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一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襄陽 441000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的重點材料,施工期間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抗裂措施,微裂縫在應力作用下將進一步發(fā)展,由此擴寬裂縫的覆蓋范圍,形成具有貫通性質的裂縫,給水體的滲入提供通道,使混凝土結構的抗?jié)B性能大打折扣。根據已有研究,裂縫的出現(xiàn)與荷載無明顯的關聯(lián)性,其主導因素主要有塑性收縮、干縮、溫差等,因此在防控裂縫時應當將此類因素作為重點考慮對象,通過材料的優(yōu)化、施工工藝的改進等方式,降低不良因素的影響。
在水泥基體中摻入適量纖維后,可發(fā)揮多重作用:第一,提高混合料整體的抗拉強度;第二,抑制微裂縫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以免出現(xiàn)大范圍裂縫;第三,提高整體的抗變形能力,維持混凝土結構體的完整性。
在混凝土中,短纖維的摻入具有可觀的作用,其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模型。
纖維間距機理建立在線彈性斷裂力學的視域下,由此揭露纖維在抑制微小裂縫發(fā)展方面的作用。該機理認為混凝土自身便存在內部缺陷,若要切實提高其強度,則需要最大限度地減少缺陷的數量、縮小缺陷的范圍,提高韌性,降低應力集中系數。既有研究表明,纖維的平均中心間距為關鍵控制指標,其對纖維的作用效果具有顯著的影響,該值在7.6mm以下時,制得的混凝土具有相對較高的抗拉強度[1]。
復合材料機理以復合材料的混合原理為立足點,在纖維的作用下將形成纖維強化體系,用于提高混凝土在抗拉和抗彎兩方面的強度,且該機理揭露了纖維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影響因素,如纖維的摻入量、方向、黏結力等。纖維在混凝土內的分布較為廣泛,能夠有效圍護微裂縫,切斷其發(fā)展路徑,從而達到抗裂的效果。纖維強化體系宛如極具規(guī)?;奈⒓毥睿軌蛴行ё璧K混凝土的開裂進程,以保證混凝土具有足夠的抗裂韌性,而此方面的應用優(yōu)勢是常規(guī)鋼筋所無法比擬的。
纖維在改善混凝土工程性能方面具有顯著的作用,同時不會對混凝土的化學性能造成影響,因此可有效保證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建筑工程領域混凝土抗裂工作中的重要應用材料。
(1)耐久纖維在較大的圍巖和土體變形作用下,仍然具有良好的整體性。耐久纖維的抗拉性能、抗彎程度、抗剪和抗扭的強度都較高,分別將其抗拉、抗彎和抗剪強度提高25%~50%、40%~80%、50%~100%,也能保持整體性。
(2)具有良好的抗沖擊能力。耐久纖維材料可以承受較大的沖擊或震動,這種性能被稱作沖擊韌性。因為耐久纖維具有良好的抗沖擊能力,所以纖維混凝土的抗沖擊和抗壓韌性可以增強至27倍,而抗彎、抗拉韌性可以增強至幾十倍。
(3)具有改進收縮能力。與普通混凝土收縮性能相比,纖維混凝土收縮值下降了7%~9%。
(4)具有較高的抗疲勞能力。與普通混凝土的抗彎和抗壓疲勞性能相比,纖維混凝土優(yōu)勢更大。當纖維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都摻有1.5%纖維的抗彎疲勞壽命為1×106次時,二者的應力比分別為0.68、0.51;當摻有2%網纖維的混凝土抗壓疲勞壽命為2×106次時,二者的應力比分別為0.92、0.56。纖維混凝土之所以能夠承受動力荷載的機墩、抗震結構的框架節(jié)點等部位,是因為其抗拉強度、斷裂韌性和抗疲勞等性能比普通混凝土強。
(5)具有更強的耐久性能。纖維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更適用于地下室防滲等工程,因為其抗裂性和整體性較高,收縮率較低,并且防水性、防滲性、耐凍融性、耐熱性、耐磨性、抗氣蝕性和抗腐蝕性比普通混凝土更優(yōu)。當纖維混凝土與其他條件相同的普通混凝土都經150次凍融循環(huán)時,纖維混凝土的抗壓和抗彎強度只降低了約20%,而普通混凝土卻下降60%以上;當纖維混凝土承受200次凍融循環(huán)后,試件仍具有整體性。與普通混凝土耐磨程度相比,摻量為1%、強度等級為CF35的鋼纖維混凝土降低了30‰;而較其他條件相同的高強混凝土,摻有鋼纖維的高強混凝土抗氣蝕能力明顯增強了1.4倍;普通鋼筋混凝土的鋼筋銹蝕后,混凝土會因為銹蝕層體積膨脹而脹裂。纖維混凝土在空氣、污水中也具較強的耐腐蝕能力,試件在污水中5年的碳化深度小于5m,并且產生銹斑的只有表層的鋼纖維,而內部鋼纖維并沒有出現(xiàn)銹蝕問題。鋼纖維混凝土由于使用性高、使用壽命較長,但維修費較低,能夠提高綜合經濟效益。
地鐵工程與一般地下工程的混凝土裂縫具有明顯的共性,但在處理裂縫難度上有不同。地鐵工程通常會大體積灌注混凝土,并且地鐵車站具有跨度大、埋深大且層間距大的特點,混凝土裂縫也處于約束狀態(tài)會產生較大的收縮應力,導致混凝土裂縫問題加劇,影響因素也變得復雜化。同時,地鐵混凝土多為超長薄壁結構并存在基坑沉降問題,地鐵側墻和頂板的開裂風險較大,因此養(yǎng)護難度增加。據此分別對各結構實施控溫防裂控制,監(jiān)測各結構溫度及結構尺寸,如表1所示。
表1 監(jiān)測部位及尺寸
在建筑工程建設領域,澆筑了混凝土的地下室和屋面應當具有抗裂防水的特性,而在摻入耐久纖維后,可以有效滿足此方面的要求,傳統(tǒng)混凝土施工中普遍存在的滲漏與裂縫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2]。
在節(jié)能環(huán)保發(fā)展理念的驅動下,新型輕質墻體材料相繼被應用于建筑工程中,例如加氣混凝土、空心砌塊等的應用比例均逐步加大,但其局限性在于易形成裂縫,且抗?jié)B性能不足。對此,在外墻或內墻抹灰施工期間,可在混凝土拌制過程中摻入適量的耐久纖維,利用該材料阻止細微裂縫的發(fā)展,加強混凝土的抗?jié)B效果。從工程實踐來看,在合理應用耐久纖維后,施工便捷性有所提高,具有抗裂、防灰漿跌落等多重效果,并兼顧施工質量、施工效率、施工效益方面的要求[3]。
在同體積條件下,摻入耐久纖維后,混凝土所需的材料成本高于普通混凝土。對于普通混凝土路面,假定造價為C元/m2,在相同質量要求(厚度需保持一致)的條件下,摻入耐久纖維后的混凝土路面所需造價為
式中:V1為耐久纖維摻入量,kg/m3;A1為耐久纖維的單價,元。
總體來看,耐久纖維的經濟效益表現(xiàn)佳,與普通混凝土施工相比,其施工工藝并未發(fā)生改變,增加的成本僅體現(xiàn)在耐久纖維材料方面。
根據市場行情,聚丙烯纖維的單價多集中在80000~100000元/t,施工中假定其摻量控制標準為0.8kg/m3,結構層高厚度按26cm算,經計算后得知所增加的造價為20元/m2。若在鋪裝或是面層修復施工中,所需的水泥混凝土厚度有所減小,造價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材料、施工、管養(yǎng)等方面的費用均是組成全壽命期綜合成本的關鍵要素。相比于混凝土路面工程,耐久纖維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程序與之存在差別,對施工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耐久纖維混凝土路面的綜合性能更為優(yōu)越,其兼具穩(wěn)定性強、耐久性好等特點,因此在路面設計壽命期內為之投入的養(yǎng)護管理費用較低??傮w來看,盡管耐久纖維混凝土路面的建設成本略高,但總造價是比較低的,能夠節(jié)約成本,提高社會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混凝土的性能是建筑工程施工期間的重點控制對象,混凝土的密實性、完整性在拌制過程中摻入適量的耐久纖維后有顯著的提升,并能夠有效抑制裂縫的形成與發(fā)展,解決混凝土結構易開裂、易滲漏的問題。在后續(xù)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可根據需求適當應用耐久纖維,充分發(fā)揮出耐久纖維的作用,以便更高效地完成施工作業(yè),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建設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