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 本報特約記者 牧之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21日生效的?;饏f(xié)議如何得以延續(xù)備受關注。據(jù)中東媒體30日報道,以色列外長阿什克納齊當天飛抵埃及首都開羅,與埃及外長舒凱里舉行會談。同日,埃及情報部門負責人阿巴斯·卡邁勒抵達以色列,與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及國家安全顧問沙巴特等官員進行會談。在目前巴以局勢敏感而復雜的特殊時期,以色列和巴以沖突主要調停方之一埃及的頻繁互動,引發(fā)媒體高度關注。
據(jù)埃及《金字塔報》30日報道,阿什克納齊此行的目的是加強以埃關系,并與有關方面商討以巴長期停火等事宜。這是以色列外長13年來首次訪問埃及,以色列官員稱,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武裝的任何談判都必須包括交換戰(zhàn)俘。報道稱,自從1979年兩國簽署和平協(xié)議以來,以色列和埃及之間就一直保持著“緊張的關系”,兩國關系“從未溫暖過”。顯然,阿什克納齊此次訪埃有助于推動兩國關系的升溫。
中東媒體分析稱,以外長此番開羅行,更主要的原因和目的,還是秉承美國的意愿,向埃及成功調解以色列與哈馬斯實施停火表示感謝,并請埃及繼續(xù)努力居中斡旋,幫助實現(xiàn)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長期?;穑瑸榛メ寫?zhàn)俘、移交士兵遺體等與哈馬斯展開談判?!兑陨袝r報》30日報道說,在?;鹕б恢芎螅陨袊儡姟耙呀?jīng)在為下一輪的戰(zhàn)斗做準備”,以軍高層29日表示,“擔心來自加沙的恐怖組織襲擊再次升級”,并認為“這隨時會到來”。哈馬斯高級官員同日也威脅說,如果以色列試圖對加沙展開新的動作,他們將恢復火箭彈襲擊。《金字塔報》評論說,在這種形勢下,力促雙方實現(xiàn)長期?;?,拆除再次引發(fā)沖突的“引信”,顯得非常必要。
據(jù)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30日報道,埃及情報部門負責人卡邁勒當天在以色列與內塔尼亞胡等進行會談。內塔尼亞胡重申了以方的要求,即哈馬斯釋放在2014年加沙戰(zhàn)爭中被扣押的兩名以色列公民,并歸還兩名以軍士兵的遺體。值得一提的是,雙方在會談后的聲明中并未使用“停火”或“?;饏f(xié)議”等字眼。
報道稱,卡邁勒還將訪問拉姆安拉,與巴勒斯坦總統(tǒng)阿巴斯會面,然后再前往加沙地帶就長期?;疬M行進一步斡旋。
另據(jù)美聯(lián)社報道,一位不具名埃及情報官員27日說,埃及已分別邀請以色列、哈馬斯和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單獨會談,目的是鞏固巴以?;饏f(xié)議并加快加沙重建進程?!拔覀冋趯で箝L期?;?,這將使我們能夠進一步討論,并可能展開直接會談?!边@名官員說,埃及與三方的單獨會談最早可能在31日起的一周進行,以色列方面已初步同意,最終議程仍在制定中。哈馬斯發(fā)言人阿卜杜勒-拉蒂夫·卡努證實,哈馬斯政治局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定于31日起的一周訪問開羅。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尚未就其出席會談置評。
路透社30日稱,分析人士和外交官表示,盡管埃及在前幾輪以巴沖突中都曾參與調解,但此次為推動?;鹱鞒龅呐Ω用黠@。文章認為,這對埃及來說有兩點好處:首先,使其成為外交關注的焦點,去年8月以來以色列陸續(xù)與阿聯(lián)酋、巴林、蘇丹和摩洛哥等阿拉伯國家建交,外界猜測埃及在該地區(qū)的影響力可能會被削弱,而此次主導調停工作重新建立了其影響力;其次,使美國恢復與埃及高層接觸。由于美國總統(tǒng)拜登多次指責埃及塞西政府“侵犯人權”,自拜登就職以來,兩國保持了“尷尬的沉默”,然而本月拜登與塞西在5天內進行了兩次通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日訪埃期間還確認了兩國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
以色列方面,內塔尼亞胡面臨著關鍵節(jié)點。此次巴以沖突爆發(fā)之前,內塔尼亞胡再度遭遇議會選舉失利,利庫德集團未能拿下多數(shù)席位,組閣失敗,“擁有未來”黨領導人拉皮德接手組閣。據(jù)以色列《國土報》30日報道,拉皮德組閣成功在即,已與統(tǒng)一右翼聯(lián)盟領導人貝內特聯(lián)手,達成了輪流擔任總理的協(xié)議。有以色列媒體認為,由于拉皮德的競選主張表現(xiàn)出“更寬的政治視野和包容的執(zhí)政理念”,他如果上臺,巴以?;饏f(xié)議得以延續(xù)的可能性更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