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康,行衛(wèi)東,朱 劉
(國家稀散金屬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 廣東先導(dǎo)稀材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清遠(yuǎn) 511517)
鈀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耐高溫性及穩(wěn)定的電化學(xué),廣泛應(yīng)用于化工、醫(yī)藥、電子等領(lǐng)域。從二次資源中回收鈀得到廣泛研究。目前,工業(yè)中從廢催化劑或合金靶材等廢料中回收鈀主要有王水溶解—氯化銨沉淀[1-5]、王水浸出—萃取分離—氨水配合[6-10]、硝酸浸出—氯化分銀—還原鉑鈀[11-16]等工藝。王水的危險性較大,且工藝適用范圍相對較小。根據(jù)鎳鈦鈀靶材廢料的特殊性,需要開發(fā)快速、安全、有效回收鈀的工藝。
鎳鈦鈀靶材廢料中含有少量的鋁,從中分離回收鎳、鈦、鈀較為困難。試驗研究用鹽酸選擇性浸出鎳和鋁,用NaOH調(diào)節(jié)浸出液pH沉淀鎳,酸浸渣再經(jīng)氧化酸浸鈀,然后經(jīng)煅燒還原回收鈀,以期為含此類鈀合金廢料綜合回收提供有效方法。
試驗原料:鎳鈦鈀合金廢料(靶材),其中含鈦55%、鎳25%、鈀18%和雜質(zhì)鋁2%。
試驗試劑:鹽酸、氯酸鈉、氯化銨、氫氧化鈉、高純氮氣、氫氣等,均為分析純;水為純凈水。
主要設(shè)備:可控溫加熱套,攪拌電機(jī)(帶有攪拌槳),管式爐,真空抽濾機(jī),尾氣回收系統(tǒng)等。
鹽酸浸出鎳、鋁:將廢料打碎、研磨,用稀鹽酸浸出鎳、鋁。反應(yīng)式為:
(1)
(2)
氧化浸出鈀:浸出了鎳、鋁的鈦鈀富集料再用鹽酸溶液浸出,添加氧化劑NaClO3氧化鈀,加熱、攪拌。反應(yīng)式為:
(3)
氯化銨沉鈀:含鈀浸出液加熱至55~65 ℃,添加氧化劑NaClO3保證鈀離子全部氧化為Pd4+,再加氯化銨將Pd4+沉淀為氯鈀酸銨。反應(yīng)式為:
(4)
焙燒還原氯鈀酸銨:將所得氯鈀酸銨烘干后放入石英舟,在石英管內(nèi)焙燒5~6 h,最高溫度500 ℃。整個過程緩慢通入氮氣與氫氣的混合氣體,最后得到灰色海綿鈀。反應(yīng)式為:
(5)
2.1.1 浸出溫度對鎳、鋁浸出率的影響
鎳鈦鈀廢料粒度20目以下,分別放入燒杯中,加入濃度為5.0 mol/L鹽酸溶液,控制液固體積質(zhì)量比3/1,加熱攪拌6.0 h,浸出溫度對鎳、鋁、鈦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如圖1所示。
圖1 浸出溫度對鎳、鋁、鈦浸出率的影響
由圖1看出,鎳、鋁浸出率隨溫度升高逐漸提高,95 ℃后浸出率趨于穩(wěn)定。綜合考慮,確定適宜浸出溫度為95 ℃。
2.1.2 浸出時間對鎳、鋁浸出率的影響
鎳鈦鈀廢料粒度20目以下,分別放入燒杯中,加入濃度為5.0 mol/L鹽酸溶液,控制液固體積質(zhì)量比3/1,浸出溫度95 ℃,浸出時間對鎳、鋁、鈦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如圖2所示。
圖2 浸出時間對鎳、鋁、鈦浸出率的影響
由圖2看出:鎳、鋁浸出率隨浸出進(jìn)行逐漸提高;浸出6.0 h后,鎳、鋁浸出率基本穩(wěn)定,保持在98%左右;繼續(xù)延長浸出時間,鎳、鋁浸出率變化不大。綜合考慮,確定浸出時間以6.0 h為宜。
2.1.3 鹽酸濃度對鎳、鋁浸出率的影響
鎳鈦鈀廢料粒度20目以下,分別放入燒杯中,加入不同濃度鹽酸溶液,控制液固體積質(zhì)量比3/1,浸出溫度95 ℃,浸出時間6.0 h,鹽酸濃度對鎳、鋁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如圖3所示。
圖3 鹽酸濃度對鎳、鋁浸出率的影響
由圖3看出:鎳、鋁浸出率隨鹽酸濃度增大而提高;鹽酸濃度為5.0 mol/L時基本浸出完全,鎳浸出率大于98%,鋁浸出率大于97%。綜合考慮,確定鹽酸濃度以5.0 mol/L為宜。
2.1.4 浸出液中鎳、鋁沉淀
浸出液中主要雜質(zhì)離子有鋁、鐵、鈦。根據(jù)溶液中金屬離子沉淀pH,用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浸出液pH沉淀粗氯化鎳。試驗結(jié)果見表1。
表1 溶液pH對溶液中金屬離子質(zhì)量濃度的影響
由表1看出:隨溶液pH升高,鋁、鈦離子濃度迅速降低,鐵離子濃度變化較?。淮诉^程中,鎳離子濃度逐漸降低,損失較大。確定沉淀鎳pH以3.4為宜。
2.2.1 溫度對鈀浸出率的影響
鎳、鋁及少量雜質(zhì)選擇性浸出后,得到鈦鈀富集料。用6 mol/L鹽酸溶液浸出鈀,控制液固體積質(zhì)量比3/1,緩慢加入理論量1.3倍的氯酸鈉,浸出8 h,浸出溫度對鈀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如圖4所示。
圖4 浸出溫度對鈀浸出率的影響
由圖4看出,鈀浸出率隨溫度升高而快速提高。常溫下,金屬離子活性較低,加入氯酸鈉后反應(yīng)緩慢;隨溫度升高,氯酸鈉與鹽酸反應(yīng)產(chǎn)生大量氯氣提高了氯離子活性,可將鈀快速氧化溶解;溫度升至95 ℃ 時,鈀浸出率達(dá)99%,之后趨于穩(wěn)定。綜合考慮,確定在95 ℃下氧化浸出鈀較為適宜。
2.2.2 浸出時間對鈀浸出率的影響
浸出溫度95 ℃,鹽酸濃度6 mol/L,液固體積質(zhì)量比3/1,緩慢加入理論量1.3倍的氯酸鈉,浸出時間對鈀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如圖5所示。
圖5 浸出時間對鈀浸出率的影響
由圖5看出:隨浸出時間延長,鈀浸出率逐漸提高;浸出時間7 h后,鈀浸出率達(dá)99%以上,并保持穩(wěn)定。物料中含有大量金屬鈦,物料很難混合均勻,使得鈀浸出過程較緩慢。
浸出所得富鈀溶液,過濾凈化去除懸浮的微量鈦顆粒。過濾過程中含鈀溶液溫度會降低,少量Pd4+變成Pd2+,需再將溶液加熱至50 ℃,并加入理論量1.2倍的氯酸鈉,攪拌反應(yīng)30 min,保證其中鈀離子全部氧化為Pd4+;再添加理論量1.2倍的氯化銨,逐漸升溫至60 ℃,將Pd4+沉淀為紅色沉淀氯鈀酸銨,保溫2 h后過濾。用10%~15%氯化銨溶液洗滌氯鈀酸銨3次,烘干。
將氯鈀酸銨放入石英舟中,鋪成3~5 mm厚的薄層,再將石英舟放入石英管內(nèi),緩慢通入氮氣與氫氣混合氣體,升溫至200 ℃并保溫2 h,使氯鈀酸銨充分干燥;再緩慢升溫至330 ℃,石英管冷凝端管壁上析出大量白色物質(zhì);再緩慢升溫至500 ℃,保溫2 h,得灰色海綿鈀。海綿鈀中雜質(zhì)成分分析結(jié)果見表2,鈀粉純度達(dá)99.95%以上。
表2 海綿鈀中雜質(zhì)成分分析結(jié)果 10-6
含鎳鈦鈀合金廢料(靶材)用鹽酸浸出鎳,然后再氧化酸浸鈀,鈀浸出率大于99%,所得浸出液經(jīng)氧化沉淀并煅燒還原,得到高質(zhì)量海綿鈀。該工藝操作簡單,處理量大,鈀直收率達(dá)97%,總回收率99%,鈀粉純度大于99.95%?;厥者^程中,廢水量較小且鈀損失較小。同時得到氯化鎳副產(chǎn)物,有價金屬得到綜合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