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偉
無錫,是江南的名勝之地,這里不僅風光秀美,經(jīng)濟發(fā)達,而且地靈人杰,名士輩出。以文化世家和簪纓望族稱名于世的無錫顧氏,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顧氏血脈,讀書業(yè)儒,詩書傳家,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顧氏家族文化,涌現(xiàn)出了名垂史冊、光照千古的顧愷之、顧憲成、顧毓繡等顧氏大家名士,他們的詩文風流、詩書傳家、與時為變、薪火相繼,形成了江南地區(qū)獨特而豐厚的文化景觀。無錫青年學人陸陽新近出版的《無錫顧氏:詩書傳家,薪火相繼》(團結出版社2020年12月初版)一書,就是對無錫顧氏文化流播及明清時期浙江比較普遍存在的家族文化現(xiàn)象的生動再現(xiàn)和詳盡闡釋。此書的出版,對于今天的江南文化建設將有著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
該書共十六章,第一章“江南二顧”,通過對顧氏家譜、詩文集以及史籍典冊的梳理、比對和考證,詳細闡釋了無錫顧氏的歷史淵源,播遷流動的歷程。
顧氏的歷史播遷,經(jīng)過陸陽的條分縷析,形成了較為清晰的脈絡。江南顧氏的得姓,源自越王勾踐。此說見于南朝劉孝標注《世說新語·德行》,引晉張隱《文士傳》日:“(顧)榮字彥先,吳郡人,其先越王勾踐之支庶,封于顧邑,子孫遂氏焉,世為吳著姓?!睆臐h末到魏晉時期,顧氏家族,人才輩出,日益顯赫,形成了顧雍、顧徽、顧悌為源的三個支脈。到了南朝時期,顧氏三十世孫顧野王又一次將顧氏推向了鼎盛時期。隋唐以后,顧氏很多成員進入政界,四處為官,舉家跟隨。到了宋代,顧氏名人列入范成大編《吳郡志》者多達24人。明清之后,顧氏名人更多。唐宋以降,無錫顧氏不僅世系繁盛,而且在學術文化領域建樹頗多,引起學界的廣泛注意和研究。
第二章“梁溪望族,群推顧氏”,從整體的角度,以全局的視野,梳理出無錫顧氏的文化成就和學術貢獻,繪制出了細節(jié)豐富、立體真實的顧氏文化勝景圖,揭示了顧氏家族文化長盛不衰的精神氣質(zhì)和家學薪火相傳的根源所在。即顧氏家族重視詩文典籍的教化作用,并以此統(tǒng)領家族的發(fā)展,形成了修身養(yǎng)心、重文尚學的家風,推動了名門望族的日臻成熟。反過來,豐厚的家族文化又引領、影響著家族的壯大和進步,這樣,詩禮傳家、詩文相繼,造就了無錫顧氏發(fā)展壯大的巍巍景觀。
從第三章“‘三絕顧愷之”到第十六章“一代宗師顧毓繡”,是陸陽為顧氏先賢所作的傳記。作者通過大量翔實的史料記載和實地勘測,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歷數(shù)顧氏先賢可感可嘆、可歌可泣的事功偉績。這里有以“才絕、畫絕、癡絕”即“三絕”著稱于世的東晉大畫家顧愷之;也有創(chuàng)辦東林書院,講學議政,表現(xiàn)出錚錚鐵骨的明代大學問家顧憲成;有不為貧困擊倒、“一生襟抱在河山”,矢志寫出巨著《讀史方輿紀要》的清代大儒顧祖禹;也有篳路藍縷,創(chuàng)辦無錫師范學校的近代“先生”顧倬;更有融通文理,學貫中西,“三干弟子盡豪英”的現(xiàn)代教育大家顧毓繡。這些人物,如星河滿天,光輝燦爛,風流蘊藉,他們的事功業(yè)績,彪炳史冊,令人敬仰。陸陽將層次分明的說理分析和客觀嚴謹?shù)氖鹿⑹鼍o密結合,讓人在閱讀中感受到了文化的強大力量和文字的無限魅力。
《無錫顧氏:詩書傳家,薪火相繼》為我們展現(xiàn)了江南無錫顧氏燦爛光輝的人生圖景和文化景觀,在閱讀中,讓人領略到文化在家族興衰中的重要作用。從著述《楊家舊事:楊絳記憶之外的故事》到《胡氏三杰》,從《汽笛聲中:榮家企業(yè)工人生活研究》到《無錫顧氏:詩書傳家,薪火相繼》,多年來,陸陽沉潛向?qū)W,孜孜以求,不斷向著學術的高地挺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一定會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學術力作。