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 ? ? ? ?要]?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給教學帶來了巨大變革,語文教學亦然。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中很多難以完成的目標,在信息化手段的幫助下變得輕而易舉,因此在語文課堂中運用是有其必要性的。閱讀一直是中職生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學生缺乏閱讀興趣,難以理解文章情感,一直是語文教師需要解決的難題。結合教學實踐具體分析信息化手段在小說和散文閱讀方面可以幫助師生解決的閱讀難題,具有現實意義。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在運用這些先進的手段時存在誤區(qū),教師應該把握好“度”,不可一味依賴。
[關? ? 鍵? ?詞]? 信息化手段;小說閱讀;散文閱讀;誤區(qū)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05-0148-02
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給教育教學提供了變革條件。隨著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不斷豐富,語文課堂不再只有多媒體課件,越來越多的新內容漸漸涌入。如何更好地發(fā)揮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最大效益,讓語文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成為教師面臨的問題之一。
一、在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必要性
閱讀教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既要通過閱讀活動理解材料的內容和情感,又要掌握閱讀的知識和技巧。中職生的文本閱讀,尤其應該把握文體的基礎要點。閱讀是中職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因此,運用信息化手段讓閱讀教學獲得更好的效果是極其必要的。
就教師而言,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有利于分析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它還可以將零散的材料集中起來,提高預習、課堂以及課后的教學效率。可以說,大大拓展了課堂教學。
就學生而言,精心設計的教學課件以及輔助手段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每種文體在信息化手段的幫助下都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文體特征并進行閱讀理解和感悟。
二、信息化教學手段在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小說閱讀
小說相對于其他閱讀文體來說,比較受學生的喜愛。有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有細致入微的環(huán)境描寫。普通的講解,只能讓學生淺嘗輒止,而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卻可以讓小說閱讀更加生動且有趣味。
1.可以幫助學生理清小說線索,掌握情節(jié),增強整體感知
普通的小說閱讀課,教師一般會提前布置學生預習文章,搜羅背景資料等,讓學生上課時對小說內容有簡單的了解。但是這種預習目的性不強,效果往往也不理想。許多學生對小說閱讀僅停留在閱讀故事情節(jié)上,根本不懂得如何欣賞小說。
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師可以提前將一些背景材料、課文相關知識以及預習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發(fā)布在相關網站上,學生只要打開網站瀏覽學習即可,省去搜羅無關信息的時間,并且更具有針對性。如《林黛玉進賈府》這篇文章,需要講解的背景知識相當多,人物關系相對復雜,人物性格也不好把握。如果只是利用課前幾分鐘做簡介,學生很難體會《紅樓夢》的價值以及人物的豐富性格。教師提前將這些材料上傳至平臺,學生點擊閱讀并完成相關練習,這樣也可以起到鞏固作用。
2.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小說人物情感以及形象
人物是小說的核心。小說閱讀的關鍵在于把握人物性格特征,這往往是小說教學的重難點。許多學生在閱讀小說時僅停留在故事情節(jié)層面,難以真正把握人物形象。例如《一碗清湯蕎麥面》這篇小說分為四個場景,許多學生不感興趣,因為故事“不夠精彩”,只有“吃面”。教師運用信息化手段——微課的形式將母子三人以及老板夫婦二人四次吃面時的場景制作成動畫效果,為學生解讀人物形象營造了良好的情境,學生很容易就會感受到這篇小說的人物形象。
3.可以更好地展現小說的環(huán)境特征
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可以讓課堂的許多不可能變?yōu)榭赡堋P≌f的環(huán)境經常不被學生關注,中職生缺乏閱讀的基礎知識,他們對閱讀提不起興趣。環(huán)境是小說里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傳統(tǒng)課堂中,環(huán)境的賞析也經常只是為了襯托人物而已。但是經典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具有自身的審美價值,這點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信息化手段的加入,使原本復雜難講解的環(huán)境變得鮮活起來,例如《永遠的蝴蝶》這篇凄美的小說,它的故事情節(jié)被淡化,更多的是對環(huán)境和人物心情的渲染。信息化手段可以讓環(huán)境動起來,而不只是想象。在視頻和動畫以及音樂的共同作用下,許多學生聽到那一聲凄厲的剎車聲,都禁不住唏噓,甚至有的學生忍不住掉下淚。這些都是單純的教師講解難以達到的效果。有些詩化小說,如《荷花淀》《邊城》等,環(huán)境與人物息息相關,因此身臨其境地感受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在這些小說閱讀教學中尤其關鍵。
(二)散文閱讀
散文是與詩歌、小說、戲劇并列的一種文學樣式,它是以記人敘事、詠物抒情為主的一種自由、靈活、篇幅短小的文學體裁。在散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散文的基本特點,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讓學生真正體會散文之美。
1.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增強閱讀興趣
“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基本能力。語文課堂上,無論是哪種教學模式,無論運用哪種教學手段,最后的落腳點都應該落實在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上。但是,在中職校甚至是普高校,“讀”的能力卻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其實,“聽、說、讀、寫”能力不是孤立的,是息息相關的。讀書的能力對其他能力影響甚大。讀不好,說不好。因此,應該在語文課堂上讓學生大聲朗讀,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更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信息化環(huán)境下,讀書不再是像以前一樣只有領讀、齊讀等方式,學生可以利用讀書軟件,如“為你誦讀”等,進行對比朗讀。利用軟件朗讀,有范讀,有配樂,可以錄制,可以打分,大大提高了朗讀的效率。
在教學《荷塘月色》這一經典美文時,教師提前布置學生預習并完成朗讀作業(yè),記錄在朗讀軟件上,發(fā)送到班級群里,學生可以點擊同學的朗讀音頻,聽聽別人的朗讀,大大激發(fā)了他們的朗讀興趣。課堂上,教師在多媒體上播放范讀視頻,音像結合,學生在舒緩音樂的感染下,看著眼前靜靜的月光如流水一般瀉在葉子和花上,聽到蛙鳴和蟬叫,很容易沉浸其中。教師講解完畢后,再布置朗讀作業(yè)給學生,學生二次朗讀,比第一次加入了更多的情感,讀起來也更有韻味,朗讀軟件會對每次朗讀水平以及字的發(fā)音進行打分,這不僅延伸了課堂,也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進而對散文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
2.可以有效地解決教學重難點,幫助學生理解散文豐富的情感,提高審美水平
散文最大的魅力就是語言,在看似散亂的文字中隱藏著作者豐富的情感。散文不像小說有情節(jié),學生閱讀興趣不大,教師可以通過朗讀提高其興趣。但是散文的情感教學是難點,傳統(tǒng)教師往往是通過設疑問來步步引導,實際上很多時候是教師迫不及待說出了答案,而不是學生真正理解和體會出來的情感。
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幫助下,教師可以利用多種形式讓學生了解作者寫景抒情的方式,解決重難點,從而感受文中的情感。在教授《我的空中樓閣》時,在超星學習通的幫助下,讓學生快速回答文中寫景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即刻做出評價反饋。這一課文,作者的寫景手法和寫作層次是一個教學重點,只有在理解了文本基礎上才有可能去理解文本的情感。本人所教學生是幼教專業(yè),學生的繪畫水平較高,于是在上課前要求學生簡單勾勒山上小屋的形態(tài),拍照上傳至超星學習通,多數學生畫得都是不同的,學生之間開始交流,因為他們的觀察角度不同。這樣課堂上教師只要稍微講解文章層次,學生對照自己所繪制的圖畫,看看自己是從哪個角度繪畫的,這個重點就解決了。教師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視頻,空中樓閣的美以及萬家燈火的喧囂,在強烈的對比下,作者的情感呼之欲出。
學習《做個唐朝少年郎》這一課文時,教師布置每個小組收集關于唐朝的相關信息,分為不同板塊,如服飾、經濟、建筑、文學成就等,學生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配上積極昂揚的樂曲,讓我們感受到唐朝的開闊和意氣。在解讀作者的情感時,學生可以就自己手中的材料和學生展示的材料獲得理解。
散文是美的。文字美可以通過朗讀來獲得,情感美可以通過外在的視覺感受去激發(fā)理解和體會。在信息化手段的幫助下,解放了教師的語言描繪,解放了學生的想象力,使散文閱讀真正變成美的教育。學生在學習散文過程中,審美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三、信息化手段運用的誤區(qū)
閱讀課遠不止小說閱讀和散文閱讀,這里闡述的是本人在運用信息化手段過程中,最為受益的兩個方面。它可以優(yōu)化課堂,增進師生的互動交流,可以在單位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更多的信息,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審美能力等。作為一名中職校的年輕教師,近幾年發(fā)現信息化手段給語文課堂教學帶來的便利甚多。這種便利不僅是閱讀課上,對口語交際和綜合實踐活動更無需贅言。
但是,語文是一門需要理解和體會的課程,是美的歷程。大量的信息撲面而來,學生是否會被信息淹沒?是否會懂得辨析?是否真的受益?這是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
語文教學的魅力是什么?大概是像《子路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師生交談的語言魅力。信息化大環(huán)境下,語文教師不可一味地依賴各種多媒體手段,而忽略了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制作微課、小視頻的能力只是語文教師能力的評判標準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教師的語文素養(yǎng)才是。因此,語文教師不可成為多媒體播放的遙控器。任何教師都應該謹記教學手段只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切不可喧賓奪主。
參考文獻:
[1]宋明達.多媒體技術在中專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2(18).
[2]郭利民.多媒體技術在中專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文化教育,2013(6).
[3]郗志麗.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校園(下旬刊),2009(7).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