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寬順
(福建江夏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012 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后,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總書記也多次在不同場合對此作出重要論述、提出明確要求。高等學校,作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有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及黨團組織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條件,可以廣泛而便利的在青年學生中開展社會核心價值觀教育。評判教育成果好壞的標準,就體現(xiàn)在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之中,表現(xiàn)在大學生平時的一言一行之中,這些能夠比較直觀地反映出當代青年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感的高低。正如習總書記指出的那樣:“青年要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己做起,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體力行大力將其推廣到全社會去”。因此,加強和引領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僅對高校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重要的思想啟迪作用,而且對社會發(fā)展、國家繁榮意義重大。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jīng)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加強高校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能夠筑牢青年學生的思想信念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源源不斷的后備人才。推動高校學生高質(zhì)量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最好實踐。因此,高校學生身體力行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家、對民族未來、對自己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關系社會和諧穩(wěn)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觀念紐帶,它能在繼承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和借鑒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方面高度精練融合,從而能夠成為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和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當代高校學生,作為承擔民族復興大任的重要力量,不僅人數(shù)眾多,在我國占有龐大的人口基數(shù),而且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價值觀念的好壞,直接影響社會和諧穩(wěn)定和國家長治久安。
高校學生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為實現(xiàn)中國夢準備合格人才。2012 年底,習總書記提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偉大夢想,并將這一偉大構(gòu)想寫入十九大報告;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勉勵青年學生要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愛國、忠于祖國,要勵志、立鴻鵠之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梢?,黨中央高度關注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材。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青年學生,能為他們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源泉,堅定他們?yōu)楣伯a(chǎn)主義奮斗終生的崇高理想。
高校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構(gòu)建青年學生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競爭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條件下,提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和綜合競爭力,不僅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應對日趨激烈的國際國內(nèi)競爭和滿足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然要求。青年學生的競爭,不僅看核心競爭力,也看綜合競爭力,正所謂德才兼?zhèn)洌缘聻橄?。加強青年學生的立德樹人教育工作,可以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抓手,樹立以德為先的培養(yǎng)機制,這不僅有利于回答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基本問題,也有利于提高學生本人的綜合競爭力。
在新的社會歷史背景下,高校學生可以多渠道地接觸到價值觀多元而復雜的海量信息,夾雜在各種信息之間的不和諧因素也是層出不窮,這些不和諧的聲音難免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造成沖擊。2020 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給世界各國人民的安全都帶來了極其嚴峻的挑戰(zhàn),國外部分不懷好意的媒體故意抹黑中國,詭辯稱之為“中國病毒”,然而最終證明事實卻并非如此。但面對這種不和諧的聲音,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們本應旗幟鮮明的堅持原則,對這些歪風邪氣予以堅決抵制。但是,由于目前高校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實踐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使得不法之徒仍有可乘之機,一些單純而缺乏敏銳辨別能力的高校學生可能會被似是而非的假象所蒙蔽。當前高校學生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的缺點與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大學生在我國是一個人口基數(shù)比較龐大的群體。高校學生中的先進分子,特別是學生中的黨員,是高校學生中綜合素質(zhì)各方面比較優(yōu)秀的一部分。他們?nèi)粘5难孕斜憩F(xiàn),直接影響到學生整體的學習和生活氛圍,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生黨員如果能夠堅持以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在平時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處處高標準、嚴要求,就能夠很好地發(fā)揮模范示范作用,從而帶動身邊其他學生向優(yōu)秀的同學看齊。然而,在實際學習和生活過程中,仍然存在部分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fā)揮不夠明顯、不夠突出的問題。例如,小部分黨員在入黨前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入黨后卻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還存在極少部分入黨動機不純但極其隱蔽難以發(fā)現(xiàn)的學生黨員,在入黨前突擊好好表現(xiàn),入黨后暴露本來面貌的現(xiàn)象;也存在極少部分前期積極向上好好表現(xiàn),但受周圍不良氛圍的長期影響,最后因毅力不夠而逐漸走向平庸的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雖然只是極少的一部分,甚至是個例,但影響卻是極壞的,值得警惕和防微杜漸。
究其原因,大學生自制力不夠是先鋒模范作用發(fā)揮不明顯的主要原因。青年學生不能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還是應該多從他們自身查找原因。首先,自制力不夠是當前最主要而深刻的原因。青年學生入黨,不僅要從組織上入黨,更重要的是先從思想上入黨,并且,始終嚴格要求自己是黨員必須終生堅守的原則,因此,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身修養(yǎng),提高學生自身定力就顯得尤為關鍵了。其次,理想信念淡薄也是原因之一,為此如何強化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也是值得深入探討的。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五位一體”總布局和“四人自信”的重要內(nèi)容,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一個途徑,也是當前高校必須高度重視、深入研究的重大課題。但是,囿于種種條件的限制,當前高校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huán)節(jié)。首先,教育方式以灌輸為主,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實際聯(lián)系不夠緊密。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大多依賴思政課堂、黨團組織等途徑實現(xiàn),但是主陣地或者組織教育的方式方法大多以灌輸式的教育為主,學生被動接收相關信息,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育效果入腦有余,入心不足,接受容易,同樣遺忘也較快。其次,教育內(nèi)容理論性、抽象性較強,這對于部分理科生而言,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再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和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只在大框架下指明了方向,但并沒有具體指明應該怎么做,這給高校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困難。
追根溯源,理論源于實踐,并能夠指導人們開展實踐活動。如果能針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對癥下藥,緊緊抓住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焦點問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便能達到藥到病除的良好效果。其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如何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化、規(guī)范化,將抽象的理論轉(zhuǎn)化為具體內(nèi)容并用于指導實踐,明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邊界,或可能夠為更好指導高校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重要幫助。
黨歷來重視公民基本德育教育。自施行素質(zhì)教育以來,我國教育事業(yè)逐漸把教育重心由以前的單方面注重文化教育向注重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等綜合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的方向轉(zhuǎn)變。但迫于各種考評指標的壓力,目前部分學校仍然存在相對更加重視文化教育,輕視或者忽視德育教育的現(xiàn)象。這種德育教育相對重視不夠主要表現(xiàn)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德育教育不夠重視。在高校傳統(tǒng)的教學體制以及學生綜合測評方面,學習成績所占比重較大,部分高校在綜合測評方面僅將德育作為綜合測評的參考因素,各種評優(yōu)評先均以學習成績好壞論高低,對德育部分明顯重視不夠,這種評比導向容易導致部分學生“兩眼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情況出現(xiàn)。另一方面表現(xiàn)為對德育實踐缺乏重視。由于德育教育本身沒有處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德育教育的實踐部分,則因重視不夠以及學生集體外出人身安全等因素,實施起來困難重重。
歸根結(jié)底,考評機制不健全不合理是造成德育教育相對重視不夠的重要原因。為此,當務之急便是如何建立健全各種合理并具有實際操作性的考評機制。此外,如何將德育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制定量化考評,也不失為解決當前德育教育相對重視不夠的一個手段。
黨的十九大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重要內(nèi)容之一寫入報告,由此可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必將成為黨的下一階段重點工作之一。鑒于此,探索高校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選擇路徑,或?qū)⒊蔀楫斍凹敖窈蠊ぷ鞯囊粋€重點?;诋斍案咝W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的不足之處及原因分析,以下幾個方面或可為高校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助益。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抓好高校黨團組織建設,打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傳播主陣地。高校黨團組織,作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陣地之一,黨團組織建設的好壞,直接決定陣地的牢固與否。抓好高校黨團組織建設,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高校學生基層黨團組織,要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帶頭擁護黨的領導,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始終堅定“四個自信”、切實做到“兩個維護”。抓好高校黨團組織建設,還要以先進的理論武裝黨的基層組織。深入抓好高?;鶎狱h團組織,要加強基層黨團組織的思想建設,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深入抓好。要引導學生“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解決問題,把到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把高?;鶎狱h團組織打造成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
同時,充分利用當?shù)丶案浇黝惒┪镳^、紀念館以及各種紅色教育基地等資源,抓好學生黨團建設工作,用現(xiàn)場教學的方式將黨建團建工作開展到紅色傳統(tǒng)教育基地去,不但能夠豐富活動的形式,而且現(xiàn)場珍貴的革命文物所蘊藏的革命者前赴后繼、視死如歸的崇高理想信念,也能激勵當代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習總書記曾勉勵青年學生要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青年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要濃厚紅色革命傳統(tǒng)教育氛圍,持續(xù)抓好青年學生的理念信念教育這根主線,以打造一批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zhì)隊伍。
新時代呼喚新使命,新使命需新思想作指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高校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以與時俱進的先進理論作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應當成為全體高校學生,尤其是學生中的學生黨員必備必修的重要政治理論學習內(nèi)容。近些年來,隨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擺脫貧困》《之江新語》《習近平在正定》等相關著作的出版印刷,再加上黨的歷次重大會議學習讀本和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等材料,廣大青年學生學習黨的先進理論和最新理論成果的渠道來源可謂相當豐富。另外,學生可以通過學校開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公共課、觀看網(wǎng)絡時政新聞、強國學習軟件等方式學習相關理論,因此理論學習的渠道也可謂相當多元。
深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用實踐檢驗和發(fā)展真理。當代高校學生,既能作為知識和信息的受眾群體,同時也可以作為先進理論的傳播群體,以學以致用的方式將所學知識通過志愿服務等形式奉獻社會。在學以致用的過程中,既能檢驗所學理論知識的接受和掌握程度,更能檢驗和發(fā)展真理,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高校學生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大學生各種社團及志愿服務組織,寓所學所得于實踐,將抽象的理論與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實際緊密結(jié)合,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這既便于學生以所學先進理論作為指導,又能提高學生接受所學科學理論的效率,一舉多得。與此同時,如果能將抽象化、概念化的理論,細化為具體的行為規(guī)范,既能讓抽象的理論更容易被接受,同時又能更好的指導平時的實踐,這將極大地提高實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效率。
以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為基礎,弘揚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事實上,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留下了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蘊含豐富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理念:從屈原矢志不渝的愛國主義情懷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從岳飛的“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到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從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到孫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這些都是很好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光輝典范。這些典范事跡數(shù)不勝數(shù),激勵了一代代的中國人奮勇向前,為國家獨立、民族大義而不懈奮斗,才取得了今天輝煌而豐碩的成果。然而,在當今經(jīng)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國文化、價值觀中的不良部分直接沖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在這種背景下,做好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就必須持續(xù)抓好學生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汲取傳統(tǒng)文化中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借鑒吸收世界各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先進文化,對于樹立和培養(yǎng)青年學生的文化自信意義重大。
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抓手,突出德育教育地位。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高校在深入傳播科學文化教育的同時,應該把德育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強化進行德育教育,將“立德”和“樹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新使命呼喚新?lián)?,新?lián)斝栊玛犖樽骰A。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最偉大的夢想。習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的展覽中指出,我們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接近于實現(xiàn)這個夢想。而中國夢的實現(xiàn),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前赴后繼的付出努力。青年學生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他們的質(zhì)量好壞,直接決定中國夢的能否實現(xiàn)。
小結(jié):黨的十九大旗幟鮮明地將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寫入十九大報告,并強調(diào)指出,要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當代高校學生肩負著民族復興的偉大重任。高校學生以篤定、務實的態(tài)度,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引導當代大學生走出價值觀念困境的需要,同時又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現(xiàn)實需要。探索高校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路徑,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共產(chǎn)黨的全面領導,引導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榮辱觀,從而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準備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