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強
(晉能控股煤業(yè)集團臨汾宏大勝利煤業(yè)有限公司,山西 臨汾 041099)
煤礦生產(chǎn)包括巷道掘進、煤巷開采兩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各個環(huán)節(jié)均需對巷道進行全面、有效的支護,才能夠在保證工作面設備及人員安全的基礎上,提升工作面的掘進開采效率。掘進工作面和綜采工作面支護參數(shù)需在結合現(xiàn)場地質條件和實施條件的基礎上才能夠綜合確定[1]。本文將對回風順槽掘進工作面的支護參數(shù)進行核驗,并對其施工工藝進行設計。
本文以同煤集團宏達勝利煤業(yè)有限公司的1901工作面的回風順槽為例開展研究,1901回風順槽沿9號—11號煤層底板掘進,開口點南145 m為回風立井,方向49°,巷道左鄰為設計1903工作面,右為設計1907工作面。通過1901輔助運輸巷和北膠帶大巷相連。1901回風順槽主要用于1901備采工作面的通風、行人、運料等。
1901回風順槽位于9號—11號煤層。根據(jù)1901輔助運輸巷掘進情況和剖面圖、底板等高線圖等資料分析,煤層構造較發(fā)育,斷層、褶曲較多。煤層厚度2.06~4.5 m,煤層走向49°,傾向319°,傾角為1°~3°,9號—11號煤層視密度為1.41 kg/m3。礦井以0.6 Mt/a產(chǎn)量開采9號、10號、11號煤層時,最大絕對瓦斯涌出量3.33 m3/min,最大相對涌出量為2.64 m3/t。1901工作面順槽的頂?shù)装迩闆r如表1所示。
總的來講,1901工作面回風順槽的頂?shù)装鍡l件相對簡單,即其地質構造類型屬于簡單型。
1901回風順槽的斷面形狀為矩形,結合以往支護經(jīng)驗和施工效率,1901回風順槽采用錨桿+錨索+網(wǎng)+W鋼帶對其進行聯(lián)合支護[2]。
表1 1901工作面回風順槽頂?shù)装迩闆r
結合“普氏自然平衡拱理論”對1901回風順槽的錨桿支護參數(shù)進行計算,分別對錨桿長度、直徑、間距和排間距等參數(shù)進行核算。
2.1.1 錨桿長度的計算
錨桿長度的計算公式如式(1)所示:
式中,L1為錨桿的外露長度,由于本支護方案選用鐵托板進行支護,因此取錨桿的外露長度為100 mm;L2為錨桿的有效長度,該參數(shù)與回風順槽頂板的巖層條件相關,由于1901回風順槽的普氏硬度系數(shù)為2.0[3],對應的錨桿有效長度的計算公式如式(2)所示:
式中:B為1901回風順槽的巷道寬度,B=3 500 mm;H為1901回風順槽的巷道掘進高度,H=2 800 mm;f頂為1901回風順槽的巷道頂板巖層的普氏硬度系數(shù),f頂=2.0;ω為1901回風順槽巷道兩幫圍巖的似內摩擦角,ω=63.4°。將上述參數(shù)代入式(2)得出,錨桿的有效長度L2=1 206 mm。
L3為錨桿深入巖層或煤層的錨固長度,其計算公式如式(3)所示:
式中:d為錨桿的直徑,暫取d=20 mm;σ2為錨桿材料的抗拉強度,選用螺紋鋼金屬錨桿對應σ2=510 MPa;τc為錨桿與錨固劑的黏結強度,τc=5 MPa。將上述參數(shù)代入式(3)得出,錨桿的錨固長度為510 mm。
綜上所述,錨桿設計總長度L=100 mm+1 206 mm+510 mm=1 816 mm。結合當前錨桿各種規(guī)格參數(shù),選用長度為2 200 mm的錨桿。
2.1.2 錨桿直徑的計算
錨桿直徑的確定與所選型錨桿本身的承載能力和抗拉強度相關,選取普通低碳鋼錨桿為例計算其直徑,計算公式如式(4)所示:
式中:Q為頂錨桿的抗拉拔力,Q=98 kN;σt為普通低碳錨桿的抗拉強度,σt=410 MPa。將上述參數(shù)代入式(4)中得出,當選用普通低碳錨桿時直徑大于17.3 mm即可。根據(jù)標準錨桿直徑的規(guī)格,確定錨桿直徑為20 mm[4]。
2.1.3 錨桿間排距參數(shù)的計算
錨桿間距的計算公式如式(5)所示:
式中:d為錨桿直徑,d=20 mm;σt為普通低碳錨桿的抗拉強度,σt=410 MPa;K為錨桿的安全系數(shù),一般K=2.0;γ為1901回風順槽巷道頂板巖層的容重,γ=25.6 kN/m3;L2為錨桿的實際有效長度,取L2=2 200 mm-510 mm-100 mm=1 590 mm。經(jīng)計算可知,錨桿間距為1 270 mm。即,錨桿間距小于1 270 mm就能滿足支護要求,為充分保證最終的支護效果,取錨桿間距a=800 mm。
一般的,錨桿排間距b與錨桿間距a相等。因此,取錨桿排間距b=800 mm。
綜上所述,針對1901回風順槽錨桿支護參數(shù)如下:錨桿直徑為20 mm,錨桿長度為2 200 mm,錨桿間距和排間距均為800 mm。
錨索支護是在錨桿支護的基礎上進行強化支護,一般采用低松弛、高強度的鋼絞線進行強化支護,根據(jù)常規(guī)支護經(jīng)驗,一般取錨索直徑為17.8 mm的鋼絞線。故,本節(jié)僅對錨索長度和間距、排間距進行計算即可。
2.2.1 錨索長度的計算
錨索長度由錨索外露長度、巷道頂板潛在的破壞范圍以及錨索深入老頂?shù)拈L度三部分組成。其中,一般取錨索的外露長度為0.3 m;取巷道頂板潛在破壞范圍為3 m[5]。因此,此處僅對錨索深入老頂?shù)拈L度進行計算,計算公式如式(6)所示:
式中,d為錨索的直徑,取d=17.8 mm;σt為錨索鋼絞線的抗拉強度,直徑為17.8 mm錨索鋼絞線對應的抗拉強度為1 806 MPa;τc為錨索與樹脂的黏結強度,取τc=10 MPa。將上述參數(shù)代入式(6)可得:錨索深入老頂?shù)拈L度為0.8 m。因此,錨索的總長度為0.3 m+3 m+0.8 m=4.1 m。
2.2.2 錨索間距的計算
為防止巷道頂板巖層發(fā)生大面積整體跨落,采用SKP17.8-7/1860型6 500 mm長的鋼絞線將錨桿加固的“組合梁”整體懸吊于穩(wěn)定巖層中校核錨索排間距,冒落方式按最嚴重的冒落高度大于錨桿長度的整體冒落考慮。此時,靠錨索發(fā)揮懸吊作用,在忽略巖體粘結力和內摩擦力的條件下,取垂直方向力的平衡,可用式(7)計算錨索排、間距。
式中:n為錨索的排數(shù),取n=2;F2為錨索的極限承載力,F(xiàn)2=345 kN;B為1901回風順槽巷道的寬度,取B=3 500 mm;H為1901回風順槽的冒落高度,取H=4m;γ為1901回風順槽巷道頂板巖層的容重,取γ=25.6 kN/m3;F1為錨桿的錨固力,F(xiàn)1=90 kN;θ為錨桿與巷道頂板的夾角,θ=75°;a為錨桿的間距或排間距,a=0.8 m。
將上述參數(shù)代入式(7)得出,錨索的間距或排間距應小于4.9 m。為進一步加強巷道頂板支護,確定1901回風順槽錨索間排距為1 600 mm、錨索長度6 500 mm。1901回風順槽支護斷面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1901回風順槽支護斷面示意圖
掘進工作面和綜采工作面的支護質量和支護效果直接決定后續(xù)的生產(chǎn)效率和生產(chǎn)能力以及設備及人員的安全。為此,實際生產(chǎn)中需根據(jù)工作面的實際地質條件對支護方式進行選取并對具體的支護參數(shù)進行計算。針對1901回風順槽掘進工作面的生產(chǎn)需求和地質條件,選用錨桿+錨索聯(lián)合支護方式保證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產(chǎn)。具體支護參數(shù)如下:
1)錨桿直徑為20 mm,錨桿長度為2 200 mm,錨桿間距和排間距均為800 mm;
2)錨索鋼絞繩直徑為17.8 mm,錨索長度為6 500 mm,錨索間距和排間距為1 60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