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紅
多年前,我買過岳曉東博士的書《少年我心》,可惜后來被我弄丟了。去年,我買了《少年我心》的再版本——《沒有人能使你孤獨》,這本書不僅適合心理從業(yè)人員,更適合中小學教師和家長。我讀過三遍,每次的關(guān)注重點不同,收獲的體驗也就不一樣。
第一遍讀,讓我與自己的童年時代相遇。作為知名的心理專家,岳博士愿意打開自己,真實呈現(xiàn)童年時代的一些重要事件,解密自己的隱私,這引起了我的好奇。岳博士認為,“一個訓(xùn)練有素的心理咨詢師,首先要學會回望自身的成長,不斷反省自我,對自己有更加清醒的認知?!痹啦┦康纳倌陼r代是物資相對匱乏的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他選擇的故事都來自日常生活,有些是不光彩的,甚至是他的糗事。例如,他在小學時與同學打架,幫同學寫情書,偷家里的錢買零食招待小朋友,弟弟出生后心生妒忌,對女同學心生愛慕,高考前學抽煙,高中畢業(yè)郊游時逞能迷路,等等。通過導(dǎo)師和自我的心理分析,這些往事中的一些情緒卡點逐漸被疏通。
當一個人能夠面對自己的黑暗面時,內(nèi)心就會變得強大,經(jīng)歷才能真正成為財富。作為心理健康教師,我的內(nèi)心備受鼓舞,也嘗試著揭開已經(jīng)塵封的記憶,探尋童年時代的重要事件。通過與童年時代的自己聯(lián)結(jié),我看到了所謂負面事件中的正面意義和價值??傊c當年的自己和解、擁抱是一種美妙的體驗。
第二遍讀,我深入理解兒童的問題行為。書中選取的每個故事都涉及同伴關(guān)系:岳博士讀小學三年級時,與同學玩玻璃球,經(jīng)歷過大起大落。一開始,他贏了十來顆玻璃球,很得意。不久,卻輸給了比他矮半個頭的同學,還倒欠了18顆玻璃球。大哭一場后,他苦練了一個月,最后把輸?shù)牟A蜈A了回來。這次經(jīng)歷讓他懂得:“贏輸都不是永久不變的事,只要下足功夫,輸贏的局面是可以改變的?!币沧屗皩W會了在困難中盼望光明,在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就是意志力的培養(yǎng)。
另外,有幾個故事寫的是他與同學產(chǎn)生矛盾沖突,在經(jīng)歷了一番痛苦與迷茫后,他與同學和解,重新建立了親密關(guān)系。岳博士的父母是大學教授,對他的教育是“莫動武,和為貴”,他與人發(fā)生沖突時總是能避則避、能躲則躲。后來,他被同院的一個大孩子欺壓,一再的忍讓讓對方得寸進尺。最后,他在不愿受侮辱時情緒爆發(fā),打了一架,從此,那個大孩子改變了對他的態(tài)度。這件事讓他懂得做人要有尊嚴,也強化了個性中勇敢與堅毅的一面。
通過岳博士的故事及相應(yīng)的心理分析,我更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積極向上、向善的,教師和家長不要被孩子表面的問題行為所牽制,更不能過早地給他們貼上負面標簽。
第三遍讀,我關(guān)注的是如何給問題重新賦意。心理咨詢師需要做個人體驗及心理分析,這樣才能加快成長。岳博士在書中提到,他的導(dǎo)師幫他分析過這些故事,點出他未曾覺察到的積極意義。教師和家長在遇到青少年出現(xiàn)的各類問題行為時,要學會冷靜面對,幫助孩子找出問題行為中的積極意義。
童年時代的某些重要事件可能會成為一個人前進的絆腳石。如果教師和家長理解兒童、及時幫助兒童,就能將絆腳石變成墊腳石。高中畢業(yè)后,岳博士選擇在全班郊游時不走常規(guī)路,一改在學校和家里扮演的“乖孩子”角色。其實,他是在“追逐自我的變化,滿足逆反心理”“想做一個富于冒險精神和英雄氣概的我”。令人欣慰的是,班主任并沒有批評他,更沒有加重他的負疚感。岳博士十歲時與兩名同學偷拿家里的錢買零食,事發(fā)后,三個家庭召開聯(lián)席會議,岳媽媽的耐心教導(dǎo)讓他認識到了錯誤。后來,岳博士意識到:當年做的目的是獲得伙伴的認同和喜歡,也是增強小團體凝聚力的表現(xiàn),屬于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勞倫斯·科爾伯格提出的“道德發(fā)展階段”中習俗水平階段的心理特點。這些成長故事是他發(fā)展的關(guān)鍵點,經(jīng)過心理分析后重新賦意。正如封面上的話:“剝開內(nèi)心堅硬的殼,重塑全新的自我”,我從書中懂得了什么是心理咨詢師的自我洞察與自我完善,懂得了如何幫助青少年獲得積極人生體驗、健全人格。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認識自己、重塑自己,建議你讀讀這本書;如果你想更深入地理解童心、教育有方,建議你讀讀這本書。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江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