示還會再來。(波爾:六屆還來者)46歲的烏茲別克斯坦選手丘索維金娜是體操界當之無愧的神話,雖然止步于本屆奧運會資格賽,但誰不會為她連續(xù)八屆奧運會堅持參賽而點贊?(丘索維金娜:八屆參賽者)每一位站上賽場的運動員,都是我們心中的勝者。(從四屆到六屆到八屆,堅持的步履越來越鏗鏘,最終金聲玉振,響應(yīng)了標題)這正是:奧運賽場論英雄,堅持到底皆傳奇。
(尾段鋪排事例,強化論點,照應(yīng)題目)
總評:
關(guān)于東京奧運會,可寫的東西很多,作者舉重若輕,將之系于“堅持之美”上。堅持之美,既表現(xiàn)在對每個運動員堅持細節(jié)的捕捉上,比如“笑瞇瞇出場”“哭得像個孩子”“水中練習腰腹力量”等;也表現(xiàn)在對“堅持”的形象表述上,比如,堅持是奇跡的寵兒,堅持就是他“想拿奧運冠軍”憋著的一口氣,堅持就是他腳里至今還留著的一顆鉚釘,堅持本就閃閃發(fā)光等等。如此表達,形神兼美。其實,“堅持”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如何談“新”談“深”,就很考驗作者的筆力了,為此作者就在辯證說理上下了功夫。既有句理上的辯證,比如:“堅持”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易——知行辯證;堅持從來不是無意義的重復(fù),而是奇跡的寵兒。堅持從來不是把路走絕,而是絕處逢生——正反辯證說理。也有文理上的辯證。比如前面幾段講了獲獎?wù)叩膱猿种?,在倒?shù)二段就辯證了一筆,說明“堅持之美不只在于金牌”,談及凡是追逐夢想者都是勝者。多此一筆,就使得全文的說理不僅周密而且深刻,還鼓舞了人心。另,這篇時評的本論部分用兩個并列分論點加一筆辯證說理的模式很適合考場寫作,原因是——既簡明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