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超,曹玉華,鐘小華,王衛(wèi)華,黃煒豪
(1.廣東省凈菜保鮮包裝裝備工程研究中心,廣東 廣州 510450;2.廣東白云學院,廣東 廣州 510450)
甘蔗是制糖的原料之一,是我國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在2019年,我國甘蔗的種植面積已超過150萬公頃[1]。但目前甘蔗的收獲環(huán)節(jié)存在勞動強度大、生產(chǎn)效率低,嚴重制約著我國糖業(yè)發(fā)展[2]。
目前,國內(nèi)研制的甘蔗收獲機械分為整稈式和切段式,切段式與整稈式相比,具有工作效率高,對甘蔗倒伏不敏感的優(yōu)點[3]。廣東科利亞研制的4GZ-91型甘蔗聯(lián)合收割機,采用履帶式行走機構,翻斗式卸載收集甘蔗,可與運輸車相結合實現(xiàn)甘蔗收獲機械化[4],但效率較低。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研制的HN4GDL-132 型甘蔗聯(lián)合收割機,通過浮動控制刀盤實現(xiàn)收割根茬高度統(tǒng)一,減少了行進阻力,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5]。本文針對切段式收獲機械的莖葉分離效果差、含雜率高問題,設計了升運鏈與氣吹式組合式的莖葉分離裝置,能對切斷后的甘蔗莖與葉進行分離作業(yè)。
本文設計的甘蔗莖葉分離裝置由物料導流箱1、鏈式輸送裝置2、鼓風機5、甘蔗莖、葉儲存箱3 和4 組成。裝置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甘蔗莖葉分離裝置結構圖
物料提前切割成固定長度大小后投放在導流箱頂部,物料從導流箱1 進入裝置,經(jīng)過三塊空間排布呈“之”字形導流板,進入到輸送鏈2 底部,物料到輸送鏈的頂部時,受到鼓風機的氣流作用,質(zhì)量較重、迎風面積較小的甘蔗莖部會落入存儲箱3,質(zhì)量較輕、迎風面積較大的甘蔗葉部會落入存儲箱4,實現(xiàn)了甘蔗的莖葉分離。
在分離裝置中,鼓風機對甘蔗莖部的風力越小,對甘蔗葉的風力越大,分離成功率越大。因此鼓風機對甘蔗的風力是影響分離成功率大小的關鍵。假設鼓風機的氣流場是均勻分布的,甘蔗的外形近似為長圓柱形,以豎直方向作為z 軸,風機的風向作為x 軸,建立三維坐標系,對處于氣流中的甘蔗莖部受力動力學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2 甘蔗在氣流中的動力學示意圖
為了簡化分析,假設甘蔗處于均勻流場,可以認為甘蔗受到單位迎風面積上的風力(風壓)p 相同,則其受的風力Fw滿足:
式中,Φ代表的是甘蔗的表面方程,θ是甘蔗軸心與x軸所成的角。由三維投影幾何關系,上式可以簡化成:
式中,S'為甘蔗關于風向的正對面積,即圓柱表面函數(shù)Φ沿x軸方向的投影面積,滿足:其中,l、d為被切割后甘蔗的長度和直徑(cm),根據(jù)甘蔗經(jīng)切斷后的實際尺寸,d取2 cm,l取30 cm。
從上式可以看出,甘蔗受到的風力與其表面在沿x軸方向的投影面積成正比。用matplotlib繪制得到曲線圖像如圖3所示,可知甘蔗所受的風力隨甘蔗的軸心與風向所成的角增大而增大,所以甘蔗脫離升運機構后的姿態(tài)會對分揀精度產(chǎn)生重要影響。
圖3 甘蔗軸心與x 軸所成的角θ 與風力Fw 關系曲線
為了讓離開升運裝置的甘蔗長軸與風力方向平行,以保證分揀的準確率,需保證離開升運機構時S'盡可能小,在升運角度固定的情況下,升運鏈與甘蔗接觸時的表面外形是影響分揀精度的主要因素,對此需要對不同的升運鏈進行比較分析。
本文設計兩種不同的升運鏈表面,如圖4所示。
圖4 升運鏈表面形狀示意圖
為了提高仿真速度,減小計算規(guī)模[6],僅將鏈條外形模型簡化后導入到EDEM 軟件,模型(含顆粒工廠)如圖5所示。
圖5 EDEM 軟件中的仿真模型圖
仿真坐標系以升運機構的升運方向(主方向)作為x軸,根據(jù)升運鏈與地面的夾角θ,對重力加速度方向做了坐標系旋轉(zhuǎn)處理如下:
由于甘蔗物料與升運機構之間不存在黏滯、粘結等現(xiàn)象[7],所以甘蔗物料與升運鏈之間采用 Hertz-Mindlin模型[8],為了更好的模擬物料的運動情況,沿x軸方向均勻分布生成顆粒如圖6所示,各離散小球的坐標,滿足:
圖6 甘蔗離散化顆粒模型示意圖
甘蔗屬于植物的莖,參照針對甘蔗的力學參數(shù)分析研究結果[9-11],設置顆粒、升運鏈、顆粒與顆粒之間接觸模型、顆粒與升運鏈之間的接觸模型參數(shù),如表1、表2所示。
表1 物料與裝置力學特性
表2 Hertz-Mindlin 接觸模型參數(shù)
3.3.1 仿真參數(shù)設置
由于進入升運鏈前,物料經(jīng)過導流箱后,進入升運鏈的流量并不會太高,因此設置顆粒格式工廠的顆粒生成參數(shù)如表3所示。
為了更好的對兩種不同的升運鏈進行對比分析,產(chǎn)生顆粒的初始旋轉(zhuǎn)矩陣設置為:
表3 顆粒生成參數(shù)
3.3.2 仿真結果分析
對上述兩種不同外形的升運鏈進行總時間為3 s 的仿真,結果如圖7 和圖8 所示。可以看出,兩種不同外形的鏈條都對物料的姿態(tài)產(chǎn)生影響。物料在與波浪狀外形的鏈條作用時,較少的物料能夠很好地沿著垂直于升運方向(y 方向),如果物料聚集較多時,在物料相互碰撞后,物料最終的姿態(tài)將發(fā)生較大的偏移。物料在與凹坑外形的鏈條作用時,無論物料是否聚集,由于凹坑的凸起部分高于甘蔗直徑,因此能對兩層的物料均產(chǎn)生一定限位作用。
圖7 凹坑形升運鏈仿真結果
圖8 波浪形升運鏈仿真結果
為了比較兩種不同鏈條對物料整體姿態(tài)的約束作用,定義物料整體沿z 軸(垂直于鏈條升運方向)的平均累計轉(zhuǎn)角如下式:
式中,Δt為仿真時間步長,i為時間步序號,ωz(t,j)為第j個顆粒在t時刻的沿z 軸轉(zhuǎn)動角速度,n(t)為t時刻的顆??倲?shù)。
通過EDEM處理后對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得到兩種不同鏈條的顆粒z軸平均累計轉(zhuǎn)角與時間的關系,如圖9所示。
圖9 不同升運鏈上顆粒平均累計轉(zhuǎn)角隨時間關系圖像
從圖中可以看出,采用波浪狀鏈條的物料在升運過程中,偏轉(zhuǎn)角隨著時間增加而波動增加,而采用凹坑狀鏈條的物料在升運過程中,物料姿態(tài)較穩(wěn)定,總體平均偏轉(zhuǎn)角維持在0~0.01 rad(<0.6°)之間。因此采用凹坑狀鏈條更有利于物料姿態(tài)定型,從而更有利于后續(xù)的氣吹式莖葉分離。
1)根據(jù)氣流輸送式甘蔗莖葉分離裝置的總體布局,詳細介紹了裝置各部分的組成作用,并建立了力學模型分析。結果表明:甘蔗所受的風力隨甘蔗的軸心與風向所成的角增大而增大,保持甘蔗姿態(tài)與風向平行有利于莖葉分離。
2)針對升運鏈機構,設計了兩種不同外形的升運鏈,利用離散單元法,對物料在波浪形和凹坑形鏈條抬升運動過程,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結果表明:凹坑形鏈條對物料定向作用要優(yōu)于波浪形,在升運過程中,物料整體能保持長軸與風向偏離角度在0.6°以內(nèi),有利于后續(xù)的氣吹式莖葉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