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蕓蕓
只有優(yōu)質(zhì)的閱讀題才能真正訓練學生的閱讀思維。那么,閱讀試題究竟該如何編制呢?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xié)會(IEA)曾主持了“國際閱讀素養(yǎng)進步研究(PIRLS)”,以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評價為核心,指出:學生閱讀素養(yǎng)水平的高低,主要通過考查四種閱讀能力來體現(xiàn),即關注并提取具體信息、直接推論、解釋并整合觀點、評價內(nèi)容和語言。本文將參照PIRLS四種閱讀能力的劃分,以豐子愷的《夢痕》一文為例來討論閱讀試題的編制問題。
夢痕 豐子愷
①我左額上有一條同眉毛一般長短的疤,是我兒時游戲中在門檻上跌了頭顱結成的,我自己美其名曰“夢痕”。這是我夢一般的兒童時代遺留下來的唯一的痕跡。
②四五歲時,有一次,母親和諸姐們都在做米粉包子。屋中間放一只大圓匾,匾中央放一只大盤,盤內(nèi)盛著米粉和做餡用的甜豆沙。大家圍坐在大匾四周,各人卷起衣袖,向盤內(nèi)摘取一塊米粉來,捏做一只碗的形狀;挾取一筷豆沙來藏在這碗內(nèi);然后把碗口收攏,做成一個圓子。再把圓子捏成三角形,扭出三條絞絲花紋的脊梁來;最后在脊梁的中心點上打一個紅色的“壽”字印子,包子便做成了。
③準備做包子時,我得先吃一碗甜甜的豆沙。做的時候,我只要吵鬧一下子,母親會另做一只小包子來給我當場吃。我往往吃一只不夠,再吵鬧一下子就有得吃第二只。倘若吃第二只還不夠,我可嚷著要替她們打壽字印子。這印子是不容易打的:蘸的水太多了,打出來一塌糊涂;蘸的水太少了,打出來又不清楚;位置歪了就難看;打壞了又不能涂改。所以我嚷著要打印子,是母親最怕的事。她便會和我商量,把做圓子收口時摘下來的一小粒米粉給我,叫我自己做來自己吃,這正是我所盼望的。再不夠時還得向大盤中扭一把米粉來,自由捏造各種黏土手工:捏一個人,團攏了,改捏一個狗;再團攏了,再改捏一支水煙管……雪白的米粉變成了灰色時,我再向她們要一朵豆沙來,裹成各種三不像的東西,吃下肚子去。為求自由,我不在那場上吃弄,拿了到店堂里,和五哥哥一同玩弄。五哥哥的年紀比我長,智力比我高,膽量比我大,他常做出種種我所意想不到的玩意兒來。我把包子和米粉拿出去同他共玩,他就尋出幾個印泥菩薩的紅泥印子來,教我印米粉菩薩。
④后來我們爭執(zhí)起來,他拿了他的米粉菩薩逃,我就拿了我的米粉菩薩追。追到門旁邊,我跌了一跤,額骨磕在門檻上,磕了眼睛大小一個洞,暈迷不省。等到知覺的時候,我已被抱在母親手里,郎中正用布條向我頭上重重疊疊地包裹。自我跌傷以后,五哥哥每天乘店里空閑時到樓上來省問我。來時必然偷偷地從衣袖里摸出些我愛玩的東西來—— 如關在自來火匣子里的幾只叩頭蟲、洋皮紙人頭、老菱殼做成的小腳等,直到我額上結成這個疤。
⑤現(xiàn)在我對這些兒時的樂事久已緣遠了。但說起我額上的疤的來由時,還能熱烈地回憶神情活躍的五哥哥和這些興致蓬勃的玩意兒。過去的事,一切都同夢幻一般地消滅,沒有痕跡留存了。只有這個疤,永久地錄著過去的事實,一說起就可使我歷歷地回憶前塵。
一、關注并提取信息,訓練思維的準確性
試題1:“我”左額上的那道疤形成的原因是(? ? )。
A.“我”出生起便有這道疤。
B.幼時磕在門檻上結成。
C.幼時五哥哥推“我”撞破結成。
D.幼時磕在圓匾上結成。
試題2:家人做米粉包子的順序是(? ? )。
①捏成三角形 ②包入豆沙 ③捏成碗狀 ④扭出脊梁 ⑤收攏碗口 ⑥打“壽”印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①—②—⑤—④—⑥
C.③—②—⑤—①—④—⑥
D.①—②—④—③—⑤—⑥
第①自然段中有明確的信息“是我兒時游戲中在門檻上跌了頭顱結成的”,第二自然段中也詳細描述了母親和諸姐們做米粉包子的步驟,學生能根據(jù)提取的信息直接作答,屬于最低層次的閱讀要求。
二、直接推論,鍛煉思維的邏輯性
試題3: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 )。
A.“美其名曰”的意思是給一件事或者一個物件取個好名字,文中“我”給自己頭上的疤取個好名字叫“夢痕”。
B.第③自然段中“這正是我所盼望的”,“我”盼望的是自己做來自己吃。
C.第③自然段中“我嚷著要打印子,是母親最怕的事”,母親怕的原因是這壽字印子不容易打。
D.米粉菩薩、洋皮紙人頭、老菱殼做成的小腳都是“我”童年時代感到“興致蓬勃的玩意兒”。
關聯(lián)第③自然段,母親怕的不是壽字印子不容易打,而是怕“我”來搗亂。這類題目需要學生經(jīng)過思維的加工、推論,得到作者沒有直接表達的深層意蘊或隱含之意,難度略高于提取信息題。
三、解釋并整合,提高思維的抽象性
試題4:文章第②~④自然段中包含3個小鏡頭,仿照例子,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第②自然段:? ?家人做米粉包子。
第③自然段:
第④自然段:
試題5:文中選取若干典型事例描寫了五哥哥這一人物形象,仿照例子,填寫表格。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閱讀敘事性作品要能了解事件梗概。第②~④自然段中列舉了作者童年時期的3個場景,整篇文章中也通過兩個事例突出了五哥哥的人物特點,學生在回答時必須統(tǒng)整段落和篇章才能加以概括、提煉。解釋并整合觀點的能力,屬于高階思維能力,難度較高。
四、評價內(nèi)容和語言,培養(yǎng)思維的批判性
試題6:文中畫橫線的兩句話運用了首尾呼應的寫法。請結合文章表達的主要意思,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這道題目的設計從評價文本的語言角度出發(fā),需要學生將閱讀的內(nèi)容與自己原有的知識、想法、經(jīng)驗相聯(lián)結,就文本的表達形式等提出自己的見解。這一能力屬于高階思維的范疇,在命題時教師要能選取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并依據(jù)文本中值得評價鑒賞的地方出題。
【案例反思】
PIRLS理念的先進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評估學生的閱讀目的:一是為了獲得文學體驗而進行閱讀;二是為了獲取和使用信息而進行閱讀。
2.PIRLS評價的核心是閱讀素養(yǎng),并認為學生閱讀素養(yǎng)主要通過在閱讀過程中考查四種閱讀能力來體現(xiàn)。
關注并提取信息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學生從文本中找出明確的信息,如提取文中明確交代的定義、事實、觀點等特定信息。這一能力的考查對學生閱讀過程中的認知水平要求較低,命題的形式有填空、選擇、判斷、做標記等。直接推論是指學生要對沒有明確陳述的信息或觀點進行推測,這些推測一般是直接的,僅需要聯(lián)系兩個或更多的觀點或信息片段即可得出結論。這類題目需要學生超越對句子和詞語表面的理解,聯(lián)系文中的幾個信息推斷出作者沒有直接表達的隱含信息,命題的形式有填空、選擇、簡答等。解釋并整合觀點是指綜合文本整體,總結、概括出文本主旨,對文本的內(nèi)容和形式進行理解和詮釋,如概括文章或段落的主要內(nèi)容,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提煉文章主旨,將零散信息加以集中、重整以簡要介紹某物等,命題的形式以填空、簡答為主。評價內(nèi)容和語言,要求學生利用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對文本中表達的觀點進行反思性的批判和評價,包括對內(nèi)容的評價和對表達形式(結構和語言特征)的評價,命題的形式通常為簡答題。
PIRLS閱讀發(fā)展小組認為,每名小學四年級學生至少應該被測試兩篇閱讀理解才可以反映出其閱讀素養(yǎng)。在平常的閱讀測試中,我們可依據(jù)兩種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不同的測試材料:為了獲取和使用信息,可選擇資訊類、說明性的文本(如廣告、說明書、網(wǎng)頁等),字數(shù)在600~700字為宜;為了獲得文學體驗,可選用文學性文本作為測試材料,字數(shù)在800~1000字為宜。此外,閱讀試題的編制還需考慮各年段的難易程度,應通過控制各類題型的比例來區(qū)分。低年級可偏向于對“關注并提取信息”“直接推論”這兩種能力的考核;中年級在此基礎上增加對“解釋并整合”這一能力的考核;高年級增加對“評價內(nèi)容和語言”這一能力的考核。總之,閱讀測試的目的不在于檢測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而是檢查、反饋和改進閱讀教學。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還需要不斷探索、實踐,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穩(wěn)步提升。
(作者單位:南京市四方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